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快消品
1、快消品的定義及分類
2、快消品的特點
3、為什么談城配必談快消品
(1)快消品量比較大,是一類走量的貨品,達到一定的規模。
(2)快消品配送的目的地比較多比較散,覆蓋的范圍和體系比較多。
(3)做城配,最大的需求一個是快消品一個是服裝,如果快消品不做,那么對于城配而言,范圍便窄了很多。
二、1978-2017年快消品流通渠道的變革史&物流配送史
1、1978年之前,實際也就是改革開放之前。那時候存在合作社,由于物資短缺,國家實行統銷、統購、統配。就是說收購是有專門的隊伍來負責和組織,銷售也有合作社專門的銷售團隊,統配由供銷社完成。
2、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合作社倒閉了。稍早些年,大概在八十年代初,在農村或者城鄉結合部一些個體商店崛起了,產生了非國營渠道以外的進貨方式和物流體系。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就有了一些運輸司機,但很少有國營的貨私人的運輸公司,就是一個個體的司機來承接具體的貨運工作。
3、1996-2010年是第三階段。代表性事件有兩個:
一是1996年沃爾瑪進入中國,首次把大賣場和超市這么一個形態帶入中國,隨后家樂福、麥德龍相繼而來。九六年前,國內的零售業是沒有對外資開放的,而沃爾瑪、家樂福很巧妙的打了個擦邊球。即自稱為某某咨詢或者某某管理公司,以合作的形式在中國推廣。比如某商店的推廣經營,需要咨詢公司提供幫助,實際上這個咨詢幫助都是以家樂福說了算,包括商品布局、柜臺設計、物流規劃等。
二是2000年左右三方物流的到來,第一批進來的應該是DHL、中外運敦豪等,他們也在給沃爾瑪、麥德龍做物流,有了三方合同物流這么一個形態。
4、2010年以后,消息流通的渠道變得更加寬泛和多元,線上包括京東、唯品會、一號店,線下實體包括越來越多的便利店、超市等。在這個時代物流配送也發生了變化,此時貿易公司也好,廠商也好,他們不再養車了,而是把物流外包給專門的三方公司,此過程中城市配送相對而言有了規模。
三、新環境之“新”
1、消費的改變
回憶綠皮火車的時代,出行大多以天為計算單位,火車上總有乘務員推著小車吆喝著:瓜子泡面火腿腸,啤酒飲料礦泉水。每到一個相對大的站點,都有乘客下車去月臺的小攤上補給糧食。隨著中國鐵路越來越發達,如今中國高鐵已是兩萬多公里,那么大家在坐高鐵時會發現很少有人吃方便面,主流的是盒飯點菜外賣炸雞周黑鴨,喝的也不再僅限于水,而是享受著星巴克。
實際上方便面這個話題不僅中國人關心,連英國BBC都在聊,前幾天有篇BBC新聞就在探究在中國是什么情況導致了方便面銷售量下降。大概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是生活質量提高,消費者想要更好的食品。
第二是人口遷移,農民工返鄉。
第三是旅游設施升級,人們習慣也在改變。
第四是智能手機和互聯網提供另一種“即食品”,也就是外賣。
如今的外賣趨勢挺有意思,大家寧愿花5塊錢配送費,點個20元的外賣,等個40分鐘來解決晚餐,也不愿花5分鐘時間,煮一袋10元的方便面。
人們一些消費的改變,會對商品結構產生重大影響,對一些快消食品的沖擊力都相當之大,用幾個有代表性的公司可以將近些年的行業狀況概括為:
2、渠道的改變
B2B基本上都是進賣場、標超或者批發部,但實際上有很多B2B是直接進小店的,這里面就涉及到B2B平臺。
3、市場的改變
中國現在超過800萬人口的城市已經有30個了,800萬人口是個什么概念呢?
按照城市規模劃分800萬是一個特大型城市,在這種超多人口城市內,它一定是分工特別密集的。
重慶是中國人口最多(3000多萬,2016年)的城市,但實際上它城區人口并不多(如下圖1 中國城市人口總數及城區人口占比所示),城區人口比例只占總人口比例的27.94%。
同它相比,北京和上海的人口處于2000-2500萬之間,但城區人口比例都高達85%以上。像重慶這樣城市建成區集中度不高,加之面積也在中國城市中最大(8.24萬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也不算高。
(圖1 中國城市人口總數及城區人口占比)
(圖2 中國城市建成區面積暨城區人口密度(千人/平方公里))
根據上述的圖片,可以看出如今的發展趨勢:
1、單個城市的維度變大,城市覆蓋的物理面積也在變大,現在很多單個城市建成區面積都是好幾百平方公里,這個面積已經相當大了。
2、城市群的崛起,如廣州-佛山一體化、西安-咸陽一體化、蘇州-無錫城市群、南京-揚州-鎮江城市群、武漢+天門/仙桃/孝感/黃石/黃岡/鄂州、鄭州+開封/洛陽/新鄉/焦作/許昌/平頂山/漯河/濟源,對城配都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3、全國七個重點物流節點城市的形成,從北到南是沈陽、廊坊武清(以前是北京,現在北京五環六環基本上都沒什么物流節點了)、上海、佛山,往中西部有武漢、西安、成都。
4、同質化,包括城市建設的同質化(環線、地鐵等),城市對物流限制條件的同質化(多么大車不讓進入城區、時間段限流等),城市消費的同質化(人口流動)。
5、城市對配送車輛的限制越來越嚴格。
四、新環境下快消品B2B物流機遇
上述從消費、渠道、市場三個方面分析了環境的改變,并講述了“新”之處。消費結構的變化會引起消費產品的變化,又會引起消費產品背后物流的變化,因此新環境也給快消品B2B物流帶來許多機遇。
五、城配之技術章節
1、發展方向上的異同1:
2、發展方向上的異同2:
3. 城配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五個最優QCDSF,即品質、成本、時效、穩定性、柔性的綜合最優。
4. 幾點思考
(1)作為一個企業要活下去,如果行業有負面的消息或者負面的制約因素,一定是要保證對自己企業的沖擊要小于對行業的沖擊。
(2)不要輕易放棄,實際上現在城配日子都不好過,不是你日子不好過,其實其他人日子也不好過,最后就是看誰能活下去,只要活下去很可能就能熬過去。
(3)要有跨界溝通的機制與結構思維能力,搞死你的,往往是看似和你風馬牛不相及的行業/企業(干掉康師傅的不是同一,而是外賣和高鐵?)
(4)熬不是目的,熬是為了更好的明天。在困難的時候也不要忘記對夢想和希望的堅持、也要保護好樹苗,也許今天他們不產生價值(核心技術人員與有潛質的管理人員)
本篇文章整理自羅戈知識專欄《預見新合同物流》專欄第2期 《新環境下的快消品B2B配送》
1、如需獲得完整內容,請點擊下方小程序獲取。
2、為幫助從業者更深入了解、學習合同物流(3PL)領域的知識,羅戈研究院通過市場調研、企業訪談、上市公司分析、規模性企業數據收集與研究等,出品了《2017中國合同物流(3PL)發展報告》,感興趣的朋友可掃描下方二維碼獲取~
3、9月6日,《2018合同物流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將在廣州召開,屆時匯聚300+電商、品牌商、零售商、制造企業、合同物流、物流軟硬件供應商、物流平臺等CEO、CMO、CTO、總監等,更多內容請掃描下方二維碼獲取~
有任何疑問可在羅戈網學習群咨詢,掃描以下二維碼添加羅戈萬能小助理(備注:羅戈網學習群)即可入群: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物流沙龍立場
-END-
“京東服務+”洗衣中央工廠招商、3C上門安裝/維修招商
2521 閱讀嘉誠國際發布2024年年報:營收13.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05億元
2459 閱讀深圳擬擴大試點物流、環衛功能型無人車運營,加速產業規模化進程(附編制說明等下載)
2363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收購,9億美元交易值不值?
2051 閱讀即將年營收超3000億元、迎來8.66萬名新員工,這家物流巨頭面臨最大風險
1450 閱讀DeepSeek落地全球第一大港
1375 閱讀京東外賣重點推廣39城
1344 閱讀國內首條無人機城際物流航線首航,1200公里續航會否沖擊貨運格局?
1360 閱讀京東,為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
1209 閱讀普洛斯中國2024年表現穩健強勁,卓越運營助力新經濟勢能攀升
1163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