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9月15日消息,發端于濟南的薛記炒貨已通過A輪獲得6億元融資。這一事實,表明了零食賽道仍然充滿想象力。
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良品鋪子們營銷至上、貼牌生產、全渠道銷售等互聯網打法,被視為對傳統零食行業的降維打擊。但“輕裝上陣”的良品鋪子們看似跑得快,卻也不得不面臨“輕”模式帶來的食品安全問題頻發、過度營銷、線上增長見頂等現實問題。
與良品鋪子不同的是,薛記炒貨通過自建加工廠、重倉線下門店等方式,讓線下門店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給零食行業提供了不同的商業路徑思考。
那么,開始發力連鎖經營的薛記炒貨,又能給良品鋪子們帶來哪些啟示?
據9月15日證券時報網消息,發端于山東濟南的堅果連鎖品牌“薛記炒貨”已完成6億元A輪融資,本輪由美團龍珠、啟承資本共同投資。
陸玖商業評論登陸企查查發現,薛記炒貨的主體公司“山東薛氏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尚未發生股權變更。“如果按照A輪出讓20%的股權的行業慣例,薛記炒貨的估值至少在30億元以上。”投資界業內人士告訴陸玖商業評論,在經濟下行周期,薛記炒貨能獲得如此高的估值,也表明了資本對薛記炒貨前景的看好。
公開資料顯示,薛記炒貨2002年成立首家專賣店,主要從事堅果炒貨產品的研發、生產及終端門店銷售。2019年開始,薛記炒貨門店迭代為體驗型堅果炒貨門店,通過產品標準化實現快速發展。2022年,薛記炒貨門店將拓展至1000家以上。
談及薛記炒貨的優勢,薛記炒貨品牌創始人、總裁薛興柱認為,“良心炒貨 就選薛記”是薛記的品牌理念,希望為中國老百姓提供更健康的零食。
對于投資方美團龍珠而言,薛記是龍珠在零食行業的重要布局,在產品和供應鏈能力上有深厚的核心能力積累。除了投資上的支持,美團龍珠也在全力推動薛記與美團閃購、大眾點評、美團買菜等各個相關業務線展開合作,完成業務上的協同。
“薛記炒貨的東西貴,但是味道還可以,有點炒貨界‘鐘薛高’的意味。”一名購買過薛記炒貨的消費者如是告訴陸玖商業評論。
據了解,相對于良品鋪子、恰恰的預包裝形態,薛記更突出產品新鮮炒制、散裝銷售,這就意味著,薛記炒貨更倚重線下場景的銷售。濟南一消費者這樣比喻,良品鋪子類似于瓶裝飲料,薛記炒貨則類似于現制茶飲,從口感和新鮮度來說,現制茶飲肯定要優于瓶裝飲料。
在業內看來,盡管線上新興渠道加大了堅果類零食品類的普及,但線下商超、農貿市場和便利店等零售渠道仍是堅果炒貨的銷售主陣地。
在資本寒冬,薛記炒貨的可觀的融資金額,也表明了零食賽道仍充滿想象力。
“硬幣”的另一面,曾經通過線上新興渠道迅速崛起的良品鋪子,正在陷入食品安全問題頻發、過度營銷、業績增長見頂等困境。
就在薛記炒貨獲得融資前夕,消費者在良品鋪子的月餅中吃到了“塑料異物”,對此,良品鋪子發布情況說明,稱食品安全無小事,將以此警醒,不斷改進。
然而,號稱“高端零食第一股”的良品鋪子,并非首次陷入食安問題。2021年3月,良品鋪子陷入“雞肉腸出現蛆蟲”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良品鋪子同樣做出了調查道歉整改等一系列行動。
目前,良品鋪子在黑貓投訴平臺上的投訴量超過千條,其中,吃到蟲子、堅果發霉變質、食品有異物成為投訴的重災區。
從這點說,良品鋪子的所言的“食品安全無小事”,似乎只是說說而已。反映在資本層面,良品鋪子的股價已經從86.98元的最高點,跌至如今28.42元,股價跌去了近七成。
良品鋪子“病”根在哪里,早已經成為顯性問題。
第一,良品鋪子雖然號稱“高端零食第一股”,但沒有技術壁壘、沒有核心工廠資產,貼牌代加工模式無法應對復雜供應鏈和品控帶來的食品安全問題。
第二,良品鋪子的產品沒有“商業護城河”。例如,良品鋪子推出兒童零食系列后,三只松鼠和百草味也緊跟其后推出類似產品。在同質化嚴重的零食行業,上市新品很容易被模仿,無法擺脫重營銷的魔咒。
第三,對于零食行業尤其是堅果行業來說,“有品類、無品牌”是長期存在的行業問題,線下的傳統銷售渠道仍是行業基石,良品鋪子也試圖押注線下門店,但在成本上無法和全品類的傳統商超相抗衡。
薛記炒貨的商業模式,應該對良品鋪子有較大的啟發意義。一方面,薛記炒貨的現炒模式,本身就是“護城河”,其他品牌很難模仿,在營銷觸達上,現制的產品也比預包裝食品更有優勢。
另一方面,薛記炒貨的商業模式,更貼近普通百姓消費習慣。薛記炒貨的店面布點類似于鏈家,布局在社區的人流密集處,讓消費者隨手可購買,相比線上渠道,也減少了決策鏈路。
如果單從估值體量上看,在2019年才開始升級門店、發展連鎖的薛記炒貨,尚不能與良品鋪子相提并論,但從供應鏈基礎和發展勢頭來看,薛記炒貨的商業模式先進性,正在被市場逐步印證。
良品鋪子面臨的市場難題,可以向厚積薄發的“老前輩”薛記炒貨取取經。
當然,對于零食行業來說,任何商業模式的支撐點,一定是產品。
在小紅書上,不少年輕消費者追捧薛記炒貨的高品質,稱其為“薛記珠寶”。
按照薛記炒貨的說法,其品牌核心就是“良心炒貨”,例如,主打品瓜子選自新疆可可托海葵花種植基地;爆款栗子在工廠采用速冷鎖鮮工藝預處理。每一款產品,都試圖尋求業內頂流的原料和工藝。
而在消費者層面,消費者在消費決策中,也不再迷信重營銷的綜合性品牌,產銷一體的傳統休閑食品品牌,正在悄然升溫。
今年上半年,恰恰營收26.78億元,同比增加7.25%;鹽津鋪子凈利潤達1.29億,更是同比增長164.97%。
被互聯網品牌一度搶了風頭的傳統零食企業,為何能卷土重來?河南食品產業專家賈洪海認為,上述企業深耕產業數十年,在供應鏈、品控方面是新興品牌無法比擬的。“此外,提到恰恰就想到瓜子,提到話梅就想起溜溜梅,這種用戶心智是潛移默化的。”賈洪海說。
這種趨勢也正在被部分新興品牌所感知。三只松鼠在經歷了上半年利潤同比下降76.65%的慘烈后,也開始走重資產路線。其在中報中透露,公司每日堅果工廠首批規劃的兩條生產線已于2022年7月進入試運行,并于8月正式投產。
而在發布中報的當天,另一則“關于擬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的公告”中也透露,將使用自有資金1億元“三只松鼠(蕪湖)堅果智造有限公司”,擬設立用于堅果智造加工的全資子公司。
從今年半年報看,良品鋪子上半年歸屬凈利潤為1.93億元,僅同比微增0.67%,而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歸屬凈利潤為1.28億元,同比下滑17.19%。
此外,不斷增長的銷售費用對良品鋪子利潤空間造成了進一步擠壓,今年上半年良品鋪子的銷售費用超過9億元,同比增長9.75%。
重營銷堆砌的品牌形象,猶如空中樓閣,假如再次遭遇幾次類似“月餅門”的食品安全質量問題,有可能其中就隱藏著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面對同行的改變,良品鋪子是追求短期的暫時領先,還是也同樣慢下來腳步筑牢根基,或許決定著良品鋪子中長期的命運。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2936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41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62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51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828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00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280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91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112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130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