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快運之王安能物流(9956.HK)首次舉辦2024年一季度業績發布會,在亮眼的2023年年度業績公告披露兩個月后,安能物流營收、利潤、規模等再次迎來超預期增長,實現“開門紅”。
報告期內,其共實現營業收入23.78億元,同比增長15.2%;零擔貨運總量實現288萬噸,同比增長21.7%;毛利達3.82億元,同比大增77.6%,毛利率達16.1%,同比提升5.7百分點,創下歷史最好水平;經調整稅前利潤2.8億元,同比激增133.7%;經調整凈利潤2.09億元,同比激增173.9%??梢钥吹?,安能物流深入推進以“品質和利潤”為核心的戰略變革,不僅盈利能力進一步夯實,收獲了遠超市場預期的核心經營數據,更在成本、品質、時效、服務、網絡覆蓋等多個方面踐行高質量增長。
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加盟制快運網絡,變革推進最大的難度在于戰略方向是否與各級血管執行力高度匹配。為此,安能物流總部在變革之初便提出了成本最優、品質最好、時效最穩、服務響應最快、網絡覆蓋最密的“五最”發展目標,為變革提供了更為具體目標和成果衡量標準。
而一季度各項業績數據,不僅佐證了其戰略變革的正確性,也預示著安能正向“五最”目標大步邁進。
在成本控制能力上,安能物流深入推進精益化管理,通過提升分撥中心及車隊運輸的營運效率,推動成本下降,持續進行費用管控。一方面從分撥端入手,圍繞人、場、設備全方位提升;另一方面發力運輸端,持續優化車線規劃和投產配置,根據不同線路進行車頭、車掛、司機合理配比;精細化車隊管理,減少各成本(人、油、路)的跑冒滴漏。今年一季度,安能單位干線運輸成本310元/噸,同比下降8%,單位分撥中心成本151元/噸,同比下降27.1%,成本的節降為安能的盈利能力釋放出更大的空間。
在服務品質上,安能進一步深化“用安能,運好貨”的品牌理念,通過減少中轉提升操作標準化;優化路線規劃提高中轉效率,提升服務質量及時效。今年一季度,遺失率(每十萬件中的遺失件數)下降至0.06,破損率(每十萬件中的破損件數)下降至8.67,3月份平均運單時長縮短至70小時以內。
出色的服務品質也令安能得以吸引利潤率更高的中小公斤段貨物需求,貨重結構持續改善。數據顯示,一季度的票均重91公斤同比下降2.9%,中小公斤段貨量明顯增長,其中,迷你小票和小票零擔的貨量分別增長24.8%和20.8%,盈利能力進一步夯實。
此外,安能物流還不斷優化組織架構,使總部從管控型向賦能型轉型,在營運區層面縮短管理半徑,組織效率不斷升級,網絡生態也更加健康。公司在行業首創“鐵三角”基層組織,以營銷、運營、客服三位一體賦能網點,及時解決網點在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實際可落地的幫扶政策也吸引了更多的加盟商,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的貨運合作商及貨運代理商總計突破29500家,于加盟快運網絡中多年穩居第一,網點密度亦得到增加,即使是在西藏,安能也已實現全境覆蓋。同時,受益于網點結構優化以及點均貨量提升,公司貨量同比顯著增長,持續領跑行業。
多年來,安能物流扎根快運行業發展邏輯和國內客戶需求,以其強大的變革基因不斷突破自我,始終保持快運行業的領頭羊位置。2021年11月,創業第11年,憑借首創的貨運合作商平臺模式,安能物流坐實貨量規模第一的寶座,“快運之王”成為國內首家在港股上市的快運企業。2022年9月,上市不到一年,在敏銳感受到外部環境的變化后,安能物流又率先掀起以“品質和利潤”為核心的變革,主動刺破原先以貨量為導向的行業競爭指標,率先開辟快運高質量發展的路徑,短短一年多后,便以持續且全面的高質量增長在快運行業呈引領之勢。
意識到環境的變化不容易,能適應變化并成功從中找到新的增長機會更是難上加難。安能物流出色的變革表現贏得了外部廣泛的認可。3月底發布年報以來,安能物流先后獲得中金公司、廣發證券、摩根大通、海通證券等多家知名券商機構發布公司研報。
中金表示,23年安能成本顯著優化,預計在24年規模效應驅動下,公司的降本仍有“子彈”,亦將同步提供強勁的定價競爭力,引領貨量有望重拾快速增長,市場份額持續提升,當前估值仍具吸引力。廣發證券在其首次覆蓋的研報中表示,公司通過優化單票貨重,將成本降低11%,在快運行業產品同質化的背景下,低成本成為吸引流量的關鍵,安能物流市場占有率有望提升。研報還同時預測,安能物流市值在24年將達到14倍PE估值,給出"買入"評級。
業內觀點認為,當前零擔快運行業正加速邁入高維,高質量增長將成為新的行業主題,在此背景下,安能以“品質和利潤”為核心的變革在公司長期主義的堅持下,已展現出磅礴的發展潛力,不僅將公司引入發展快車道,還為行業樹立了出色的變革范本,領跑行業增長。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國內社會物流總額達到88.0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9%,增速比上年四季度加快0.5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提高2個百分點,行業整體呈現回暖向好態勢。麥肯錫也在相關報告中指出,在國內經濟轉型升級的背景下,受益于中國新商貿供應鏈——生產端、零售端、商貿端及電商端四大底層需求均趨向“高頻次”、“小批量”的運輸需求,以安能物流為代表的全網快運以廣覆蓋、高標準化等優勢,成為國內零擔行業中,最具長期成長性和規模效益價值的市場,也最有希望跑出500億級的行業龍頭。
據透露,基于服務能力的全面提升,安能將重點發力高毛利公斤段,推動差異化、有質量的規模增長。安能物流已于近日升級“3300”產品,300公斤內全額免除特殊加收費,同時推出了更高的“9996”時效標準,對產品時效進行全程提速,優化觸達客戶的服務感知。通過以上兩種舉措,安能得以雙管齊下,深挖需求空間大、市場增速快、毛利空間高的3-300公斤段,提升王牌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以服務贏市場。
提及未來規劃,安能物流表示,下一步還將圍繞“五最”戰略,開展網點服務標準化培訓,持續提升操作標準化,減少遺失、破損、投訴;積極推進網點數智化,不斷提升公司對網點的賦能水平,推動網點實現高質量增長;通過持續創新挖掘增長潛力,開展自動化流水線設備應用試點,推廣新能源和智能化駕駛試點;踐行碳中和等,創新試點培育安能新質生產力。通過以上一系列的舉措,推動公司營收堅實成長,利潤水平持續提升,構筑遠離單純價格競爭的“安能護城河”,并引領行業走上良性競爭和高質量發展。
整體來看,一季度的業績“開門紅”已為安能物流的長期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而伴隨著有效變革的持續升入推進,持續釋放的業績有望給公司帶來新一輪的增長。參考同為物流巨頭的京東物流和順豐速遞的市值,目前安能物流估值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間。
首先我們一季度的利潤水平確實創了歷史新高,這也是安能變革以來最直接的成果展現,安能團隊正在將我們對市場的洞察及策略、想法一步步變成現實,并最終轉化成我們業績與利潤增長。站在當下,我們對2024年全年的業績表現非常有信心。
當然,我們也看到快運市場是挑戰和機會并存的,地產及制造業等行業逐步回暖,對物流企業發展來說,會有積極的推動作用,但對同處相同的社會經濟環境下的物流企業來說,競爭狀態依然相同,考驗的更多的是企業自身的經營能力,是否可以穩步穿越經濟的周期性,實現更加穩步的增長;對安能來說,不管市場如何變化,我們都做好了足夠的準備。
為了適應市場需要,近期我們主動調整了我們的產品策略,推出的3300產品,我們力爭在全國范圍內實現零加收、零盲區、零自提,給客戶和加盟商更優的產品體驗;同時,公司推出了“9996時效標準”,全網以“干線中轉率90%、當日簽收率90%、實時簽收率96%”為行動目標,對產品時效進行全程提速,優化觸達客戶的服務感知;這些產品升級的本質,是利用安能自身競爭優勢,尤其是網絡覆蓋率領先、成本控制能力的優勢,來提升終端客戶體驗和服務質量,隨著我們的產品競爭力逐步的夯實,我們相信這些舉措的成效,將最終體現在我們貨量份額利潤指標上。
24年賽程還沒有過半,基于當前的市場環境和安能自身現狀,我們現在暫時保持全年的目標展望不變,同時我們也將優化企業資源,匹配市場發展需要,匹配企業發展目標;
從公司的整體的運營上來看,我們還有大量的的空間。從策略上來說,安能是行業首個提出“五最目標”的物流企業。五最目標即,-品質最好:破損和遺失達到行業最低 -成本最優:做到比行業領先水平再低1分 -網絡覆蓋最密:有效網點超3萬個,鄉鎮覆蓋率維持在99.9%以上 -時效最穩:做到“今發明至”、“今發后至”言出必行 -服務響應最快:網點需求7*24有求必應。
當下,安能所有的企業經營或市場動作,都是圍繞五最目標展開,而在這些目標里,核心是效率和成本的打造,從長期來看,成本領先永遠是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我們也會持續的進行降本增效。
從今年一季度到現在,我們的運輸和分撥成本已經在持續下降了,2024年未來9個月,也將持續、有序的執行我們的節降戰略。運輸端,我們將提升裝載率,節約運力用于單邊運輸,以提升運輸效率;網點線路減虧,單邊直營車擴容產生額外利潤,以促進運行效率提升;路橋尋求最優高速路線,提高車掛利用率等,以驅動車輛效率提升。在分撥端,我們將持續提升人員效能,精益合理排班,優化服務配比;庫區精益規劃,提升內場移動效率;針對電商件(0-70kg)貨量增長,計劃試運行自動化設備分揀,提升操作效率。
成本方面,2024年一季度,我們通過深入推進精益化管理,不斷促進分撥中心及車隊運輸的營運效率的提升,持續進行費用管控,從而推動成本下降。今年一季度,我們的單位干線運輸成本310元/噸,同比下降8%,單位分撥中心成本151元/噸,同比下降27.1%,成本的節降為安能的盈利能力釋放出更大的空間。單票價格的下降,會受到市場變化的影響,但核心還是跟安能企業變革導向相關。關于未來的價格變化,安能在去年經歷了重大結構調整,但目前價格在整個行業來看,在加盟網絡中依然是最高的,2024年全年來說,安能的價格相對會是一個趨于穩定狀態,當然,我們也會根據市場波動,做階段性的調整。
產能方面,我們的運力基本不存在冗余,因為網絡覆蓋密度高,安能整體的運力分布相對較均勻,可以完全滿足當下的網絡需求,基于我們的規模效應,未來安能的運力成本存在持續下降的可能。
一直以來,安能都堅持高度聚焦核心零擔主營業務,通過有效的市場競爭策略、以及成本、時效、品質的提升,增強產品競爭力,以實現有效增長;堅持“利潤+品質”戰略改革,持續圍繞“五最”深化內功,極限優化成本結構,進一步優化總部和營運區的成本費用,也將通過數字化進一步降本增效。針對五最目標,我們剛剛也有提到,當下安能針對性的推出了3300產品、0加收服務及9996時效標準,努力做到0盲區這樣一個狀態,并作為我們未來的以及各基礎的體系;基于我們的品質實效和網絡覆蓋來確保我們的整個服務和產品是在我們全網里面最優的;這個是我們立足基本點,對我們的終端客戶,這確保我們的整體服務質量和產品力,可以滿足客戶的需要。
中國的地理環境比較復雜,接下來安能要做的,就是在“五最”這個標準之上,做很多精細化運營,并根據網點的情況,因地制宜的提出運營的策略。比如西藏區域,目前安能已經在西藏設立近70家網點,覆蓋了西藏全境,我們會根據區域場景的不同,兼顧時效和網絡生態平衡性,打造最具競爭力的產品,提升終端客戶的體驗,建設最健康的網絡,讓網點活的更好。
關于我們的貨量增長,在我們規模、貨量增長的基礎上,我們通過各種運營提升手段來降低我們的成本,我們希望可以做到成本全網最低,同時因為我們的網絡覆蓋密度以及時效、品質方面的提升,在價格端將給予安能更多的靈活性,但這不代表安能要去打價格戰,安能目前來說擁有價格的領導能力,在目前市場來說,由于我們的服務和品質處于高端,我們在價格上也擁有更強的溢價能力,高于行業平均價格。
我們網點數量新增確實代表安能競爭力的提升,換句話說,安能的整個網絡生態都在向更加健康、穩健的方向轉變,這個是一個結果印證。
對與網點來說,安能的高質量增長是雙向的,代表了兩層的含義,一方面是公司的高質量增長;另一方面,安能也特別關注網點如何實現高質量增長,安能一直以來都秉持著“網點可持續賺錢”的理念,我們相信如果每個網點都實現了高質量增長,對公司來說也肯定會反饋出一個積極的結果。安能的五最目標之一,是網絡覆蓋最密,一方面他代表了網點的服務半徑在縮小,另一方面它代表成本的控制,以及服務響應的速度的提升,這個邏輯其實是被網點所認可及支持的,我覺得這個是我們實現這個增長的一個比較強勁的持續性的動力來源。行業格局方面,物流行業從業者基本穩定,主要涉及自然人網點及其他競品網點,但新進入者比例不大。
目前,安能已成為TEMU平臺物流合作排名第一的合作商,整體來說,月底訂單源競爭激烈,焦點集中在價格上,對物流企業來說,隱性成本控制能力非常關鍵,在這方面安能已具備很大的優勢,另外,經過一年項目磨合,品質與服務也均有提升,綜合競爭力增強,在和電商平臺的合作商,依然保持有利位置。
同時,安能內部已成立專門的總對總電商部門,除拼多多TEMU以外,也與1688、抖音TIKTOK簽訂合作協議,并在積極推進與菜鳥國際的合作。長期來看,我們會持續探索電商總對總業務的增長潛力,服務好跨境電商的國內段物流。
從行業整體增長趨勢來看,整體的總量增幅較為平穩,但頭部企業的增幅都比較大,整個行業集中度在提升;快運行業已經從規模戰進入整合集中期,行業資源集聚效應愈發顯著,頭部企業基本完成覆蓋,行業進入的壁壘高。
從全網快運的貨量來看,第一梯隊和第二梯隊差異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大的,但毫無疑問,安能是目前快運這個賽道的龍頭企業,以目前二季度看,安能保持了一個相對比較快速的增長,。
去年12月份以來,智駕車輛投入營運后,整體運營成本呈現“穩中有降”趨勢,安全運營效率得到提升,為安能物流更好的發展提供了助推作用;
-在運輸人效方面,通過智能化監控車輛運行狀態,使得駕駛員開得更加輕松,車輛駕駛員配置得到合理優化,人車配比由從1:2提升至1:1.5,大大提升運輸人效;
-在節油提效方賣弄,車輛的燃油經濟性得到進一步的管控,智能算法會自主采集線路數據,依據路況調整發動機參數,從而更加精準的控制動力,保持車輛的燃油經濟性
-在車輛行駛安全方方面,因為智能算法的加持,車輛行駛事故率降低,安全性得到提升,全運輸期間的準點率也大大提升。
未來安能將探索更多適宜線路,投入智能駕駛車輛,提高運輸安全性,降本增效;
同時,換電是公司中長期的戰略方向,目前我們已開始在部分干線對新能源車進行試點(如:泉州、南昌等)。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由于我們更多是長距離運輸,對充電樁等基礎設施有一定要求,需要相關基礎體系的支持,所以大規模換電還需要2-3年時間。
與此同時,公司目前已經有50臺天然氣車,主要布局在天然氣資源豐富的西北地區,相對比油車約有10%左右能耗成本的節減。
目前,安能直營車運力占比93.1%,截至2024年3月底,公司自營車輛約為3642輛,自營掛車數6297輛,使用率相對來說非常高,安能內部也會通過一些過程指標來監控車輛使用率,包括裝載率、單車單月行駛里程數等,運力上整體表現非常健康和良性,并有一個持續的提升;2024年將通過逐步增加掛車數量,提升運輸效率,并緩解分撥中心存儲壓力,提升分撥效率。
一季度,安能在0-70公斤段貨量同比增長24.9%,票均重同比下降3kg(-2.9%),從94kg/票下降至91kg/票,當前安能主要聚焦在3-300公斤這個公斤段,當然,在我們看來,票均重并不是越低越好,未來公司將持續遵循“小零擔做毛利、大零擔守成本”的策略,保持合理的貨重結構及比例的平衡,以最終實現安能的持續高質量盈利。
今年5月份,我們也推出了3300產品,3300產品的打強,預計票均重未來會有一個小幅度的降低;短期內由于“零加收”的施行,可能收入和利潤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但長期來看,隨著3300產品貨量的增加和有效規模的增長,我們相信對公司、對客戶都會產生正面的影響。目標市場集中于C端消費者和小型B端企業,尤其在中國各地特色產業集群中,體現了我們的區域市場聚焦策略。
未來2~3年,安能資本性開支會集中在運力上,也就是我們的自營車隊;第二是自動化流水線設備,第三是數字化投入;從金額上面,前兩項硬件投入占比可能會更多一些。自營車隊的車輛將集中進入一個更新周期,從26年開始會有比較集中的車輛置換需求;自動化流水線會陸續鋪設,總體來說,未來幾年安能會保持一個比較合理、回報相對可控的資本性支出安排。不管是資本支出還是現金流也好,原則上都是使用我們自有資金,整體占公司現金流的比例也不會特別大,不會增加杠桿負擔。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090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55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163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125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1934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898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632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56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385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203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