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園區的規劃和設計,是專業知識很強的綜合類工作部門。俗話說專業事交給專業人,筆者深以為然。
規劃和設計工作涉及的技術性指標、經濟性數據,有它自身的學科規律和知識邏輯的。外行人隨意置喙是不合適的,瞎指揮、拍腦袋、不尊重專業、以權壓人更是要不得。
筆者根據從業經驗和實操教訓,從戰略定位、規劃原則、設計路徑等角度,談談這個階段需要引起重視的四個問題,供大家交流探討。
物流園區定位是項目成功的關鍵。定位,就是決定今后園區的發展方向。
很多園區沒有達到預期,主要就是沒有把戰略定位重視起來,忽視了具有先天性質的定位問題。
一是定類型。就是要確定物流園區的類型,是商貿型還是貨運型?是綜合型還是倉儲配送型?是流通加工型還是專業市場型?
經營類型定位后,還要研究物流園區今后的市場定位(市場需求是什么),客戶定位(哪些企業會入駐),產品定位(建筑形態如何匹配),品牌定位(市場形象如何打造)等等。
二是定功能。物流園區需要確定哪些主要功能,運營模式是什么,開展哪些服務,如何提升服務質量。除了常規的轉運、交易、倉儲、配送、信息、配套、增值、行政服務功能外,還要確定哪些新質的功能預備,如多式聯運、電商快遞、冷庫冷鏈、供應鏈、智能化、保稅區和低空物流等。
三是定布局。確定物流園區功能分區問題,包括不限于功能區面積和分布,企業入駐布局,倉儲面積和停車需求,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功能區空間布局相互關系,功能區業務聯動,各要素配比和效率優化等。
物流園區規劃設計強排方案常見問題有:
1、與當地經濟發展結合不緊密,規劃和設計公司多從本本出發、模仿案例,規劃不夠合理。
2、土地利用率不高,規劃貪大貪全,超過了實際需求,既浪費土地資源,又增加了開發和運營成本。
3、延展性不足,缺乏物流增值服務和可持續發展的規劃空間。
4、規劃同質化、功能單一化現象日趨嚴重。
物流園區規劃設計遵循的主要原則是:
一是合規性,符合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城鄉建設空間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產業專項規劃(物流、商業),否則容易導致引起規劃矛盾,造成工期拖延或者違建拆掉等事端。
二是科學性,適應當地產業布局和發展趨勢,順應城市發展方向,與經濟發展狀況相匹配,反映產業結構及主導產業(或者資源)和商戶市場需求,優化園區內部的供應鏈關系、產業集群關聯度。
三是適用性,以基礎設施設備和交通運輸管理規劃設計為重點,同步推進物流和物流園區的安全體系、綠色環保、智能化建設、供應鏈建設、新質功能與服務改造升級等方面的規劃和設計。
四是開放性,需預留一定的軟硬件發展空間,便于功能調整、擴容和延展對接,走智慧物流園區路子。
在推進物流規劃設計強排方案同時,建筑設計工作要同步進行,兩者彼此促進,相互依托。
就路徑而言,主要步驟是:
1、項目論證:確定物流園區重點地塊和備選地塊的基本資料,提供規劃設計強排方案及指標說明。
2、項目策劃:完成并確認概念設計任務書、設計合約規劃,充分考慮物流園區的升級策劃、引流策劃、營銷策劃和增值服務策劃等。
3、概念設計:提交概念設計方案,確認規劃設計任務書。
4、規劃設計:規劃方案設計評審通過,確認深化項目設計計劃表、單體方案設計任務書。
5、單體設計:開展標準層設計、所有類型單體設計,評審通過后編制初步設計任務書。
6、初步設計:評審通過后編制并確認施工圖設計任務書。
7、施工圖設計:開展三版施工圖設計并完成修改。
8、施工設計管理:主要有材料部品配合、施工配合、銷售配合、驗收配合和變更分析等。
此外,二次設計還包括土建結構設計、電氣、采暖通風、熱能動力、景觀設計、裝修裝飾和大市政配套等。
1、停車場的面積:物流園區停車場停放車輛車型復雜,不宜使用通用停車場規劃方法,可采用T=k*S*N計算面積。其中,T為停車場面積,k為單位車輛系數(k=2~3),S為單車投影面積。
2、倉儲、加工區的面積:一般是總占地面積的30%~40%之間。計算公式為C=Qab/mn。C為倉庫需求面積,Q為日貨物處理量(t),a為貨物平均存儲天數,b為每噸貨物平均占用面積,m為倉庫利用系數,n為倉庫空間利用系數。
3、內部道路的面積:主干道設計為雙車道,輔助道路為單車道,每車道寬3.5m,單側凈空0.5m。一般占總面積的12%~15%。
4、卸貨場地寬度:物流運營車輛逐漸多樣化、加長化,設計標準不能只局限于15m長的集卡,總圖設計應充分利用地塊的形狀和卸貨場地的寬度進行區分,在以30-45m寬為主的情況下,可局部設計18-21m的卸貨場地,適用于6.8m和9.6m等小型貨車的運營,也可局部設計35-54m的卸貨場地,適用于17.5m和21.5m等大型貨車的運營。
5、庫型設計:單邊庫宜淺不宜深,一般不要超過85m為宜;雙邊庫不宜太淺,一般90-110m為宜。
6、卸貨門設計:用于低溫冷藏的倉庫應采用內置月臺配以小門的設計,通常為2.75m×3.5m。用于快遞、電商的倉庫,當采用內置月臺時,應設計成大門以保證每個約12m的柱網內能停靠3輛貨車卸貨;當采用外置月臺時,小門的設計要能夠很好地滿足使用。
大門:地塊紅線確定以后,首先要確定物流園區的基本需求,如物流作業場所,辦公場所等。物流園區的大門、道路是最先要考慮的。根據設計規范,大門不應開設在主干線上,不應距離路口過近,這些都是應該注意的。
道路:道路要考慮物流和消防雙重需要。一般情況下單向車道不小于4.5米,雙向車道不小于8-9米,特別要留足車輛轉彎半徑,不能小于12-15米。
站臺停車場:站臺前的停車是一個主要問題。一般情況下,對于城市配送,收貨需要大車,發貨則主要是小車。對于跨省配送,則可能都需要大車。大車要考慮35米以上的空間。小車也要考慮不小于25米的空間。
站臺和雨棚:站臺高度一般為1.2米,寬度4-5米為宜;雨棚高度在要求有4.5米以上的凈空,雨棚寬度應盡量寬一些,尤其是多雨的地區。
建筑面積:建筑面積要滿足兩個條件,其一是容積率,其二是建筑密度。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物流園區對兩個指標的要求是不同的,需要與設計院認真核對。
柱網:柱網是影響物流設計的關鍵參數。研究表明,不同的柱網最多可影響超過30%以上的空間利用率。對于一個大型的物流園區來說,空間利用率顯得尤為重要。一個物流園區可能采用多種儲存技術,如自動化立體庫、高架倉庫、平面庫和隔板貨架等,不同的存儲技術和不同的設備所要求的柱網是不一樣的,這是設計的難點之一。
樓層:現代物流中心不建議采用多層建筑。因為多層建筑的柱網很密,對設備布置有很到限制,建筑成本高,使用成本也很高。但有時局限于地塊的面積,不得不采用多層建筑。但即使如此,過多的樓層也是影響作業成本和效率的。一般情況下,2-3層是比較適宜。
層高:
單層建筑,如果采用自動化立體庫,建議層高為24米。這是建筑防火等級的要求。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低一些。如果是叉車作業,則高度應在15米以下為宜。
多層建筑,如果僅用于平面作業,一般4.5米就是比較合適的選擇。如果要采用貨架或者閣樓,則高度應選擇6.7-7.0米比較合適。如果考慮叉車作業,或者采用Miniload等設備,更高的樓層高度是有優勢的。
防火分區:嚴格按照有關規范嚴格執行。對于特殊情形,要事先與設計院和消防主管部門進行溝通。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區對于消防的要求是不一樣的,要做到充分吃透政策,否則會因為消防報批問題耽誤大量時間。
基礎承載能力:建筑基礎和樓面承載能力會非常影響建筑成本。對物流園區來說,承載能力要計算準確,以便設計院進行設計。載荷包括平均載荷和集中載荷兩個指標,平均載荷一般要求有不低于1.5的安全系數;集中載荷可以達到1.5-3的安全系數。
從倉儲規劃,看DeepSeek的實用性、局限性和突破之道
4239 閱讀單月總貨量同比增長734.4%!獨家解讀順嘉國際貨站跨越式增長背后的效率密碼
2212 閱讀嘉誠國際發布2024年年報:營收13.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05億元
2046 閱讀“京東服務+”洗衣中央工廠招商、3C上門安裝/維修招商
1877 閱讀深圳擬擴大試點物流、環衛功能型無人車運營,加速產業規模化進程(附編制說明等下載)
1733 閱讀DeepSeek落地全球第一大港
1228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收購,9億美元交易值不值?
1218 閱讀京東外賣重點推廣39城
1148 閱讀德邦物流注銷回購股份 京東物流持股比例升至75.4%
1093 閱讀冷鏈不只是物流,還是依托供應鏈的生態
110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