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10月10日),順豐官宣了一個動作:旗下海淘轉運服務平臺“順豐集運”全面升級,為中國香港用戶打造“全港可上門,最快當日達”的極致服務。具體而言,憑借在香港超1500個網點及自提點,順豐集運可實現全港包裹送上門,且無住宅附加費,而且“用戶在上午10點前合單,當日晚間便能收貨”。
消息一出,便在行業內引發諸多關注。驛站老鬼從行業人士張嘉海(化名)處獨家獲悉,順豐集運此次升級,其中一個“殺手锏”就是價格非常實惠,原本順豐集運的模式就是集單之后只收取一個首重費,又無住宅附加費,而這次升級,將自提和送貨上門的價格分層,進行時效提升的同時,讓消費者享受到極致時效且極具性價比的服務,順豐集運又一次引領行業。
問題來了:順豐為何選擇在此時加碼集運業務?除了價格,順豐集運還有哪些優勢?順豐發力集運業務的背后,又傳遞出哪些信號?
香港是順豐的“福地”。
1993年,順豐成立初期的主要業務,就是內地(主要是廣東)與香港之間的“往來件”。彼時,南巡春風溫暖下,大量制造業企業遷移至珠三角,兩邊的文件、樣品、貨物寄送需求迎來爆發。這也是順豐趕上的第一個風口。時至今日,順豐不但成長為中國“快遞一哥”、全球排名第四的綜合物流巨頭,更是香港地區市占率最大、網絡覆蓋最全、服務能力最強的快遞。
2013年,“海淘”之風日盛,跨境寄遞需求快速催發。國家郵政局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國際及港澳臺業務量為2.66億件,同比爆增31.7%。彼時,作為中國與全球鏈通的主要關鍵點和樞紐地,香港再一次成為“海淘”入境內地的首選中轉站。
當“風口”勢起,2013年9月,順豐低調上線“SFBuy(海購豐運)”試水海淘轉運;2014年8月,又正式上線針對海外直購、代購商家的“全球順”業務…順豐的“航海時代”由此拉開大幕。
順豐集運的前身,就是海購豐運(SFBuy)。
十年積累,十年磨礪,蛻變成長至今的順豐集運,又迎來一個機遇期——“反向海淘”,越來越多海外消費者開始在電商平臺購買中國制造商品,然后通過第三方集運公司寄送到家里。
所謂“集運”,本質上是一種跨境物流服務,將多個小包裹合并成一個大包裹進行國際配送。境外消費者在國內的電商平臺購物以后,賣家把包裹發到中國國內的集運倉,集運公司再把包裹運輸到并派送給境外消費者。
以“反向海淘”為代表的消費群體帶來的跨境寄遞需求到底有多大呢?國家郵政局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
2022年,我國國際/港澳臺快遞業務量完成20.2億件,同比下降4.1%(主要受疫情影響);至2023年1-8月,國際/港澳臺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18.7億件,同比增長56.3%。
對比2013全年的2.66億件,跨境寄遞(國際/港澳臺)業務量十年增長了十倍,并且從今年開始,增速越發強勁。一個更大的“風口”正在匯集、起勢。而香港,又一次站在了正中央。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公布數據:
2022年,電子商務銷售額占香港零售業的總銷售額接近10%,按年上升21%,成為電商增長最快的區域之一。另根據Statista數據,預計2023年香港電商市場收入將達到203億美元,用戶滲透率高達80.9%;約52.4%的香港市民每周會通過網絡購買服務或產品,淘寶、拼多多等電商平臺成為香港用戶的主流選擇。
乘風而上,順勢而為。憑借在港深耕多年的網絡、服務、口碑以及價格等優勢,順豐集運應勢、應需全面升級,重點聚焦中國內地至香港流向,推出了“送貨上門,最快當日達”的極致服務。
據了解,順豐在香港青衣島建造的亞洲物流中心,配備了全面的倉儲及基礎配送設施。該中心毗鄰九號貨柜碼頭及昂船洲大橋,連接各主要干道,并可于30分鐘內到達各主要商業區域。此外,順豐還在全港全境布局超過800個順豐自助柜,遍布九新界離島、各大小屋邨、屋苑商場及工廈等,方便香港市民隨時寄取貨品。配送方面,順豐也在香港組建了本地配送車隊,超1500個網點及自提點、自提柜等,基本覆蓋包括離島在內的香港全境。
目前,“順豐集運”已經開通中國內地至中國港澳臺地區,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阿聯酋、肯尼亞等多個流向,其中「中國內地至香港、澳門,以及美國到香港、澳門」最具優勢。下一步,順豐還將繼續探索集運市場,通過進一步優化產品設置,擴大增值服務來滿足用戶多層次需求,讓“反向海淘”不再局限于小件物品。
需求集中的地方,往往也是痛點纏身的地方。
集運的出現,滿足了“海淘”與“反向海淘”一族接收包裹的痛點,大大降低了線上購物的物流配送成本,這是利好的一面,也是集運市場日趨繁榮的最大內驅。于是我們看到,該賽道上也涌現出越來越多的玩家,除了順豐集運,還有菜鳥、DIMBUY、淘派送集運、微集新世代、神州等頭部玩家以及眾多腰尾選手。
同時我們也看到:集運玩家多了,“玩家領域的痛點”,尤其是消費端的體驗問題,亦開始顯現。
一是選擇難。
集運風起,參與者眾,諸如電商平臺,專線公司,物流公司,甚至船運公司都增設海淘集運服務。這對從多個平臺同時購物的消費者而言,能夠“一鍵解決所有問題”的選擇,卻越來越少。如果走平臺集運,A平臺下的訂單無法與B平臺的訂單合;如果走專線集運,在后續的通關、轉運、配送等環節,尤其是時效方面,難以有效保證,不確定性太大。
解決這個問題,恰恰是順豐集運最擅長的。作為一家開放的第三方獨立平臺,“順豐集運”可合并多個購物平臺包裹,即多個平臺購買的物品可直接通過“順豐集運”合并實現一次派送,避免不同購物平臺只能限定各自平臺包裹集運的難題。
就像國內任何電商平臺無法拒絕順豐的服務一樣,“順豐集運”在海淘轉運領域同樣也是各家電商平臺的首選合作伙伴。比如你在淘系或拼多多上購物,下單時也可同時在平臺上選擇順豐集運提供的官方集運物流服務,簡單實用、方便快捷。
二是體驗差。
集運玩家從模式上來劃分的話,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電商平臺推出的官方集運物流,又稱線上官集;一類是專線或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的集運物流,又稱民集。
官集前面我們講了,在最為核心的“合單”環節,不同平臺之間很難打通。民集的話,因為玩家眾多,魚龍混雜,直接導致服務水平也參差不一,部分民集在轉運的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例如暴力拆卸、轉運丟件、派送時有附加費等問題,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順豐集運又屬于哪一類呢?集運圈的朋友專門給驛站老鬼做了一番科普——
順豐集運在模式上具備官集與民集雙重服務屬性,既服務于電商平臺,又具有自營的獨立第三方一站式集貨轉運平臺。
相對于購物平臺線上官集的優勢還在于,順豐集運可以幫助消費者合并其在多個購物平臺購買的包裹,即“跨平臺合單”。同時,由于順豐集運是自營,在各操作環節,可最大程度上避免快件遺失等情況發生,售前售后也是全程自營,不存在責任推諉現象。
以此次重點發力的香港為例——
時效方面:打造朝發夕至“當日達”的高效派送體驗。內地線上平臺下單的包裹,在當日上午10點前進行合單,可當天實現上門派送;10點后合單的包裹也可實現次日送達,時效全面提速。
派送方面:全港送上門服務。目前,順豐在香港的營業點、順豐站點、智能柜以及合作便利店共計超過1500個,各類自提點遍布全香港,基本覆蓋所有住宅及工商區域。無論是送貨上門還是自提點或自提柜服務,用戶都可以根據自身需求自由選擇派送方式。
服務方面:全程透明,一站式追蹤。首先,收費透明,收費項目和標準一目了然;其次,為包裹從入庫到簽收的物流狀態提供全程詳細的跟蹤;再者,升級客戶服務體系,通過配置專業的人工客服,加強客服人員培訓,售前問題專業解答,售后問題分級處置等措施,打造全方位服務體驗。
寫到這里,驛站老鬼就“收費”的話題再多聊幾句。與內地快遞的免費上門服務不同,在香港,“上門”是要收取住宅附加費的,費用不低不說,收費項目更是五花八門。前述提到的張嘉海告訴驛站老鬼:
據他了解,目前排名靠前的幾家頭部集運玩家,如果涉及到送貨上門,都會收取16-25元之間不等的住宅附加費。順豐集運此次升級后的“免收住宅附加費”舉措,直接為消費者省下了這筆錢。如果再加上順豐集運在合單后的首重收費與續重收費方面的優惠力度,順豐集運的“性價比”更具誘惑力和競爭力,真真正正的“好用不貴”。
在張嘉??磥?,集運市場雖然火爆,但仍處在“需求推動供給”的野蠻生長階段,每個海外區域消費者對海淘商品種類需求不一,對集運物流的個性化需求也多樣化。這也導致集運市場對“好服務”標準沒有統一認識,缺乏有效的規范和引導。
站在這個角度,順豐集運在香港市場的服務升級和種種舉措無疑為整個行業提供了一個可供借鑒的范本——“好用不貴”應該成為跨境集運的標配。
十年前順豐布的“海淘局”,如今在“反向海淘”的風口引領下,厚積薄發,破浪前行。我們從中看到了順豐的戰略耐性,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了順豐押注并持續加碼的“第二曲線”——國際化。順豐集運的升級,既是落子國際化戰略的必然舉措,也是順豐對跨境業務孜孜不倦的探索。
從2010年開始布局海外網點,到2013年揚帆“海淘”,再到2018年大手筆收購德國郵政DHL、美國夏暉集團在華業務,完成“三級跳”的順豐,利用國際巨頭長久積累下來的豐富供應鏈管理經驗和資源,以及自身常年積累下來的上中下游產業鏈資源,構建起自己的一體化供應鏈體系。
在此之后,2021年一舉拿下嘉里物流,深耕東南亞市場的同時,又斥資2.5億港元收購嘉里物流亞太及歐洲共10家快遞公司,使其國際快遞物流供應商地位進一步提升。
行至2022年,由順豐合資成立并主導建立的“亞洲第一座、世界第四座”專業貨運機場——鄂州花湖機場,正式投入運營,更是讓順豐的國際化戰略如虎添翼。官方發布的最新消息顯示,目前,鄂州花湖機場已開通7條國際航線、10個國際航點,搭建起了覆蓋全國,輻射亞洲、歐美、北美的航線網絡。
另一個讓人振奮的消息是,順豐已經遞交了H股的上市申請,赴港“二次上市”的主要目的就是加速并深入推進國際化布局,提升國際化合作伙伴的參與度,走向國際化資本平臺。
從“福地”再出發,期待也相信順豐定能帶來更多驚喜。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2852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13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37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20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758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493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224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49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056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99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