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研究一下美線新船東的貨量和相關情況,苦于無計,只好作罷。現在終于找到辦法, 連夜趕稿,奉上最新報告和分析。
數據時間:2021年6月到2022年3月, 按照到美國的ETA時間
新船東紛紛進入美線是從去年夏天開始的,所以數據的起點選在去年6月份。這里新船東是廣義的概念:任何自己租船跑美線的都算,所以貨代,貨主,全新的船公司,原來跑其他航線的船公司統統都可以算進去。不光是純集裝箱船,散貨船,多用途船,只要是裝了集裝箱的船跑美國,都算。
事先聲明:原始數據來自美國海關,僅供參考,不一定100%準確。
下面是過去9個月從亞洲進口到美國的新船東貨量排名。可以看到,名單很長,這里截取到前50名。去年以來的美線市場熱鬧非凡, 各種船型從亞洲開往美國各個碼頭, 到大船到小船,從集裝箱船到散裝船,從一條船裝幾千箱子到幾百個箱子,從20尺到53尺, 真的是八仙過洋,各顯神通。因為船型和航次的不同,最后的貨量也是千差萬別。除了大家熟悉的名字, 還有很多看似不是集裝箱船的公司也客串一把。9個月的大浪淘沙后,還留在美線的新公司其實不多了。用一個朋友的話說, 這塊唐僧肉不是每個人都能吃的。
這里想重點強調一個數據:同一時期亞洲到美國的進口量是1750萬TEU 左右, 而所有的新船東加起來的貨量連40萬TEU都不到, 僅僅占整個市場的2%。看似幾十家公司在開船,實際上對市場的影響力微乎其微,相當于往太平洋拋一把石子,濺起的水花微弱可見。
現在挑出新船東中的前15名(占新船東總貨量的90%),來具體看一下掛港和收貨的一些信息。
先看月份的貨量變化。去年7月份開始開船,8月(ETA)的貨量開始逐月猛增,到11月達到峰值。12月貨量回落應該是塞港造成的,很多到港的船根本無法卸船,也不知道何時能靠泊。今年1月份的貨量回升到最高位,因為很多等泊很久的船在1月份基本都清掉了。往后貨量一直回落,3月(三周左右的貨量)已經跌到去年9月份的水平了。
現在回過頭看,新船東進入美線就像是蕩秋千一樣,從去年8月份往上走,11月達到最高點,之后回落(因為船都塞在美國了)。目前LA/LB塞港情況大大改善,等泊的船只數量跌到50條以下,最明顯的變化是,等泊的清單上已經很少看到新船東的名字。去年10月-11月,多達50-80天的等泊時間嚇退了很多新公司。隨著LA/LB碼頭情況的改善,之前離場的新玩家躍躍欲試,已經有一些重回市場了。
再看一下美國卸貨港地區的分布。因為PSW(美西南)的市場持續火爆,所以新船東的航線也集中掛靠PSW(洛杉磯、奧克蘭),其次是西雅圖,估計是為了避開美西南的堵塞。如果是貨主自己包船,自己搞定后端的話, 問題不大。第三大卸貨區域是墨灣(休斯頓),傳統的美東港口后期才有新船掛靠,估計后期的量會超過休斯頓。
下圖更詳細,具體到每個卸貨港的貨量。除了大港外,還有零星的貨量卸在一些平時不多見的小港:Port Hueneme, San Diego。這些小港通常沒法提供車架,很多連碼頭都不接受堆放柜子, 必須馬上拖走。如果船東、貨主沒有自己的車架,這些碼頭不具備接收新船東的條件。
最后我們按PORT PAIR來看一下新船東從哪兒收貨最多。這反而沒有什么驚喜。以目的港LA/LB 來看, 貨倉還是那幾個:寧波,上海,鹽田,青島。有新船華南掛靠了南沙港,貨量也上去了。休斯頓的貨從青島發出的最多。太倉港美西美東的船都有,雖然量都不大。另外, 新船東還是從國內收貨為主,東南亞(越南,印尼,泰國)的量還很小。不過,鑒于東南亞旺盛的市場和依舊高企的運費,新船東早已加大收貨力度。
美線市場是塊試金石,誘惑很大,潛在的困難更大。起風時,所有人都認為自己長了翅膀。等到風平浪靜時,真正的考驗才開始。只有在變化莫測的市場中摸索,鍛造和不斷優化有特色的航線服務的公司才能長期存活下去。哪天風停下來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翅膀是不是真的。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510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366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307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326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2129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539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420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445 閱讀壹米滴答創始人楊興運出山,成立興滿物流
1423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319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