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遞行業,共配網點只要在共配步驟上不犯錯,大概率是不會虧損的。共配的步驟是以末端驛站,快遞柜,扔包點,包月點,代理點等為起點,逐漸統一“扔包派次”和統一“三段碼”之后,然后再調整“配送”模式。最后做到統一操作。這樣,共配才能躲過“品牌不同的派次簽收率”的服務質量罰款和“不同的派件區域”的人員浪費,同時也給人員調整留出時間。
共配網點針對派件,相對難點在各個品牌的派次簽收率考核上。絕對難題卻是各個品牌快遞省區對網點的業務指標完成考核。那么,怎么樣去規劃共配業務指標完成。首先要做好品牌指標交叉壓制調整。然后做好電商價格受控調整。
在快遞行業,所有的共配網點公司都知道,各個品牌快遞總部都在堅決的反對共配。那么,共配除了系統透明,政策透明,防疫交叉感染。和第三方壟斷等因素之外。最關鍵的重點是共配的市場競爭是受控的,單個品牌無法憑借自身的網絡優勢和服務產品優勢出清競爭對手。
關鍵點在于共配模式一旦被資本切入,形成“連鎖共配”規模。講簡單了,就是資本投資方進行大規模體系性組織共配,比如說組織幾十個縣城一級的買斷性共配。那么。所有的品牌快遞都會被龐大的第三方共配所左右。直白的講,等同于共配已經形成了龐大的第三方“寄生快遞”,也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派費黃牛”和“政策黃牛”。
基于“資本投資共配”壞了正常的網點公司共配,大概就是各個品牌快遞總部不喜歡共配的根源。
引導文:在快遞行業,正常的網點公司共配,實質上是“弱勢品牌快遞”借助其他“強勢品牌快遞”進行相互支持存活。比如說,弱勢品牌網點并購強勢品牌網點,等同于既做了雙保險,還控制了投資風險,以天天快遞為例,網絡停了,網點所有的投資都會變成廢鐵。比如說,強勢品牌網點并購弱勢品牌網點,等同于一次性買斷阻止了長期價格戰,而且,還控制了低價發貨渠道。因為,快遞行業的低價格往往是弱勢品牌快遞競爭存活的方式。
從以上因素看,網點公司共配直接阻止了品牌競爭出清,共配網點越多,表面上是相互并購出清,本質上是相互支撐存活,因此,任何品牌不得不用“降派費”和“漲指標”的方式去“拆散”共配,徹底解決共配“養活”競爭對手寄生問題。
共配網點針對品牌快遞采用“降派費”和“漲指標”的方式,可以直接用指標交叉壓制調整的方式找回利潤。
例如:ABCDE五個品牌,面單款平均2.5元。政策成本分別為2.5~2.0元,每個品牌相差0.1元。返點分別為A0.3元。B0.4元。C0.5元。D0.6元。E0.7元。實際業務指標調整按返點相加計算,每個月必須用“漲價”的方式拆除一個品牌的業務量,平攤給其他品牌。
比如說A品牌的返點0.3元。其他品牌返點相加共計2.2元。如果在6~8月份把這個品牌的量拆除平攤給其他品牌,確保其他品牌100%完成業務指標。
即使被A品牌罰業務指標未完成,被省區罰0.3元,最終共配網點能拿到1.9元其他品牌的總計返點。如果A品牌的客戶不愿意調整,那么,只能拆其他業務量能“找平”的品牌去拆分。同時,給A品牌的漲價0.3元,讓電商客戶去平攤省區的業務指標處罰。比如“頭部品牌”的的業務量是“底部品牌”的1倍,底部品牌的返點是0.7元。那么,頭部品牌漲價0.35元。剛好把底部品牌的返點損失0.7元拿回來。
關鍵的好處在于,被拆分平攤的品牌,長時間的指標完不成,網點可以直接以完不成為理由,去省區申請降低業務指標。
評語:共配網點做好指標交叉壓制調整的好處在于,共配網點針對每一個品牌都需要完成業務指標,必須先衡量每個品牌的業務指標量,再計算好每個月同期的實際總量。最后根據網點政策成本結合返點再決定市場業務分配。講簡單了,看那個品牌政策成本低,返點高,然后根據業務指標完成機會,采用不同品牌的“漲價”和“降價”驅趕電商客戶流動,倒逼品牌快遞省區降低業務指標和政策成本。
引導文:在快遞行業,共配的網點公司在共配之后,如果需要給電商漲價,必須先考慮五個因素,比如說,黃牛需要多少“短撥費+利潤”超出“漲價”后形成差價才會跨區取件。電商客戶需要多少“房租費差價+短撥費+人工成本差價”后形成差價才會跨區直送。共配后平均漲價多少才能抵消采用“降半價”的方式,打死未參與共配的品牌。等等,都是共配網點需要“防范于未然”的受控調整。
以上描述為共配網點的經營環境受控“漲價”管理。剩下的是共配網點的電商價格受控調整。電商價格受控調整講的是貨品結構和區域分流按成本發貨。
例如:共配網點公司中的ABCDE五個品牌,其中,品牌快遞D品牌的0.5公斤以下免中轉費,確定D品牌的0.5公斤政策在ABCDE五個品牌中發件成本是最低的,那么,整個市場上0.5公斤以內的客戶可以指定發D品牌。
同樣,品牌快遞C品牌的2~5公斤的價格比其他品牌在同等價格中有0.3元的低價優勢,那么,該共配市場2~5公斤的貨品全發該品牌。再比如,品牌快遞A品牌在發往新疆,西藏,內蒙,上海,北京,在服務質量和時效上有優勢,共配網點利用品牌溢價優勢可以加收0.2元左右。
實際上,共配網點公司針對“統一共配”的市場,每個品牌快遞的網點政策都已經成為可匹配的發件窗口,同時,共配網點可以利用不同品牌的市場“溢價價差”進行“倒逼”電商不得不選擇性發貨。
比如說針對淘寶退件,完全可以從不同品牌快遞發出,然后要求指定最高派費的品牌退回,這樣,僅僅是派費差價就能做到0.2元的利潤收益。
共配網點在“統一共配”的市場條件上,參與共配的品牌快遞政策成本匹配電商貨品結構,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關鍵點在于,共配網點可以根據不同品牌的末端網絡時效優勢打時效差異牌,讓電商按物流時長自由選擇,共配網點可以進行不同的加價。比如說疫情地區,這個品牌不能到,那個品牌能到,電商要求改發這能到的品牌快遞時,就可以進行適當的漲價。
共配網點只要把控好“大中小”客戶的規模特點,成本管理特點,管理好不同的定價方式,控制市場定價不是問題。
網點公司共配之后,對“統一共配”的市場規劃,是共配網點盈利的生命線。實際上,從不同品牌的政策成本和規模不同的電商需求出發,共配市場規劃干預管理產生的利潤,往往會遠遠超過派費產生的利潤。
網點公司共配成功的關鍵,需要共配網點先有共配規劃的觀念,無論是共配實施步驟,末端派件盈利規劃,市場調控盈利規劃,都是共配網點需要提前形成的經營理念。不可或缺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041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48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142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111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884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1703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28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364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182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219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