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京東等平臺在考慮進行前置送貨上門的選擇,并鼓勵商家等對于“送貨上門”服務增加1塊錢的費用;
一個是安能、百世快運、順心捷達、壹米滴答等快運企業陸續要求取消特殊區域、鄉鎮的末端服務加收費。
簡單來說,快遞行業受到政策影響對于加價躍躍欲試;快運行業則正在末端降價,瘋狂內卷。這兩個細分賽道為何會出現截然不同的選擇?對于快遞快運市場,又會有怎樣的影響?
自從快遞新規之后,各方都在迅速作出反應。
比如快遞企業,利用科技手段——智能語音呼叫、用戶偏好設置等方式加強與用戶的溝通約定。像順豐在微信小程序有一個“收件偏好”設置,可以選擇工作日派送到豐巢柜或服務點等。
比如電商平臺的快遞收件提前約定。淘寶、抖音等電商平臺已著手改造業務流程,消費者在部分平臺網購下單時已可選擇投遞方式。
京東應該是業內最先通過增加額外派費,激勵快遞送貨上門的電商平臺。據悉,4月9日發布了《京東開放平臺送貨上門服務產品上線公告》,鼓勵第三方商家額外支付1塊錢上門費用自主開通“送貨上門”服務。
具體來說,就是中小件由中通、圓通、申通、極兔、韻達5家快遞承運商支持,商家需額外向快遞承運商支付5公斤內1元、續重1公斤0.2元;而大件訂單商家可委托任意快遞承運商發貨,自行約定費用標準。
這乍一聽對快遞公司是個好事啊,誰不愿意多掙錢呢?
但事實上,京東的這個公告也只是試行的鼓勵條款,并不強制,真要強制所有商家使用,“通達兔”幾家快遞可能是率先投反對票的。
為什么這么說?
主要是基層快遞小哥不樂意干,快遞企業也拿不出相應的成本投入來帶動快遞員送貨上門的積極性。來看看這幾家的單票快遞產品派費成本。
申通2023年財報顯示,其派送成本在236.8億元,結合其2023年業務量175億件。單件派送成本在1.35元。
圓通2023年的單票快遞產品派送服務成本在1.28元。
韻達2023年的快遞產品派件服務成本在228.3億元,結合其當年188.54億件的業務量,單件快遞產品派費平均1.21元。
極兔2023年業績公告表示,2023年中國地區單票收入為0.34美元,單票成本較2022年下降了0.06美元至0.34美元,其中攬件及派件成本為0.2美元,運輸成本為0.07美元,分揀成本為0.06美元,其他成本為0.01美元。派件成本0.2美元大約為1.4元左右。
按照這些公開數據計算,假設一個快遞小哥想要達到月薪8000元,那么在加盟快遞基本以件量計收入的情況下,這幾家快遞的小哥們每個月要送多少快遞才能達標呢?
這幾家的差距不是很大,快遞員基本都要保持每天200件以上的快遞量才能保住自己相對認可的月薪水平,而且這還得是全額派費都給到快遞小哥的情況下,但一般是不太可能的,會有一部分給到末端網點經營者手中,再加上還得每月都沒有罰款的情況下,所以事實上,真的到小哥手中的派費大概在8毛到1元,也就是說日均300個包裹可能才能使快遞小哥安心。
但即使按照日均200個包裹計算,每個快遞都要打電話+送貨上門,一個電話1分鐘,大約是3個半小時,每個快遞送貨上門的時間平均按照5分鐘計算,大約配送完至少需要16個小時。以此計算,沒有一個小哥可以正常作息,都得加班加到后半夜,但消費者可不希望半夜被快遞敲門。
但是如果快遞小哥將絕大部分快遞放在快遞柜和驛站,那他的收入大概能有多少呢?按照快遞柜大小不同,收費在一件0.3元—0.5元不等,驛站一般收費在0.5元,到快遞員手中大概每件快遞還能留個0.5元—0.8元。如果每天能派送500個快件,每月的收入也能在7500—12000元。不僅收入不少,送快遞柜和驛站,可比爬樓上門省時間省精力多了!
那要派費上漲到什么程度才能實現“通達兔”等加盟制快遞的送貨上門呢?參考京東物流和順豐的小哥們收入,他們除了基礎保障工資外,送一件的提成區間大約在1.5-3元,這個價格是根據包裹的重量來確定的。一般來說,每增加一個包裹的重量,提成就越高。以此計算,確實“通達兔”能多拿1塊錢,就能覆蓋送貨上門的成本。但這里又會產生一個新問題,服務上去了、價格上去了,但相比早在高端快遞市場站穩腳跟的順豐、京東快遞,顯然,花同樣的錢,市場并不愿意買單新入場者。
這就讓市場上的不少快遞企業陷入尷尬,投入不到位,服務就上不去;服務上不去,價格就不好漲;狠心搞服務,短時間又拿不下高端市場,時間一長,自己的資金又挺不住;再想回到性價比市場,又怕卷不過曾經的競品了。誰都想動,誰都不敢動!
新政之下,快遞不敢動,快運企業則瞄準時機,紛紛動起來了。
前段時間,以安能、百世快運、順心捷達、壹米滴答等為代表的快運企業陸陸續續打出口號:全公斤段免加收服務費。
5月1日起,安能物流3300產品全新升級,并在全國范圍內推出“0加收”服務——即重量在300kg以內的貨物,全額免除特殊加收費。
前不久,百世快運宣布推出全網、全公斤段、全免鄉鎮服務費的新政策。據悉,該政策將覆蓋全國超過20000個網點區域,客戶無論身處哪個鄉鎮,不限重量,都可以享受到寄件一口價,無需支付額外的鄉鎮服務費。此外,百世快運還下調了改單服務費,下調至5元/單;并調整上樓計重規則,提升客戶購物體驗和寄件體驗。
除此之外,順心捷達、壹米滴答等全網加盟快運陸續跟進,清一色的全公斤段免加收的口號。
不少人認為這是快運行業內卷,在淡季來臨之際搶奪更多的市場份額。
但換種角度,這有沒有可能是趁著快遞公司們被動,打響了反擊快遞“入侵戰”呢?
從2021年開始,快遞企業就陸續表現出對于快運市場的野心,中通自建網絡打造中通快運,韻達通過入股德邦拓展快運,百世賣了快遞業務專注供應鏈……當時的快遞企業穩定了整體競爭格局,開始尋找“第二增長曲線”,因為票重、運輸模式相近瞄準快運市場。
但因為快遞更擅長中小件快遞網絡搭建,他們率先搶奪的也是相對公斤段更輕的業務。比如中通快運提供的服務主營10kg以上產品,重量產品主打10-60kg小件快運、10-300kg小票零擔。
但對快運企業來講,低公斤段的業務卻是更優質的業務。最近2年,快運企業們也都嘗到了公斤段下降的甜頭。
安能2022年的平均公斤段還在106kg,2023年就降低到了93kg,今年一季度,安能物流的平均公斤段更是做到了91kg。越來越低的公斤段,越來越可觀的盈利表現。
除了安能,百世快運、壹米滴答都在過去一年實現了平均公斤段的下降,這被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是快運企業陸續盈利的關鍵。
由此來看,曾經“快遞向上”模糊快遞快運邊界的做法,完全觸碰了快運企業的切身利益。
而現在,顯然有一個好機會擺在面前,面對快遞新政,快遞企業想漲價合規又怕丟了客戶,想降價內卷又擔心投訴罰款。尤其是鄉鎮的末端派送成本更高,消費者對于價格敏感度更高。
而想要做好低公斤段,末端配送卻是必爭之地。
快運企業取消末端服務收費,快運快遞化,既是同行之間的內卷,走過貨量為王的時代,快運頭部們進入了品質、服務拼殺階段。
同時又是對于曾經快遞入侵快運的反擊,以雷同快遞標準的服務和低價奪回曾經的失地。或許之后,我們還將看到快遞快運邊界模糊地帶的更多拼殺!?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2992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48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93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83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863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14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322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98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154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14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