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資近100億元!四川首個固態電池創新產業園將開工
據“四川發布”消息,近期,四川省首個固態電池創新產業園將在宜賓正式開工建設,產能40GWh、總投資近100億元。據介紹,宜賓目前已經累計建成四川省動力電池產業創新中心、四川省新能源汽車先進動力技術創新中心等7個動力電池省級以上創新平臺、18家高新技術企業、9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積極創建動力電池國家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四川省動力電池制造業創新中心等平臺。依托豐富的鋰礦等資源,四川動力電池產業規模快速增長,今年上半年四川動力電池產量約占全國的五分之一,預計明年四川全省動力電池全產業鏈產值將達到5000億元。(來源:四川發布、財聯社)
富士康計劃在河南代工電動汽車
8月16日,富士康正計劃在鄭州建設一個面積達700英畝(283公頃)的新園區,用于生產電動汽車等。富士康計劃生產由其他公司設計和銷售的汽車,就像它為蘋果公司生產iPhone一樣。到目前為止,富士康已獲得一家臺灣地區汽車制造商的子公司納智捷的訂單。富士康將與該公司合作生產少量巴士和汽車。富士康高管表示,富士康生產iPhone擁有比競爭對手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優勢,這些優勢因素將轉化為它在汽車行業的成功。(來源:參考消息網)
總投資40億元!10GWh普魯士藍基鈉電池項目開工
8月16日,山東肥城10GWh普魯士藍基鈉離子電池生產項目開工儀式在蔚藍科技產業園舉行。據了解,10GWh普魯士藍基鈉離子電池生產項目由山東零壹肆先進材料有限公司與肥城市城投集團合作建設,總投資40億元,建成后,年產普魯士藍基鈉離子電池10GWh,年可實現產值60億元、利稅15億元。(來源:電池網)
蔚來能源新總部將落戶武漢,獲得 15 億元戰略投資
8月20日,蔚來加電日暨蔚來能源合作伙伴大會在武漢光谷舉行。蔚來創始人、董事長、首席執行官李斌宣布,蔚來能源新總部將落戶光谷數字經濟產業園,并在光谷新建能源制造中心,年最大換電產能將超過1000座,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李斌表示,將進一步加大在光谷的投資布局力度,加強充換電、能源互聯網等領域的技術研發和制造運維,帶動更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集聚光谷。當天,蔚來發布了“加電縣縣通”及合伙人計劃。目標是,到2025年6月30日前,蔚來充電樁覆蓋全國所有縣級行政區(除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外);到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27個省級行政區、超2300個縣級行政區的換電站全覆蓋。今年 5 月,蔚來能源投資(湖北)有限公司獲武漢光創新興技術一期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武漢光創基金”)等機構 15 億元人民幣戰略投資。(來源:長江日報)
開工三個月,特斯拉儲能超級工廠建設進度近半
8月20日,特斯拉公司全球副總裁陶琳在微博發文透露,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在加緊建設,進度已達45%左右。據了解,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于今年5月23日正式開工。這是特斯拉在美國本土以外的首個儲能超級工廠項目,也是特斯拉全球范圍內第二座儲能超級工廠。工廠初期規劃年產商用儲能電池1萬臺,儲能規模近40GWh,將生產超大型電化學商用儲能系統Megapack,預計2025年一季度投產。(來源:文匯報)
福特寧愿損失20億美元,也要再砍電動車業務
據財聯社報道,美國福特汽車周三宣布再次調整其電氣化戰略——繼去年宣布削減或推遲120億美元的電動車支出計劃后,又往后再退了一步。福特汽車宣布將進一步推遲下一代電動皮卡的生產,并取消此前的純電三排SUV計劃,改為混動車。受此影響,電動車占全年資本支出的比例也將從40%下降至30%。同時,福特還將改變電池采購計劃。福特CEO吉姆·法利表示,由于一系列電動車計劃的改變,公司將計提4億美元的費用,減記不再使用的制造資產價值。在接下來幾個季度中還有可能出現15億美元的額外費用,作為取消電動SUV和改變動力總成方案的特殊支出。(來源:財聯社)
又一新能源企業終止上市
8月19日,深交所公告顯示,力高(山東)新能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力高新能)IPO終止。力高新能是一家專注于新能源汽車電子和儲能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集產品自主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形成了以新能源汽車用動力電池BMS產品為主、儲能和其他汽車電子產品為輔的產品體系。今年以來,A股IPO市場持續降溫,已有多家新能源企業先后宣布申請撤回或中止IPO計劃。業內人士指出,隨著當前鋰電、光伏等新能源行業處于周期性調整,價格內卷,市場供需狀況的不確定性,疊加技術、資金和管理等方面的挑戰,讓企業闖關上市愈發不易。(來源:證券時報)
光伏組件新秀一道新能終止IPO,去年投后估值近80億
8月19日獲悉,闖關八個月后,光伏組件廠商一道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道新能”)IPO終止。據了解,一道新能此次終止IPO,目前的行業大環境仍是主要因素之一。一名接近公司的人士表示,提前終止好過上市失敗,且現在上市可能面臨“上了就破發”的局面,企業優先考慮通過靈活運營在這一輪周期中活下去,也不失為一種選擇。據悉,一道新能由光伏行業老兵劉勇在2018年創立,受益于創始人的技術與資源加持,一道新能發展迅速,目前位列組件廠商第二梯隊,股東名單中不乏北京國資、知名基金公司等旗下的創投平臺。去年6月公司完成一輪增資,投后估值為77.4525億元。(來源:貝殼財經)
長江基建大批收購風電場
8月16日獲悉,由長江基建牽頭的財團與Aviva Plc的資產管理部門達成協議,收購后者持有及營運的一大批英國陸上風電項目資產,交易總額約3.5億英鎊(32.04億人民幣)。長江基建表示,這些項目資產包括位于英格蘭、蘇格蘭及威爾士的32個陸上風電場,總裝機容量為175MW,凈權益裝機容量為137MW。有關項目將提供即時回報、穩定現金流及經常性溢利貢獻,收益來自與通脹掛鉤之政府資助,以及向市場出售電力之電費收益等。(來源:北極星電力網)
總投資超40億,天源環保連簽光伏及氫能裝備研發項目
8月19日晚間,天源環保公司公告,將與揚州市江都區人民政府擬就投資建設“氫能裝備研發制造基地項目”簽署協議。項目總投資約10億元,分兩期進行。項目建成后,預計可形成年產12萬Nm3/h ALK(堿性水電解)電解槽和3萬Nm3/h SOEC(固體氧化物電解池)裝備的生產能力。公告還宣布,其控股子公司武漢天源能源有限公司已與烏蘇市國有資產事務服務中心達成初步意向,擬共同簽署關于“第七師胡楊河市兵地融合2GW光伏(新疆興起航新能源有限公司1GW)項目”的《投資合作協議》,總投資規模高達30.2億元人民幣。(來源:天源環保)
中國廣核在廣東成立能源公司,注冊資本1億元
天眼查App顯示,8月16日,華鵬科技能源(廣東)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馬剛,注冊資本1億人民幣,經營范圍含熱力生產和供應、工程和技術研究和試驗發展、核電設備成套及工程技術研發、新興能源技術研發、以自有資金從事投資活動、市場調查等。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中國廣核全資持股。(來源:界面新聞)
達飛雙燃料集裝箱船將應用新技術
近日,法國達飛海運與WinGD合作,將在旗下一艘船舶上測試WinGD的雙燃料發動機可變壓縮比(VCR)技術。這是一項長期、全面的測試,以確認可操作性和可靠性。預計船載測試將于9月份船舶完成干塢維修后開始,屆時將在船上的WinGD RT-flex50DF雙燃料發動機上安裝VCR。此次合作標志著這種新型雙燃料發動機技術的首次現場測試,此前成功進行的工廠測試表明,使用柴油和LNG燃料的效率都有明顯提高。(來源:國際船舶網)
馬士基宣布研發核動力集裝箱船
近日,馬士基正在與勞氏船級社(Lloyd’s Register)和英國核能工程公司Core Power合作參與一項研究,研究核電是否以及如何適用于支線船。據勞氏船級社透露,這三家公司將評估“使用第四代核反應堆的集裝箱船在歐洲進行貨物運輸所需的監管可行性和框架”。勞氏船級社解釋說,他們將探索更新安全規則的要求,以及在集裝箱運輸中使用核能所需的運營和監管理解。據了解,馬士基認為,核能有可能成為航運脫碳的途徑。馬士基船隊技術負責人Ole Graa-Jakobsen表示:“核電面臨著許多挑戰,例如安全、廢物管理和跨地區監管接受度,到目前為止,不利因素明顯超過了該技術的好處。”“如果這些挑戰可以通過開發新的所謂的第四代反應堆設計來解決,那么核電可能會在未來10到15年內成熟,成為物流業另一種可能的脫碳途徑。”(來源:壹航運)
中國船級社完成首臺現役船改裝甲醇雙燃料發動機項目
8月19日,中國船級社(CCS)首臺現役營運船主機改裝為甲醇雙燃料發動機項目證書頒發儀式在寧波舉行。CCS浙江分社為浙江浙能邁領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領先1”輪主機頒發了改裝甲醇雙燃料主機產品證書和船機防止空氣污染證書。CCS作為船檢“主力軍”和“國家隊”,一直致力于與企業深化合作,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和綠色化、數字化轉型升級。隨著脫碳進程和船用甲醇燃料的大力發展,作為常溫液體燃料,甲醇比氨、氫等更具安全性,已成為航運業未來新型綠色燃料的發展方向。此次證書的簽發標志著CCS在助力我國綠色能源核心設備國產化方面取得又一重要成果,在保障我國綠色能源安全等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也是CCS攜手業界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響應節能減排和助力我國“雙碳”目標落實,推動船用產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成功范例。(來源:國際船舶網)
風電光伏新利好!國家實施能源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
8月2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能源重點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實施方案》。其中提出,到2027年,能源重點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重點推動實施煤電機組節能改造、供熱改造和靈活性改造“三改聯動”,輸配電、風電、光伏、水電等領域實現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方案提出,推進輸配電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方案提出,推進風電設備更新和循環利用。按照《風電場改造升級和退役管理辦法》的要求鼓勵并網運行超過15年或單臺機組容量小于1.5兆瓦的風電場開展改造升級。方案提出,推進光伏設備更新和循環利用。支持光伏電站構網型改造,通過電力電子技術、數字化技術、智慧化技術綜合提升電站發電效率和系統支撐能力。(來源:環球零碳)
海南已確定:2030年停售燃油車
8月20日消息,據海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網站,海南已經確定,2030年停售燃油車。報道中提到,為落實《海南省清潔能源汽車發展規劃》《海南省新能源汽車推廣中長期行動方案(2023—2030年)》《海南省碳達峰實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有序推進2030年停售燃油車,海南計劃開展海南自由貿易港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定立法研究工作。這是國內第一個提出禁售燃油車的省份。意味著幾年之后,燃油車將不可在海南銷售。(來源:觀察者網)
央企成立綠氫制儲運創新聯合體
8月21日,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指導、中國石化和國家能源集團聯合主辦的中央企業綠色氫能制儲運創新聯合體啟動會在京召開。大會上,中央企業綠色氫能制儲運創新聯合體正式啟動。該創新聯合體旨在推動綠氫“制、儲、運、用”全產業技術攻關,由中國石化、國家能源集團牽頭,聯合近80家單位共同組建。創新聯合體將致力于構建以央企為主導的產學研融合,大中小企業融通的良好生態,持續完善運行機制,凝聚優勢科研力量,加強技術攻關,實現從基礎研究到產業化的全鏈條創新,共同推進我國綠色氫能產業蓬勃發展。(來源:中國新聞網)
廣東首批48個碳達峰碳中和試點正式授牌
廣東省第一批碳達峰碳中和試點共計48個正式授牌,包括城市試點(7個)、鄉村試點(2個)、社區試點(2個)、公共機構試點(10個)、園區試點(10個)、企業(項目)試點(17個)六大類。據悉,目前廣東累計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400家、綠色工業園區11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80家,綠色制造示范名單總數居全國首位。(來源:羅戈網)
項目碳排放情況將評價納入節能審查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方面對《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辦法》作了修改完善,征求意見稿提出:企業投資項目,建設單位需在開工建設前取得節能審查機關出具的節能審查意見。未按本辦法規定進行節能審查,或節能審查未通過的項目,建設單位不得開工建設,已經建成的不得投入生產、使用。(來源:羅戈網)
1500萬方!我國首單綠色天然氣線上交易完成
8月20日,在由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與綠氣新能源(北京)有限公司主辦的“互聯互通 氣證合一”生物天然氣交易發布會上,綠氣新能源(北京)有限公司掛單的1500萬方生物天然氣被百事食品(中國)有限公司摘單,我國首單綠色天然氣線上交易達成。據悉,此次掛單的1500萬方生物天然氣,從原材料、生產設施到燃氣管網接入均被納入了監測系統,綠色燃氣核證專業委員會全數據鏈監測證明綠氣生產及其輸出量的科學性。綠氣新能源持續監控氣質、流量等關鍵參數,確保生物天然氣符合國家標準,并在達標后并入當地燃氣管網,實現綠色天然氣與當地城燃管網的互聯互通。通過核證綠色燃氣進入市政燃氣管網的數量,實現了綠色天然氣“氣證合一”交易,推動綠色價值的實現。(來源:上海證券報)
我國出口企業最大規模綠證交易在深圳達成
近日,在深圳供電局ESG報告發布會暨深圳出口企業最大規模綠證交易簽約儀式上了解到,我國首批以電費劃扣方式實現的綠電綠證交易在深圳達成。據悉,該模式將供電企業作為信用中介,為交易雙方提供資金代收代付服務,通過單一電費賬單統籌支付綠證費用,減少額外現金流支出,也減少單獨采購的成本,便于客戶提高效率、控制成本。交易現場,通過廣州電力交易中心,深圳一大批出口企業與中核匯能、中廣核等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共達成綠證交易350萬張,折合綠電35億千瓦時,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排放約223萬噸。這也是目前全國出口企業最大一宗綠證交易。(來源:南方電網報)
上半年江蘇成交綠證155萬張,綠電交易電量近百億千瓦時
近期,江蘇綠色電力交易市場呈現快速發展之勢。江蘇電力交易中心數據顯示,今年1—6月江蘇綠電交易成交電量9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10%,預計全年實現綠電交易120億千瓦時;上半年江蘇綠證成交量達155萬張。今年,江蘇逐步放開省間綠電交易,電力用戶可以通過雙邊協商或掛牌方式購買山西、新疆等地綠電,目前2024年年度省間交易已成交45億千瓦時。截至目前,2024年省內年度綠電交易共有40家發電企業分別與9家一類用戶、34家售電公司成交31.72億千瓦時綠電電量,加權均價464.44元/兆瓦時。江蘇地區綠證核發也呈現出‘倍數級’增長態勢,今年上半年,江蘇核發綠證652萬張。今年6月,江蘇新增新能源項目建檔立卡503個,數量居全國第一。(來源:微訊江蘇)
沙特萬億美元投資計劃出爐:大部分流向新能源
華爾街大投行高盛公司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沙特阿拉伯正在加大力度推廣綠色能源,預計清潔能源投資的比重將增加,而石油行業的資金投入將減少。8月15日,高盛發布的這份報告表示,沙特將迎來一個“資本支出超級周期”。預計到 2030 年,沙特將在六大戰略領域投資1萬億美元,其中非石油投資所占比例將從先前預測的66%增長到73%,但石油行業獲得的資金份額可能比之前的預測要小,不到四分之一。沙特計劃用于清潔能源的資金將增至2350億美元,比此前預計的1480億美元大幅增加,這主要是由于沙特決定將其2030年可再生能源的產能目標提高一倍以上。可再生能源資本支出預計為1,900億美元,而清潔氫能投資預計為360億美元。(來源:彭博社、高盛)
135億美元!澳大利亞將建全球最大光伏項目
8月21日,澳大利亞政府宣布,已批準在該國北部建造一個太陽能發電園區,建成后將成為“全球最大”,其產出的部分電力將通過海底電纜輸送至新加坡。該項目由澳大利亞太陽電纜公司(SunCable)提出,總投資額預計為135億美元。澳大利亞環境部長譚雅-普利伯塞克(Tanya Plibersek)表示,SunCable 的旗艦澳亞電力連接項目(AAPowerLink)將有助于滿足國內外日益增長的可再生能源需求。據 SunCable 公司稱,最終的投資決策預計將于 2027 年做出,電力供應將于 2030 年代初開始。(來源:路透社)
富士康向印度投資700多億,將布局儲能
近日獲悉,在印度迄今投資總計超100億美元(約合714億元人民幣)的富士康,傳出將在印度成立電池儲能部門,并計劃在明年加大在印投資。據悉,8月18日,劉揚偉在接受印度媒體的采訪中表示,富士康迄今已在印度投資超100億美元,當前約合716.73億元人民幣,并計劃在明年加大投資。劉揚偉還表示正在研究在印度設立一家鋰電儲能系統(BESS)子公司的計劃,目前正在與印度商談如何在南部泰米爾納德邦的項目上進行合作。作為其進軍電動汽車 (EV) 領域的更廣泛戰略的一部分,富士康已經在中國臺灣建立了第一家電池制造廠,目前正考慮將這一舉措擴展到印度。(來源:印度時報、印度新聞信托社、economictimes)
14億美元,美國首家鈉電池超級工廠誕生!
總部位于加州的Natron Energy 公司8 月 15 日表示,將在北卡羅來納州 Edgecombe 縣建造一座鈉離子超級工廠,最終生產能力將達到 24GWh。該公司沒有給出該工廠商業運營或產能提升的具體時間表,只是說這是一個為期 12 年的項目。這項投資 14 億美元的計劃將成為該公司繼今年早些時候在密歇根州一家 600MWh 工廠投入商業運營之后的第二家大型生產工廠。其產能將主要用于儲能市場,Natron 表示它將滿足“關鍵電力、工業和電網儲能解決方案”的需求。(來源:儲能前沿)
歐洲最大電制甲醇在建項目關閉,數十億投資取消
當地時間8月15日,丹麥最大能源公司及全球最大海上風電開發商沃旭能源(?rsted)關閉了其在瑞典北部正在建設的先鋒 FlagshipONE 電制甲醇項目,并取消了對該項目數十億美元的投資。對于該項目終止投資的原因,?rsted在季度報告中提到,歐洲電制甲醇市場發展速度慢于預期。業內人士表示,盡管甲醇在過去一年中已成為新建船舶訂單中最受歡迎的替代品,但船舶運營商不愿意承擔可持續甲醇的高成本,因為他們將增量成本轉嫁給客戶的范圍有限。(來源:spglobal、hydrogeninsight、maritime-executive)
維斯塔斯上半年虧損2.31億歐元,下調全年業績預期
全球風電巨頭維斯塔斯(Vestas)去年業績剛實現扭虧為盈,今年再現虧損。8月14日,維斯塔斯發布2024年上半年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收入59.77億歐元,同比減少4.5%;凈虧損2.31億歐元;特殊項目前的EBIT為負2.53億歐元,特殊項目前的EBIT利潤率為負4.2%。維斯塔斯表示,上半年業績下滑主要受服務部門二季度計劃成本增加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在過去的幾年里,當成本飆升和供應鏈問題導致維斯塔斯風電業務遭受巨大損失時,服務部門一直是該公司的支柱。去年,維斯塔斯服務業務實現營收35.68億歐元,同比增長13%。(來源:澎湃新聞)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2964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48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69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58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842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07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287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98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119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14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