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物流沙龍
這幾年我經過了非常艱苦努力,總結了我們在這樣一個時空里面,實際上有三個中國:
第一個是高大上中國,洋洋灑灑五千年;
第二個是江湖中國,金庸那一套;
第三個是鄉土中國。
演講嘉賓:維天運通董事長馮雷
(本文根據9月1日由物流沙龍舉辦的“2017合同物流創新發展高峰論壇遇見物流新物種”現場錄音整理)
舊生態中的物流運輸產業鏈
在舊生態中的物流運輸的三個產業鏈中,共同的特征最底下都是卡車司機,換句話說這三個產業鏈的人都從卡車司機身上掙錢,最右邊是買車時候的產業鏈,最左邊是卡車司機在外面跑,維修、加油、換輪胎等等產業鏈。
在中間最長這個是承運鏈,高大上的承運鏈的上面是高大上中國,但是在虛線下面就進入了鄉土中國,或者江湖中國,這里面沒有高大上的東西,是現金交易,也不交稅,但是很不幸的是這個產業鏈是串接的。也就是說即使你是最高大上的企業,也需要經過層層的外包、轉包,然后個體卡車去承運,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特征。
因此就出現了不光是財務總監,運營總監也很困惑的一件事,如何一邊打著領帶去投標,一邊穿著褲衩和拖鞋到下面理貨,去和江湖人士打交道。如果我們把物流干清楚了,就把中國的事真的搞明白了。
舊生態中的物流運輸產業鏈對合同物流企業的影響
有什么問題呢?我覺得有幾個痛苦。
第一個痛苦是分包鏈太長,如果是在經濟很活躍的時候,錢還夠分,小打小鬧,現在是進入了長長的L型,經濟不景氣,錢不夠分了,突然就發現這個鏈條太長了,太痛苦了,分包鏈過長。
第二個痛苦是無法實現合規性,我們沒有上市的運輸企業就是一個例子,這個合規在虛線下面是江湖中國干的事情,所以財務報表上是很難搞的,合規性非常困難。
第三個痛苦是需要有大量的灰色操作,導致內外部優化受到制肘,每一個物流企業都會有這個事情。
有網絡,有倉儲,有技術,有錢,這是不是就是一個能夠迅速擴張的關鍵要素?這個我覺得還是值得商榷的。
我認為現在在合同物流領域,特別需要的并不是標準化,而是你能夠以承擔得了的成本給客戶做個性化服務,這是很多物流企業生存下來的法門,而不是去做網絡化、標準化那種投資。中小物流企業可能會比較同意我的話。
這個生態有什么變化沒有?
可以說有很大的變化,今天叫“預見物流新物種”,實際上這種變化會真的出現很多新物種。我們看看會有什么樣的變化?
法規變化
羅賓遜到了中國來之后,首先不是做生意,是為我們跑政策,經過艱苦的努力,無車承運在十九大召開之前落地了,這實在是一個非常大的成就。
在之前的產業鏈里面,真正干活的實際上是底層的個體卡車,同時又在買車鏈條里面喪失了自己的控制,都是個體承包人或者個體戶的方式在承接這種業務,他是實際承運人。
物流公司經常得假裝自己有車,在實際運作過程中要非常充分使用社會車輛,實際上干的是無車承運。我們法規里面寫的是有車才能承運,這是以前的法規。
據說在以前羅賓遜80年代碰到的也是這種情況,美國已經開始改了,一開始從法規開始改,所以出現了羅賓遜以低價無車承運這種方式去組合社會資源,打開了一塊市場,包括后面互聯網的發展。
但是在中國是怎么干呢?我們法規去年才明確下來,但是在這之前20多年,實際上我們早就繞開了所謂的法規。大家沒有買車,我們買了兩輛車,干了2000輛車的生意,大家都是這么干的。事實上已經過去了,但是法規不允許,這就給我們造成了很多的困擾,很多的痛苦。
我們看幾個特別重要的節點。2015年出臺無車承運文件,然后是財政部稅總36號文件規定,終于在稅上可以開出發票了,我們公司在2013年以無車承運人的姿態作為平臺化進入了物流交易環節,終于到了這個時候,我們合法了。
2016年9月份試點,有200多家物流企業提供了試點。一直到8月份又出了文件,明確了卡車司機要異地開票的問題,2017年年內要解決。如果這個文件再做下來,不光無車承運人去開發票是合規了,我們的抵扣也合規了,終于物流企業可以真的做自己那本帳了。
產業變化
剛才我們說到的是國家政策的變化,或者法律條文的變化。影響到產業呢?實際上已經有非常大的變化了,我們千千萬萬的企業都是聞風而動,看到方向都會產生一些自己的變化。
第一個變化,我們看到大型三方公司的變化,非常難以進行合規的。
因為原來大型三方如果直接用卡車,直接把錢付給卡車,財務上無法處理。一定要搞分包,把這個活交給更小的公司去處理,這是大型三方的事情。現在我們看到大概兩三年前,非常多大型三方開始進行運力采購下沉,叫做運力直采,就是想把中間環節變成透明和簡化,最后能直接到車。
我們看到有兩種非常典型的直采方式,一種叫做直采到車,一種叫做直采到經紀人,經紀人這個詞也是舶來品,就是土話:黃牛,有些人叫車隊,有些人叫信息部,由他再去找車,看哪個效率高。
我們看到大型三方都需要沉淀出自己的運力體系,就是所謂大型三方自己運力生態。這就是我們看到一大趨勢變化直采。
第二個變化是在去中心化明確的導向下,中小三方開始向上營銷。原來中小三方最主要問題是缺少資源,甚至缺少身份,沒有辦法獲得金融支持,雖然活是他干的,但是合同上他永遠拿二手貨三手貨。
第三個變化看的很清楚,一年以前我就關注這件事,黃牛市場突然間就衰落了,保守估計大概有30%請車的黃牛消失了,去哪了?我做了不充分的調研,大概里面有將近一半是不干了,剩下的一半里面有一半是跑到客戶那里去做貼身服務了,不在場地里干了。還有一小半自己升級了,變成了一個小三方,接貨源了。
還有不太確定的生態變化。
一種叫做平臺,各種各樣的平臺,車貨匹配,競價。至于平臺誰能活下去,現在好像還是在競爭資本,看誰的資本多,氣長能夠活下去。基本上形不成自己的財務閉環,所以平臺興起,我的判斷還是一個假的興起。
第二種是大數據應用。我還是堅信這個方向是對的,只是這還需要去努力。
第三個物流金融火熱,已經不滿足于在線運力的保底,已經開始把物流和托盤金融結合在一塊來干,這個是非常火熱。
所以干了物流一定會變成交叉型人才。
我們面向新生態合同物流,或者是傳統物流應該怎么變?
把自己變成一個以后能生存的新物種,這是很多物流公司都在思考的問題。
我簡單講一下面對新生態的競爭,我們怎么辦?我們從哪里開始?
從最左上角財務規范支撐服務開始,很多客戶需要這個東西。財務規范基本點在于業務上線之后進行一個真實的財務記錄。如果做了財務規范,下面該怎么辦?往下走,叫做內練一口氣就是改善經營狀態。包含著要把自己的經營單元進行合理的劃分,最小化競爭單元,把業務流程進行上線透明,有的企業一提是內部透明化就需要競價等等,我倒是覺得不一定。
為什么?只要你進行透明,每周每月進行透明記錄,這個時候企業內部的變化就會發生,很多良性的發展是一點一滴的,只要你敢攤開來說,慢慢就會出現,也許不需要大刀闊斧,刺刀見會的內部改革。
業務上線透明之后,就會有經營會計報表實時核算,這在內制系統里面可以做到。我們可以看到每一個項目,每一個業務掙錢不掙錢,可以曬掙錢還是不掙錢。可以進行經營狀況分析,錢用的是不是合理,項目是不是有危險。
如果內部進行循環改進,變得極其健康,就可以對外采購越來越多,越來越廉價的優質外部服務,比如說金融,比如說營銷服務,比如平臺上面車很多。總而言之,只要內部健康了,外部這些資源就隨手可得,越來越可得。
我對新生態還是非常期待的,期待跟各位一起去看結果,到底潮來潮去誰能活下來。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物流沙龍立場
END
2024最值錢的物流上市企業是誰?哪些物流企業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667 閱讀地緣政治重塑下的全球供應鏈:轉型、挑戰與新秩序
1340 閱讀物流供應鏈領域“吸金”不力,但能給投融資事件頒幾個獎
1329 閱讀連續5年的“春節主力軍”,德邦為何如此穩?
1219 閱讀扎根供應鏈創新25年,一家“耐力長跑型”企業的破局啟示
984 閱讀中遠海運回應被美國國防部列入“中國軍事企業”清單
1001 閱讀CES 2025:NVIDIA OMNIVERSE驅動的智能倉儲數字孿生革命
1014 閱讀拼多多引領電商西進:帝王蟹進村,非遺剪紙出山
933 閱讀制造業企業,不要逼物流公司降價了!
809 閱讀滿幫旗下山恩保險經紀2024年聯合保險公司提供9970億元貨運風險兜底
80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