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崢:阿里已經做得很好了,你干嘛要做。
出品 | 電商報Pro 作者 | 月涯
拼多多,沒有物流護城河。
拼多多,在國內電商史上是一個奇跡。兩年交易額破千億,三年完成上市,五年成為中國第四大互聯網公司。
當拼多多的用戶數一度超過阿里,市值超過京東,大家已經習以為常。注重快節奏和平臺輕資產的打法,一舉把拼多多送上神壇。
但是當京東物流一體化供應鏈的成果開始顯現,菜鳥物流的模式也由輕轉重,拼多多就顯得有些窘迫了。
畢竟,拼多多沒有自建物流。
其實,早在很久之前,對于拼多多要不要做物流,這件事就有很大的爭議。
對此,黃崢曾經回應說:“我們不會做采銷,也不碰物流和配送。阿里已經做得很好了,你干嘛要做。”
黃崢的思路和馬云有些類似,馬云也曾多次公開表示,京東會被物流這些重資產給拖累,然后影響整個公司的發展。
因此,菜鳥網絡宣稱自己不會做物流,而是用技術和數據驅動社會化物流資源。
但是,物流終歸是電商的終局之戰,繞不開也躲不過。
京東物流作為重資產業務,確實在很長時間內都在拖累整體盈利水平。
劉強東長期以來保持對物流的高投入,一方面是其他物流企業無法滿足京東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從阿里的薄弱環節做差異化競爭。
快遞次日送達、產品品質有保障,可以說京東的好口碑,完全是靠自營模式換回來的。
其他平臺大都急于跑馬圈地,忙著干苦力活的京東卻收獲了消費者的信任。
隨著高速增長的時代過去,漫不經心的阿里也轉向了精細化運營,被指越來越像京東了。先有淘寶嘗試自營電商,后有菜鳥親自下場做直營物流。
去年618,菜鳥首次為天貓國際提供了直送服務。雙11聯合淘寶天貓,菜鳥送貨上門的力度更大了,打響了物流末端戰役。
菜鳥的推波助瀾,倒逼整個行業進行改革。現在,送貨上門不再是京東和順豐獨有的優勢。
這樣的背景下,沒有物流來撐腰的拼多多顯得很被動,想要保障及時穩定的物流體驗,一定少不了有競爭力的合作條件,隱形支出增加。
過去,低價是拼多多最深的護城河。但隨著用戶量的增長,拼多多也開始追求品質了。
想要擺脫客單價的限制,拼多多必須打入中高端市場。這時候,提升平臺消費體驗刻不容緩。
拼多多顯然明白消費者體驗的重要性。“我們的核心不是便宜,而是滿足消費者占便宜的感覺。”
在眾多的電商平臺中,拼多多幾乎可以說是對消費者最友好的,甚至為此遭到了個別商家的不滿。
缺席物流牌桌,品牌形象大升級的拼多多少不了要受到掣肘。
那么,拼多多下場做自建物流的可能性有多大呢?顯而易見,會有很多可以預見的阻力。
首先,當下的快遞物流格局基本穩定,行業內玩家基本站隊完畢。拼多多很難通過投資等手段,重走菜鳥的老路。
其次,想要做物流,拼多多需要拿大量的資金來鋪路。
目前,拼多多無法停止燒錢營銷。一是百億補貼,二是海外新市場。對于拼多多而言,這兩個都是未來,不可能放棄。
百億補貼,關乎拼多多能不能篩選出潛力用戶,打開高端市場。跨境電商項目Temu的優先級,甚至超過了拼多多主站。
因此,哪怕拼多多連續盈利,手握余糧,也不太有充足的資金為物流鋪路。增速放緩的大環境下,地主家也在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最后,拼多多的生態不足以完全支撐一個完整的物流體系。
阿里、京東生態內各個部分相互支撐,形成閉環。電商物流在其構建的生態圈內,能夠得到長期發展。
拼多多除了電商,在其他領域沒有多余的涉獵。就算干巴巴地組建了一個物流平臺,也沒有太多的市場競爭力。
因此,拼多多一直在其他物流企業之間保持微妙的平衡。
雖然極兔被打上了“拼多多系”的標簽,但是拼多多極力撇清自己與極兔速遞的關系。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是拼多多不想引起通達系快遞企業對拼多多的不滿。
事實上,拼多多并非在物流領域毫無作為,反而一直在暗暗布局。
2019年,拼多多自己的電子面單系統上線。結果不到半年的時間,該系統便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子面單系統。
同年,黃崢宣布拼多多正在開發“新物流”技術平臺,將采用輕資產、開放的模式,專注于通過技術為商家和用戶提高配送效率。
2021年,拼多多關聯公司公開了多條物流相關的發明專利,包括“虛假運單識別”、“包裹預配送”、“訂單物流時效管理方法、系統”等等。
2022年,業內傳出有關多多買菜布局快遞末端市場的消息。不過,多多買菜代收點業務,社區團購+快遞代收的模式尚在探索。
近年來,拼多多更是重金投入冷庫、生鮮冷鏈物流體系的基礎設施,押注農產品物流和供應鏈。
從物流和商流,產業帶商家都能夠從拼多多那里得到助力。
不過,農村物流得到外界的初步認可后,拼多多的物流之路才走出了第一步。
開拓海外市場,物流作為基礎設施,一般走在電商的前面。
拼多多首次正式出海,同樣采用了輕平臺低成本的策略。低價、社交裂變、買流量等等,Temu復制了拼多多的增長神話。
但很快,當平臺補貼回歸常態,Temu被物流絆住了腳。
去年12月,Temu官方在多個類目賣家群中發出通知,平臺將下調非爆款的運費承擔比例。賣家告別了免運費紅利。
物流對Temu的影響不止體現在賣家端,平臺銷售類目也受到波及。
有段時間,Temu做出調整,行李箱等類目突然被下架。結果是因為行李箱類目商品體積太大,產生高昂的空運運輸成本,平臺轉而尋找海運承載方。
目前,拼多多海外主有兩家物流合作商,極兔和順豐。極兔是東南亞第一電商快遞企業,順豐是國內民營快遞企業的老大。
但是無論是極兔還是順豐在北美市場都談不上太深的根基。
反觀,拼多多海外的對手亞馬遜,已經成為美國第三大物流企業。
亞馬遜不僅開放自營物流,還與聯邦快遞和聯合包裹服務公司等第三方快遞企業合作。
基于國內成熟的基礎供應鏈水準,拼多多能夠順風順水。沒有物流開路,拼多多海外已經出現危機,如何降低物流成本將成為Temu最大的難題。
但就像黃崢所說,拼多多自身還很年輕,還有很厚、很長的雪坡,它會因循著它自身獨特的命運生生不息,不斷演化。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153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90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198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167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011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982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870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84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420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259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