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火的跨境電商平臺是哪一個?SHEIN!
不久前,權威統計機構Sensor Tower發布了《2023年移動電商應用市場洞察》報告。報告顯示,近年來,隨著全球電商化程度不斷加深,2022年全球移動電商應用下載量達到59億次,同比2021年增長了7.1%。
其中,表現最矚目的還是來自中國的出海電商平臺SHEIN,該平臺幾乎在各個維度數據的評比中都占據了高峰。
從全球范圍來看,2022年,SHEIN的全球下載量超過1.7億次,穩居出海電商下載榜冠軍;
從重點區域來看,在美國、東南亞和拉丁美洲等多個海外市場,SHEIN的下載量一直名列前茅,優勢明顯;
從細分國家來看,SHEIN在 2022成為日本等市場下載量最大的電商應用,沒有之一。
樂觀形勢鼓舞下,2023年一開始,SHEIN就馬不停蹄地開啟了業務擴張之路。
比如說,就在幾天前,SHEIN宣布將在巴西薩爾瓦多開設2023年第一家快閃店,也將SHEIN的快閃店勢力范圍第一次擴大到里約熱內盧、圣保羅等巴西核心城市之外——話說2022年,SHEIN在里約熱內盧和圣保羅上線快閃店后,很快就在當地掀起了打卡SHEIN快閃店的風潮,很多時尚博主都紛紛前來探店。
將時間放得再長一些,快閃店這種最能展現時尚產業最新動向的形式,這些年一直被SHEIN在海外市場玩得有聲有色。
2018年,SHEIN在紐約開設了全球首家快閃店,隨后就開始了將“紐約模式”復制到全球的步伐。到現在為止,SHEIN已經在美國的奧斯汀、達拉斯、邁阿密、洛杉磯,加拿大的多倫多,英國的倫敦,法國的巴黎,日本的東京,印度的德里,新加坡,迪拜等地設立了快閃店,這些快閃店也成為SHEIN上新的風向標。
分析起來,支撐SHEIN持續全球擴張的,是近年來一直都沒有停下的大手筆融資。最新的消息稱,SHEIN近期可能會完成新一輪20億美元的融資;根據融資動向,有評論指SHEIN很可能在今年下半年正式上市。但隨后,SHEIN對今年可能上市一事進行了否認。
但是,對于一家現代公司而言,所有的融資都是為了最后的上市做準備,這總是沒有錯的。
據統計,過去的12年來,SHEIN最少完成了五輪融資,特別是在2022年4月完成F輪超10億美金的融資后,當時SHEIN的估值一度達到了千億美元!
千億美元估值意味著什么?
我們做一個簡單的類比,大名鼎鼎的京東,目前的市值是633億美元,拼多多的市值是1083億,就算最近市場對SHEIN的估值已有所回調,SHEIN上市后,市值也有可能超過京東,和拼多多并肩齊驅!
一個做單一品類的跨境電商平臺,市值可以吊打京東,SHEIN的發展,已經近似神話了!
SHEIN崛起的過程,本應該一帆風順;但是最近,隨著Temu的“非常規”成長,SHEIN顯然也感受到了重要威脅。
其實Temu在上線之初,很多人都沒有把這個拼多多旗下的跨境電電商平臺當回事,畢竟此前拼多多在跨境業務方面一直是雷聲大雨點小,綜合來看,Temu一夜暴起的機會并不大。
但是,不按常理出牌的拼多多再次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期,讓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是,Temu這次玩跨境是很認真的,不僅提前從包括SHEIN在內的跨境平臺挖了很多人才,還將在國內市場屢試不爽的百億補貼移植到Temu身上。結果,Temu在美國一上線,9.9元包郵等重磅行動就一波一波炸了起來,廣大美國用戶都爭相過來薅Temu的羊毛,上線半年后,Temu在美國人民中的下載量沖到APP排行榜第一!
對SHEIN而言,Temu的異軍突起,不僅給自己的商業模式帶來了極大的挑戰。而且,最讓SHEIN不能忍的是, Temu搶海外市場時法,好像是有意踩著自己上位的!
日前,有消息稱,針對Temu在競爭中的不規范行為,SHEIN 已于去年12月在伊利諾伊州北區美國聯邦地區法院對 Temu 提起訴訟。
SHEIN稱,Temu 通過社交媒體紅人推廣自己的產品時,公開誘導用戶不用SHEIN,而是用Temu。
比如說,在 TikTok 等社交媒體上,有些用戶在從 Temu 購買時就有意將Temu 和 SHEIN 進行對比:“POV you stopped shopping from Shein and switched to TEMU”(不再從 SHEIN 購物并轉向 Temu)。
這起訴訟說明了什么?SHEIN和Temu在發展模式和目標市值上有太多重合的地方。
從發展模式上看,很顯然,此前從沒做過跨境電商的Temu心中一直有個參照物,而且這個參照物很有可能就是Temu。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有時候,二者在營銷策略、產品策略等各方面就像同一家公司所為。
從目標市場來看,SHEIN的主要海外市場在美國,Temu 在海外的頭站也是美國,在加拿大,澳洲等市場,Temu也亦步亦趨,和SHEIN形影不離。
種種跡象表明,SHEIN和Temu必有一戰已經不是猜測,而是很快就會落地。
但是,偌大的跨境電商藍海,并不是只有SHEIN和Temu兩艘大船。
在國內電商紅利不再,電商增長難以為繼的背景下,通過出海尋找第二增長曲線已經成為很多電商平臺宿命式的選擇:就算你不愿意,也要硬著頭皮沿著市場開辟的路走下去。
目前,由速賣通、SHEIN、TEMU、TikTok構建的“出海四小龍”已經有了主導國內跨境電商格局的趨勢。
“出海四小龍”是新舊勢力的大碰撞和大交融,到目前為止,誰都沒有把握說能夠一統整個跨境電商的實力。
舊的電商勢力中,速賣通是阿里出海的先頭兵,早在2012年就開始了跨境零售;此后,阿里在2016年收購了Lazada,在東南亞布上重要的一顆棋子。從最新一季的財報來看,在蔣凡主管海外業務后,阿里的海外商業板塊第四季度的增速達到18%,已經成為整個阿里增長最快的業務,“蔣凡的翻身仗”如果還繼續,SHEIN、TEMU們的日子也會更加難過了。
新的電商勢力中,SHEIN、TEMU、TikTok都可以看作是后起之秀,其中,SHEIN在阿里之外,開創了國內跨境出口的新模式,并從一定程度上影響到TEMU;而TikTok所仰仗的,還是其在全球范圍無與倫比的巨大流量,所以,雖然現階段相對于SHEIN、TEMU,TikTok的商業變現能力似乎還不是很明顯,但是,一方面,只要TikTok的流量優勢還在,商業化方面的走量沖高就不是什么問題;另一方面,字節在商業化模式的定型上一定是步步小心,時時在意,在所有細節還沒有驗證可行之前,字節一般都不會輕易擴大商業化程度,從這個角度而言,目前,TikTok還沒放量走高的電商規模是它自己規劃的。
這樣看來,跨境電商的“諸神之戰”,不到最后一刻,還不知道究竟誰能夠一戰“封神”!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2992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48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86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83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849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07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308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98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147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14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