2014
萬眾在天津成立于2014年,好友匯在廣州,聯運匯在順德樂從、龍江的家具市場組成了特色聯盟。大道物流聯盟在武漢成立,上海的兄弟邦,誠信聯盟,無錫的名佳誠信專線聯盟,北京的狼盟,2015年9月路歌天津落地誠信物流聯盟。
2015
2015年由區域小霸王聯盟成立新品牌壹米滴答橫空出世,2016年四月原來的好友匯成員注銷了原有的公司成立了德坤物流,由此聯盟出現了新形勢、新變化。
2018
2018年,運聯傳媒評選的部分好專線組建成立了聚盟、2018年6月23則出現了傳化牽頭的傳化物流聯盟,由此聯盟進入了高潮迭起的時代。
但是經過近四年的洗禮,聯盟企業有的到下了,有的舉步維艱,有的成了松散的一副皮囊,也有的成了一年一度聚餐的噱頭,心懷鬼胎,名存實亡。
而新發起的聯盟風頭正勁,大佬扶持,跨界支持,融資成功之風讓聯盟進入了高潮期。
物流聯盟到底是什么 ?
在人云亦云的狀態下,讓我們來尋求物流聯盟的荷爾蒙密碼。
官方解釋
“物流聯盟是介于獨立的企業與市場交易關系之間的一種組織形態,是企業間由于自身某些方面發展的需要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長期的契約關系。”
“物流聯盟是以物流為合作基礎的企業戰略聯盟,它是指兩個或多個企業之間,為了實現自己物流戰略目標,通過各種協議、契約而結成的優勢互補、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松散型網絡組織。”
字面上物流聯盟是以上兩種解釋,而促使聯盟誕生的根本原因則是利益驅動。隨著物流板塊中的快遞六兄弟及德邦快運上市成功,刺激到傳統物流市場的變更和模式的創新。
如今快遞小哥的身影已經遍布城市每一個角落,而在快遞背后有一個更為龐大的零擔快運市場,區別于快遞業務的順豐和“四通一達”,快運單筆貨物更重,其中以每單30公斤到3噸的零擔快運市場最具發展空間。
數據顯示,2017年零擔快運市場存量規模1.25萬億元,是快遞行業規模2倍以上,其競爭格局長期分散。
目前來看,在16家全國型的零擔快運企業當中,總市場占有率僅占10%左右(2015年為6%),90%市場占有率在第三方快運、專線、民間貨運當中,這些企業缺失標準化、品牌、經營相對單一,數目眾多,而且發展殘差不齊。
數據顯示,近87%的公路運輸主體擁有的車輛數在10輛以下,并且有92%是個體戶,零擔行業蘊藏著極大的發展空間,通過互聯網+、平臺等方式對“小、散、弱、亂、差”的同行整合,成為大佬或者跨界虎視眈眈的唐僧肉。
物流聯盟產生的根本原因應該是利益驅動,同時也是順應市場競爭而出現。
零擔物流中,數目眾多的各類型專線,群龍無首,都屬于經營自己所屬的線路和區域,在資本攪局的刺激下,競爭白熱化,價格已經殺的刀刀見紅。
因為小微專線無依無靠、降價對貨源的吸引力立竿見影、降價是找死,不降價是等死,飲鴆止渴成為了物流的怪圈。
瘋狂的壓價和惡性競爭勢必會導致一些專線物流的垮掉,中國農村隱藏式的生產企業太有特色。沒有集中化的生產廠區,讓微小專線物流承受不起任何的市場經濟波動。沒有品牌沒有運力沒有特色。拿什么來支撐越來越高的支出。
大家口號都想喊,自律不要惡性競爭、但是心口不一的特色在國人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多年的零擔市場,各項費用成本都漲了,唯一不漲反降的是托運價格。面對如此的格局,弱者自救,抱團取暖好像成為了唯一的生存之道,在未來已來,趨勢的包裝下,聯盟盛行。聯盟就如悶倒驢,一次牛飲就達到了高潮的興奮點!
推動聯盟的切入點有很多:資源聯盟、業務對接、資本驅動、線路聯合、品牌整合等等。
究竟專線物流聯盟該如何整合,問題和挑戰在哪里?
目前物流聯盟有哪些表現形式和組織形式?
暢想未來物流聯盟的未來是什么樣式或模式?
物流專線聯盟整合者,或者叫整合發起企業,一定是行業的帶頭大哥,這個大哥不僅自己要做好自己,樹立好標桿,同時要思考好“舍”與“得”、“德”的關系,只有自己先"舍",付出更多的人力、財力、資源等,才能"得",最后實現是以“德”來整合,一開始就想賺整合聯盟企業的錢,基本走不了幾步。
作為整合者,必須給被整合者以更寬闊的生存發展空間,而不是被整合消亡,失去了存在感和價值,時下,大多數物流聯盟整合者,其實是草莽出生,他們具有本地貨源的優勢,他們的整合思路是,希望通過各地對物流資源進行整合,形成對開的網絡,從一條擴展到多條線路,形成一張網,即專線聯盟。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過去10年,不知道有多少中小物流企業都在做這樣的嘗試,但真正成氣候的沒有。根源是什么?缺乏攬貨能力,坐地攬貨的時代已經結束,只有從貨源端獲得持續的貨源才是聯盟存在的根本。肉多了,才能招來更多的狼!而唯一有效的渠道就是網絡服務和品牌化!
壹米滴答網絡和品牌的成功
聯盟市場上推進速度最快的壹米滴答來看:小霸王組成的網絡支撐貨量的突飛猛進,以700萬噸位居零擔第二。
從2016年9月份開始至2017年12月份,壹米滴答用15個月時間完成了A輪、A+輪、B輪、B+輪融資,投資方則包括普洛斯、源碼資本、險峰長青、凱輝基金、鼎暉投資、國開國際等。
參與聯盟的所有企業(或者說是中小型物流企業),他們之所以愿意參與結盟整合,根本原因是意識到危機,不愿意等死,但自己又束手無策。弱者自救成為了主流。如今的物流江湖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游戲,只有自身增強了,才能在未來掙得一席之地。
作為聯盟的推動者,一定要從抱團的角度,讓大家多賺錢,從上游業務角度去為大家服務,只有帶來業務了,有利可圖,大家才能樹立共同的方向,特別是中小物流企業,他們根本沒有什么戰略,圖的就是一個字“利”。
為什么現在會形成聯盟波瀾?
時間到達2018年、專線受到多方壓迫因素:
1.制造業的不景氣、貨源衰落,物流綜合化程度明顯、快遞行業進入突增。
2.縣鎮級城市人口空心化,區域零擔增長乏力。沒有“利”,今天在這里談理想,明天就撂挑子。你跟我談格局但我要的是生存、看不到的世界對于他們來說遠遠沒有生存更重要!
資本需求與物流特征背道而馳
物流聯盟平臺的整合,一定離不開資本的驅動,因為整合多個線路成網,需要從品牌建設、運力對接、資產整合等多個維度入手。單一的業務整合不具備長久價值,也不能成為一張穩定的網絡。只有在資本的驅動下,打造一個全網品牌的母公司,對聯盟資源進行持股,再進行管理輸出、系統滲透,這樣才能有平臺化發展的可能。
但要注意的是,資本求快,物流企業求穩,這是中國物流行業投融資過程中的天然矛盾。資本在整合過程中也往往會成為雙刃劍,用好了傷敵,把控不住就容易傷己!
物流聯盟的整合并非一日之功,對于不同的對象,整合的時機也不一樣。志同道合,甘當風險,敢于創新的,應該是首先整合結盟的對象。樹立標桿后再逐步影響,整合者需要傾注大量的經歷、資源、時間等方面的投入。所以沒有一個持之以恒的新,心態過于急躁是走不遠的,在整個過程中會受到不同的阻力和困難。所以,耐心與信心是專線聯盟整合是否成功的關鍵。
整合中團隊的要素
聯盟的整合者,需要搭配專業管理經營團隊,依照集團化運作,平臺化運營團隊來掌控。未來成功者,一定是具有大局思維,精細化管理運營經驗的企業和專業團隊來完成,而且這個需要漫長的周期,這就要求聯盟成員有較好的心態,不能急功近利,耐心和信心就成為了聯盟的關鍵,否則就容易半途而廢。
聯盟就是抱團,除了資源整合、利益分配之外,由于各自規模和投入資源差異,各地區域情況差異,因此需要清晰的明確權、責、利。付出和收益一定要實現規范、科學,否則搞不好,三個月不到就散伙了!別搞成,表面推整合,其實各自心懷鬼胎。
專線聯盟平臺的整合,每一個參與角色在心態上都要重新調整,對于那些愛打小算盤的企業,要么先教育好,要么就要放棄,否則一顆老鼠屎攪和一碗湯,白搞了。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羅戈網立場
-END-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2992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48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93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83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849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07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308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98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154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14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