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應該還記得達爾文曾經提出的一個著名生物學概念,那就是「Survival of the Fittest」,適者生存。在一個特定環境下,只有最適合這個環境的物種才能最有效地繁衍下去,而擴散到不同地理位置的同一個物種,也會因為環境的不同而逐漸呈現出不同的形態。
這樣的生物進化概念,有的時候還能完美復現在汽車的形態差別上。在山路較多且高速公路也并不寬敞的歐洲,重卡車頭向來是以長度更短且觀察視野更好的平頭為主,而更短的車頭也意味著更大的托車空間。
而對于地大物博、油價低廉、道寬且路直的北美地區來說,更大的發動機和更加舒適是兩個顯性需求,長頭重卡自然而然就成為了北美卡車司機們的最愛。
隨著新能源時代的來臨,卡車的「頭型」再一次開上了進化的軌道上,而且這次的進化,可能是一種趨同演化。因為沒有龐大的發動機就意味著更緊湊的車頭造型,而化石燃料向電池的切換也意味著能量密度的降低,提升效率成為了重中之重。
DeepWay 模式
DeepWay 深向·星途一代,就是在擁抱可持續能源和智能化變革的時代背景下誕生的第三種形態——「楔形車頭」。
作為百度牽手獅橋共同孵化的自動駕駛干線物流賽道的獨角獸,DeepWay瞄準并試圖重新定義的賽道是新能源卡車賽道。
更確切地說,是換電以及氫能源驅動的智能新能源重卡產品為核心,采用自動駕駛賦能的智能化干線物流運營服務。
DeepWay 之前,干線物流自動駕駛創業路徑大致可以總結為以下兩類:
充當 OEM 的算法技術供應商角色;
自建車隊模式。
對于前者來說,商用車自動駕駛創業公司顯然缺少對產品的主導權,難以形成差異化的產品競爭優勢,而硬件本身的場景化適應也難以快速迭代;后者相比網約車等 C 端市場創造新的出行方式的邏輯不同,在 To B 市場中試圖以重資產方式切入這個現有蛋糕,對平臺效率和初期的價格競爭力都有著巨大的挑戰,盈利模型也難以快速跑通。
獅橋作為中國領先的整車物流數字化管理平臺,也是DeepWay的戰略合作伙伴及投資人。有了獅橋這個貨運運營平臺優勢,使得DeepWay可以通過自研整車的方式從底層就開始融合百度的智能駕駛,同時引入BaaS (Battery as a Service,電池即服務)和電池銀行模式,打造智能新能源干線物流車輛產品與其全生命周期的配套增值服務。前者相當于把可更換的電池做成了巨型的租賃充電寶,改變了隨車買斷的收費模式。而屬于運營方的電池又可以作為電池資產,打包成ABS固定收益理財產品,通過金融平臺發售。
DeepWay 這樣的自研為核心的造車定位,可以說是國內第一家,跑在了新能源重卡賽道的領先位置。
而就在近期,一向低調的DeepWay 迎來了新進展,下線了該公司旗下的深向·星途一代車型的首臺白車身。
更優秀的空氣動力學
作為商用車,過往的卡車造型相比乘用車,可以說是沒有足夠的區分度。例如近 10 年才在乘用車中流行起來的「家族式設計」,在卡車行業中卻是一種長期以來的固化設計思路。
對于這個問題,DeepWay 做出了一個突破性的選擇:委托意大利著名的汽車設計公司——賓尼法利納來操刀旗下首臺產品的設計。
賓尼法利納作為設計過眾多法拉利、蘭博基尼等跑車而著名的頂尖設計師事務所,賦予了深向·星途一代過目難忘的優雅且強有力的現代線條。
標志性的楔形車頭、電子后視鏡、更大的A柱傾角以及底部導流板等,共同勾勒出了這臺車的科技感和高效能屬性。
風阻系數對于能效更高但是能量密度更低純電車型來說比以往油車更重要,因為更低的風阻系數直接意味著更低的平均電耗,也就是實打實的實際續航里程增加。
而高速行駛時,過半的能量都會被用在克服空氣帶來的行駛阻力上,所以對于任何追求效率的車來說,風阻都是越低越好。
這一張對比圖,分別列出了深向·星途、柴油卡車以及布加迪威龍的風阻系數數據。可以看到,一臺高大的卡車居然可以比一臺超跑的風阻系數還要低,達到了0.35。
當然,為了把三維模型中的空氣動力學性能和設計美學帶進真實世界中,DeepWay 的造型團隊和工程團隊還是得在一次次的油泥模型評審中尋找出理論與現實的交匯點。
這臺車最美的地方之一應該就是輪拱部位,一改傳統卡車的平面造型,深向·星途一代擁有跑車般隆起的輪拱。
然而,這一令人驚艷的型面設計既給這臺車帶來了生物般的雕塑感,也帶來了一個新的麻煩:無法安裝車門鉸鏈。
這就是典型的「設計和工程」之間的矛盾,對于這個矛盾,DeepWay 總工程師譚昌毓表示:其實團隊也考慮過把這個部位的型面設計更改為扁平樣式,但是扁平的造型效果,極大的破壞了原有造型的美感。這對于追求極致的DeepWay設計團隊來說,顯然是不可接受的。好在整個團隊沒有被常規束縛,通過鉸鏈后置的方式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既沒有喪失車門的功能性,也保留了最經典的設計因素。
鉸鏈后置有幾個優點:
滿足工程需求。在一款優秀的產品開發中,工程師總要時刻在設計和工程之間找到平衡點,DeepWay 就找到了。
滿足空氣動力學需求。很多人可能以為空氣動力學對于迎風面基巨大的卡車來說沒有多大的重要性。其實不然,對商用卡用戶而言最大的需求之一是降低運營成本。在低能耗的前提下,如何用最快的時間和最低的成本,完成最多的任務是關鍵。
滿足造型美學要求,流暢的側面線條。商用卡車一直都是工具車,很少有廠商真正在意一款車是否具備美感。與勞斯萊斯一樣,車門鉸鏈后置讓深向·星途一代擁有一對向后開合的車門,而且支持電動開啟。笨重的卡車車門在電動執行結構的加持下,可以讓司機更加優雅地進出車輛。
DeepWay 的白車身還大量使用了高強鋼,占比高達約65%,作為參考,市面上常見的車型的高強鋼占比約為30%-40%,這個強度在面對卡車激烈的碰撞時,前向和側向的剛度并不能支撐巨大的沖擊,結果就是,卡車事故的死亡率一直要高于乘用車。
65% 高強度鋼,強度更高的車身就意味著能更好地保護座艙免受碰撞入侵,從圖中可以看到,除了車頭下方的主防撞梁,上面兩個橫向布置的梁在發生碰撞時也有一定的吸能作用。
DeepWay 在車門以及前蓋等部位大量采用了鋁合金,幾個特殊位置采用鋁合金最大的好處是,一個是滿足碰撞要求,保護駕乘人員安全;另一個就是輕量化,可以提高車輛能耗,降低車主的使用成本。
除了提高碰撞強度,新能源卡車與傳統卡車還有一點不同:電池重量對車身結構的要求。
我們都知道新能源卡車對電池容量要求比乘用車要高很多,原因是除了整車自重,還要加上電池重量和拖掛貨物重量。
雖然在空間利用率上來看,把電池掛在車輛底部是最合理的,但是宏觀看也同樣存在問題。因為電池和車架之間不能是剛性鏈接,尤其是在滿載的情況下,卡車的車架必須存在一定的柔性變形以分散應力,同時電池包又必須要保證在任何時候都不發生變形,否則就有可能產生災難性后果。
而如果電池和車架之間是剛性鏈接,結果就是電池會隨著車架旋扭而扭動變形,這對電池安全是一個挑戰。
DeepWay 總工程師譚昌毓向我們表示:
「解決電池和車架結構連接問題,DeepWay用了一個高剛度鋁合金的電池框架,這個框架先裝在車架上,框架跟車架之間的結合是通過橡膠工藝的懸置進行軟性鏈接。
鋁合金框架的剛性是很高的,但它跟車架之間的結合是軟性的,這種變形補償既可以滿足電池安全,又可以支持車架對于彈性的需求。為此,DeepWay 還申請了相關專利。」
上述這一技術目前應用在了換電版本的車型上,但將來還有底盤一體化的結構方案,已經在預研中。
對于卡車來說,提高座艙強度、降低風阻、電池結構和車架的柔性鏈接,減重的意義不在于炫技,更重要的是讓你在 49 噸的總重量限制中裝載更多的貨物,并且能夠讓每一個駕駛員都能安全往返。
所以,我們光看到乘用車車企對于用戶做出的技術提升,但其實在商用領域 DeepWay 也在做這件事,這種以「用戶利益」為導向,去正向研發技術的公司雖然每一步都是更漫長的,卻也是極具價值的。
正向研發的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在概念階段的設計圖中就確定下傳感器配置和布局。比如,深向·星途一代在電子后視鏡中整合了 ADAS 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等感知部件也被更好地整合在了車身中。
這樣的正向研發帶來的美學顯然是更高階的,既沒有后裝的違和感,也更有助于增加平整度,實現優秀的空氣動力學目標。
沒有了發動機,也意味著座艙內部并不會有那些占有空間的凸起部位,這臺卡車在座艙地板平整度以及高度方面也具備良好的優勢,1米寬的臥鋪相比其他車型上常見的900mm臥鋪帶要來得更加舒適得休息體驗。
利用正向研發優勢,在同一平臺下,深向·星途一代還實現了氫能源燃料電池車型。相比 BEV 車型,它顯然是為更長的零排放續航里程服務的產品。
但從現階段的基礎設施來看,能通過 466度容量的電池包帶來 300 km 續航的純電版深向·星途一代才是后續量產時交付量更大的產品。那么,換電的速度就直接影響了長距離干線運輸的時間成本。
DeepWay將通過 AGV 無人搬運車來實現安裝在車架下方的電池包換裝,以實現更快的補能過程。
貨運行業最看重的一個指標叫做 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總體擁有成本)。干線物流重卡除了購買成本,還有運營成本以及維修成本等大頭,這些都是一個貨運公司需要算清楚的賬。
如果按照 49 噸重卡以百公里 35L 的油耗來計算,百公里的燃油成本大約是 210 元。之所以油價設定在較低的 6 元每升,是因為這個計算還考慮了沿途中加注了更廉價的第三方柴油的可能性。
而按照百公里 150 度的電耗和平均一度電 1.3 元的電價,深向·星途一代的百公里能耗成本是 195 元,相比柴油卡車降低 8%。
在車輛保養方面,電驅就意味著實質上免去了動力總成的保養,動能回收還能減少剎車的使用量,延長損耗件更換周期。而 BaaS 模式也意味著電池包的損耗帶來的貶值并不需要終端用戶來負擔。
深向·星途一代在擁有不高于同等傳統柴油卡車的購買成本的基礎上,還因為電驅和換電帶來8%的運營成本優勢和顯著降低的維保成本,都是實實在在的用戶利益點。
當然,除了終端利益,扎實的技術路線、強大的自研能力、合理的場景定義、嚴謹的盈利模型和優秀的管理團隊等等,都是關鍵的因素。據DeepWay官方透露,他們也即將完成 A 輪融資,這也證明了 DeepWay 在上述這些關鍵因素的表現上儼然已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
深向·星途一代是否能像在 80年代開辟了中國重卡格局的斯太爾 91 那樣,創造屬于自己的輝煌?2023 年 6 月的量產車投產后,答案將會慢慢浮出水面。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2901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41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51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55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786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00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259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91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084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08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