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多個部門、省市不斷重視且投入到冷庫建設以及冷鏈運輸建設中來,由于食品安全監管、冷鏈流通規范、提高冷鏈物流水平,開始建設冷鏈監控管理類平臺。但是這些平臺都面臨一樣的問題,數據采集和分析難。市場分析主要原因如下簡單介紹:
第一, 平臺缺乏數據基礎。
最基礎的原因就是絕大多數企業沒有數據,以冷藏車為例,目前安裝固定式溫濕度監控設備車輛約10萬臺,還不到保有量的30%。在冷庫監控方面,全國絕大部分的冷庫監控都是本地監控,沒有將數據上傳到云端系統。此外,大多數經營冷鏈商品企業都是小微企業,業務單據多是紙質單據,沒有將單據數據上傳云端系統。
第二, 各方數據格式與系統接口難統一。
企業數據分享不方便,主要是因為企業的業務管理系統與監測監管平臺的數據格式難統一,系統間的接口難融合。首先系統間數據格式的統一和接口統一,這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其次當系統間的數據格式統一或者通過轉化的方式來實現統一之后,系統接口開發問題又是一大難題。總之,只有讓企業的數據上傳變得便捷、簡單,不給企業增加過多的負擔,才能夠爭取到企業的配合,采集到相關數據。
第三, 企業數據分享意愿低。
企業不愿意分享數據的原因有三:一是擔心泄露商業機密,二是擔心監管風險,三是分享數據沒有給企業帶來實際好處。冷鏈監測監管平臺要破解數據采集難的課題,需要平臺的建設單位精準把握 “放、管、服 ” 的辯證關系,從為企業、行業服務的視角,從促進行業進步的視角來制定相應的機制、政策和措施。
從更深層次的角度來看,還是因為企業的數據分享,不能夠給企業帶來實際的激勵。例如,企業規范上傳數據接受平臺監管,若有減免稅收的獎勵,有承接政府項目的機會,有特定市場準入的資格證,那么企業才會有上傳數據的動力。個人看法還是要政府主力引導。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2936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41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58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62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828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00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280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91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112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130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