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1月14日),國家郵政局公布了2020年郵政行業運行情況,可謂名量雙手。數據顯示:
2020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833.6億件,同比增長31.2%;業務收入累計完成8795.4億元,同比增長17.3%。
在疫情“黑天鵝”亂飛的2020年,中國快遞業再次顯示強大的韌勁。但在單一規模市場繁榮的背后,并不能掩蓋江湖整體的悲傷情緒。我們看到,同樣是在2020年,快遞江湖各路人馬紛紛開啟了“打群架”模式,諸多網點因為派費下降深陷“停擺風波”傳聞,造成業務猛跑、盈利難追的尷尬,著實讓人焦慮。
潮水已經褪去,從巨頭相爭、七子連珠,再到平臺逐鹿、合縱連橫,整個快遞江湖就像是一場沒有腳本的大劇,幕布前的觀眾還沒有落坐,就突然拉開,迎面而來的“眾生相”讓人神經緊繃。
江湖澎湃,人潮洶涌,每個人都懷揣著一個財富夢想。
在快遞江湖,自申通首創中國式加盟始,確實有一批加盟商在創業的過程中實現了自己的財富夢想,并從此走向人生巔峰。在老鬼看來,這種成功是必然的,但取得成功的人卻是偶然的。換言之,是時代選擇了他們,而非他們成就了那個時代。
昔非今比。
快遞網點越來越不值錢了,干快遞賺錢越來越難了。這是一個誰都不愿意公開談及,但又絕對繞不開的話題。
規模、價格、資本…自上而下的幕布已經落下,快遞江湖的眾生相,沒有主角,全是過客,他們各自懷著需求,能不能彼此成全、誰又能救贖誰,結局難以預料,一系列問題值得探討。
戰爭使多數人流血,卻養肥了少數人。
我們都知道,快遞公司的組織模式,以加盟為例,在業務(權力)層級上是典型的金字塔結構,總部是規劃制定者,高高占據塔尖;但在財富分配上卻呈“倒金字塔”型,越往末端,承受的壓力越大,利潤越空間越少。
2020年,為了保住各自的江湖地位,更為了爬得更高,各大快遞巨頭一邊燒錢返補,錯把燒錢能力當成實力,以返利補貼爭奪市場,最終刷單、跨區取件、黃牛黨等亂象四起;另一邊打價格戰,在總部“堅決拿下市場份額”的總基調下,各大快遞巨頭總部更加強調“速度和規?!保诺蛢r爭奪市場,連一向走高端路線的順豐也通過順豐特惠件,來了場“降價”大作戰。
雙重夾擊下,中小玩家陸續出局:全峰、快捷之后,國通、如風達、安能快遞等黯然退場,其他幾家仍在堅守的,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躲在角落里黯然神傷,未來能否獨善其身,還得先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當下,幾乎所有的快遞人都希望能夠“止戰”。但未來很長時間內,流血的“價格戰”依舊是不可避免的,擺在各家快遞面前的最現實問題也來了:價格戰在這么打下去,總部如何平衡全網利益,確保網絡穩定、可續?他們的網點又該靠什么來扛過最難熬的寒冬?
在各大快遞總部的推波助瀾下,末端網點之間也達成了一定的共識:為了活下去,強調服務質量遠沒有提升業務量立竿見影。
遠的不說,近年來,行業競爭更加激烈,各大上市快遞公司追求規?;瘜蚺c資本催熟的現象日益嚴重。價格戰愈打愈烈,總部的發展步伐越邁越大,營收和市場占有率成為所有快遞企業的關鍵目標,這就使得快遞企業總部難以耐心打磨自己的盈利模式,并由此陷入了一種死循環,總部與網點之間的摩擦和矛盾無可避免。我們總以為價格戰是快遞公司之間的戰爭,實際是網點對總部的無奈之舉。
市場就這么大,大家的服務質量也差不多,增量的見頂意味著只能通過價格搶量。為了完成總部下達的任務,網點老板們不得不狂飆突進,“去賺最后一個銅板”,甚至不惜自己貼錢刷單。
更讓人頭疼的是示范效應。你捅我一刀,我捅你一刀,一刀一刀捅掉的都是利潤,早晚一地雞毛,誰都不好過。
末端網點就像是帶著腳鐐跳舞。
黃牛是個永遠消滅不了的職業。
他們的出現總是讓人又愛又恨:一方面是大量電商客戶的趨之若鶩,另一方面,也不乏很多網點恨之入骨。
在唯“業務量”論英雄的快遞江湖,黃牛黨儼然一副“能賺大錢”的新寵兒,已經不能單純地以“撿便宜”來簡單定義其行為。當供需出現不平衡,僧多粥少的時候,手握快件量的黃牛黨們站在產業鏈的頂端,以各種挑剔眼神來打量著慕名而來的快遞網點,攫取他們本就微薄的利潤。而隨著任務量、包倉指標越來越高,為了避免進一步虧損,網點們不得已又只能求助于黃牛,黃牛則以更低的價格和網點談,從中賺取差價。如是循環,無窮無盡。只要賺錢,他們哪管網點“洪水滔天”,跨省、跨市的,甚是猖獗。
無奈的是,即便快遞網點老板們都認為去黃?;潜厝?,在道德上對黃牛的行為已經形成一致共識,但在規則上還無法同步他們的灰色行為。甚至有些網點偏偏喜歡放黃牛到別人地盤放低價搞超量,每個網點老板都這樣弄,放這么多頭黃牛過去互掐,能有好結果嗎?
可怕的是,當派件不賺錢甚至虧錢,出件不需要加盟,只要有量就有甚至比加盟商更低的成本的時候,有些快遞網點老板索性也干起“空手套白狼”的黃牛勾當。
黃牛猖狂的背后,也是一種失控的競爭。價格戰的白熱化,黃牛黨違規攪局,總部因種種原因,沒有有效控制網點間的跨區取件,另外定制的種種合理不合理的罰款制度,給一些黃牛投機者提供了便利。
剛需市場還在,黃牛從行業的縫隙中,瘋狂地生長起來。短期內快遞企業及電商客戶會得利,長期失控,早晚會危及自身的發展,畢竟平穩、均衡的服務網絡,才能提供高品質的服務體驗,如果饑不擇食,容易消化不良,有礙發展,也有損自家品牌形象。
在快遞行業的語境里,一切生意都建立在規模之上。
通達系快遞的價格戰年年打,黃牛一直存在,為什么多年過后還是這么殘酷?個人認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客戶助長的。
眾所周知,電商件在幾家大的快遞公司中的業務占比基本上都超過50%甚至更多。客戶一旦大到這種程度,就真的是“上帝”了。僧多粥少意味著客戶的話語權就高,就有了左右市場的能力,在價格層面可操作空間也就更大。
上帝說價格不能漲,你漲一下試試?
電商也有自己的小算盤。一旦有任何風吹草動,或者預感到這張溫床有被抽去的威脅,他們就組團“哭窮”抗議,引發輿論關注,然后相關部門迅速介入。這次義烏漲價引發的爭議也不令人意外,路數基本都類似:快遞網點放風漲價,電商聞風而動,線上線下雙管齊下,吐槽的點也很吸引人。如下圖:如此境況,快遞能怎么辦?想要吃這碗飯,不管受多大委屈,都得端著。
面對萬千客戶,眾口難調。如果一味地討好客戶,打破市場價格的平衡,勢必會導致更激烈的惡性競爭,惡性循環的結果就是敵人沒殺了卻自損三千。
2020年,彌漫在快遞江湖的消沉氣氛愈加濃厚。老鬼之所以把這些紛亂的景象掰給大家看,不是為了塑造悲觀的情緒。而恰恰是讓大家看到,末端快遞網點舉步維艱,真心希望行業大佬們三思: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越早看清這一點越好。
在快遞江湖,“速度與規模”已經成了一種信仰。
時至今日,價格戰打得不亦樂乎,我們習慣以成王敗寇來衡量勝負。其中的酸楚恐怕只有其中的快遞人最為清楚。“天下武功,為快不破”這個大絕殺的精髓在于:速度要跑贏責任。對于當下諸多快遞巨頭而言,市場占有率才是根本,用某些“代價”換取更好的體驗和效率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作為一家行業龍頭企業,單一的快遞業務單元并不能支撐企業的長遠發展。特別是對于高度依賴電商的快遞企業而言,自身的盈利空間正在萎縮,而且在未來三五年的時間內,這種萎縮恐怕不可逆。
這就引起了一個靈魂之問:我們無法評估“價格戰”到底促進了多少業務增量,但是這種無視服務價值,把整個快遞服務幾乎當成一種贈品,來換取市場競爭過程中勝出的砝碼,居然被廣泛看好,這是多么的讓人費解?
中國快遞業數十年所取得的成績,無疑是波瀾壯闊的。中國快遞的星辰大海不是幾百億體量的業務量,而是前景無限的綜合物流。
縱觀世界快遞巨頭的發展軌跡,無論UPS還是FedEx,都是以快遞服務為主業的綜合物流服務商。
與兩大國際巨頭相比,應該說中國快遞物流企業的綜合服務能力還是相差比較大的。在這種戰略定勢中,幾乎每一個快遞巨頭,都有一個宏偉的愿景——成為一家全球一流的綜合物流服務商。
盡管陰霾如是,但如果放長眼光,世間萬物,都有周期性,從萌芽期到高速成長期,經歷了成熟期后,衰退也一定會如約而至,快遞價格戰亦是如此。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即使是想在前進的路上邁出微小一步,依舊需要整個行業所有參與者堅持不懈地努力。
期待,在2021年,無需重復造車輪,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產品和服務,搭乘已成規模的“便車”,正視快遞服務的價值所在,駛向未來的“綜合物流”時代。
2024最值錢的物流上市企業是誰?哪些物流企業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695 閱讀地緣政治重塑下的全球供應鏈:轉型、挑戰與新秩序
1361 閱讀物流供應鏈領域“吸金”不力,但能給投融資事件頒幾個獎
1350 閱讀連續5年的“春節主力軍”,德邦為何如此穩?
1268 閱讀扎根供應鏈創新25年,一家“耐力長跑型”企業的破局啟示
991 閱讀中遠海運回應被美國國防部列入“中國軍事企業”清單
1008 閱讀CES 2025:NVIDIA OMNIVERSE驅動的智能倉儲數字孿生革命
1021 閱讀拼多多引領電商西進:帝王蟹進村,非遺剪紙出山
961 閱讀制造業企業,不要逼物流公司降價了!
851 閱讀滿幫旗下山恩保險經紀2024年聯合保險公司提供9970億元貨運風險兜底
815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