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國合同物流(3PL)發展報告》系羅克博物流研究院(LOG Research)原創報告。對于首份合同物流報告,我們進行了市場調研、企業訪談、上市公司分析(甲方、合同物流企業雙向)、規模型企業數據收集與研究,國外研究等工作。
因此本報告包含:市場調研分析、11個細分行業甲方需求分析、中國合同物流發展與趨勢分析、國外合同物流研究等四大部分,全報告約178頁(文檔),另有47頁電子簡版PPT可通過文中二維碼獲取。
對于這份報告能傳遞的信息,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讓甲方與合同物流企業,可以了解到對方看到合同物流的視角與關注點,以及中國合同物流的整體概況;
2、為合同物流從業者,以及合同物流領域研究者,提供從甲方需求出發的各行業合同物流特點、現狀與變化趨勢的全方位總結;
3、為合同物流企業管理者、研究者,提供合同物流企業發展探索的思路。
讓我們來看看從這份報告里面,你可以讀到什么吧
-行業調研-
甲乙方,他們怎么看合同物流?
我們收集了194份國內合同物流企業的基礎數據;分別制作并發放了面向甲方企業(定向發送為主)、合同物流企業的調研問卷,共291份有效問卷,向大家傳達最真實的來自企業的聲音。調研問卷反應了一些有意思的點,相信不論是合同物流企業還是甲方企業,都能從對方對于合同物流的理解和關注點中,獲得關于企業自身發展的思考。
1. 關于未來:甲方企業對中小合同物流企業未來的發展更有信心
在我們對甲方和乙方的調研中,相對合同物流企業的“悲觀”,更多甲方認為,中小合同物流企業有其獨特生存之道。
2. 成本 vs 價格:甲方更加關注成本,而非價格
雖然當前合同物流企業普遍反映招標過程中的價格競爭非常激烈,但在愈加復雜的客戶服務需求下,支持甲方供應鏈的物流服務,將為甲方所更加重視。所以,合同物流小伙伴們,緊抓商業變化趨勢,積極調整應對,才是硬道理哇。
3. IT鴻溝指數:合同物流企業的信息化還處在“初級階段”
中國甲方企業對合同物流企業的信息化期望很高啊,然而覺得非常不費滿足啊。從“期望的信息化服務能力”調研中,我們看到,甲方和乙方的關注點,都主要集中在執行層面的信息化能力,一定程度反映,合同物流企業的信息化還處在“初級階段”,甲方期望雖高,但也是“溫飽”層面的基本需求,信息化路漫漫,同志們仍需努力。
#此處貼個 福利 #
此份報告,我們推出了電子簡版PPT(pdf),可掃描二維碼獲取:
-甲方研究-
甲方供應鏈在發生什么變化?
”新零售”、“新物流”已沸沸揚揚了大半年,這些熱鬧,好像與B2B的合同物流沒有太多關系,又好像關系重大,零售端乃至整個商業端到底在發生什么變化?合同物流是否受到了影響?
合同物流的服務,在共性基礎之上,落到每個細分行業,要求各不相同,而甲方的物流外包服務需求,是合同物流存在的根本原因,因此我們分了11個細分行業,來梳理各行業甲方供應鏈的變化,以及對于合同物流的需求及變化趨勢快消品、服裝、零售、電商、食品冷鏈、健康醫藥、危化品、汽車、工業品、高科技、家居家電
對于各行業研究的基本框架是這樣的:
更多行業腦圖,可在新物流微信公眾號后臺回復“合同物流腦圖”獲取。
從框架設計的角度,我們基于對各細分行業甲方供應鏈梳理,來說明甲方需要什么樣的合同物流服務,甲方供應鏈的變化驅動合同物流企業應該如何調整自身的服務與企業基礎投入。
而畫風,鑒于LOG Research是一個喜歡用圖說話Team,因此你拿到的報告,會是這樣的:
綜合我們對11個行業的分析,是有一些共性的變化。在消費升級、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高度滲透人們生活的大環境下,各行業傳統的分銷渠道逐漸在被平臺型企業所瓦解(B2C、B2B,以及最近熱門的S2b等),供應鏈全程商流的可視化驅動庫存的全渠道可視化與精準布局、商品履約交付的全程可視化與反饋閉環。
對于合同物流企業,在變化的環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支持甲方企業新商業模式探索下的物流布局調整、直接觸達C端客戶的能力、全鏈條可視化下信息系統的支持與數據沉淀,都是企業需要去思考和升級的方面。
#此處應有 互動 #
作為第一期合同物流報告,有很多不完善之處,也希望能得到你們的支持,一起來改進,因此如果你對于報告內容有任何想法、建議,請不吝掃描加小編微信(微笑認真臉)
-合同物流研究-
合同物流真的二十年如一日?
我們回歸到合同物流本身。合同物流行業真的一直沒有變化?這個行業近年來的新進入者有哪些?他們如何改變這個行業沿襲的游戲規則?
1. 新一輪的整合與變革正在發生
2007-2009年之間,外資企業大批通過收購國內合同物流企業進入中國,但被收購的企業基本銷聲匿跡;2015-2017年,國內合同物流企業又起一波整合潮,參與者包括國營巨頭如招商、中外運,外資企業如希杰,民營如日日順。規模型參與者借助資本的力量,快速完善產品體系,構筑競爭壁壘。
由此想到上周物流沙龍系列跟蹤報道中,XPO CEO Bardley(通過不斷的收購,打造出73億美元規模的XPO)對于并購不成功的看法(原文鏈接):
并購不成功,首先是人的問題沒有解決好;
其次,買公司不是買數字,是買客戶的關系、業務資源或者運營能力,如果定位不好,就不會有好的結果;
第三,合并后一定要進行更精益高效的運營。
以上如果做不好,客戶端就會出問題。
--XPO CEO/Bradley S. Jacobs
2. 政策驅動行業標準化發展
2016年行業比較重要的幾項政策:
GB1589(2016)和921治超:更新運輸車輛外廓、載重標準,引導規范運輸作業,雖然短期引起運力市場價格波動,壓縮合同物流企業等利潤空間,但長期來看,對于規范行業運作是利好,只是,標準化也是一場持久戰,治超是否能從根本解決公路運輸市場混亂的局面,目前來看還不確定。
無車承運人試點、國稅30號文:無車承運人試點放開了物流經營企業需擁有車輛的要求,鼓勵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與設備,提升資源組織效率;國稅30號文準許了油費、路橋費可抵扣進項的行為,很大程度解決了很多企業的稅務風險問題(可入選“本年度最感人政策”吧#)
3. 互聯網技術由外至內帶來的變化
互聯網技術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方式,商業主體的商品零售、分銷方式,帶來對合同物流服務需求的變化;
互聯網技術升級了合同物流企業的“武器”信息化工具,SaaS管理軟件帶來的物流鏈條上下游的互聯互通、移動APP實現的即時定位與車輛在途可視化管理、信息匹配平臺讓資源對接變的高效便利;
對于甲方與合同物流企業,招投標一直是冗長而復雜的工作,標書覆蓋面的受限、投標企業質量良莠不齊、多服務報價標準下比標龐大的工作量……oTMS基于其SaaS TMS,推出的友貨來招投標服務產品,為貨主精準匹配優質運力、智能比價評標、優化運輸成本;為承運商對接優質運輸項目,認證服務能力,支持投標方案,是結合流程、 工具和資源的整體創新解決方案。
新物流微信公眾號后臺回復“友貨來”,了解更多信息。
互聯網也帶來了一批合同物流行業的新進入者,如易貨嘀、云鳥,對于他們,技術是核心競爭力之一,實現資源的高效整合與對接,并在短短數年,實現了傳統合同物流企業數十年都難以企及的體量。
---
由此,
合同物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中小企業如何突破大型企業依托重資產構筑的競爭壁壘?
合同物流的客制化與標準化之間,是否真的難以平衡?
未來的合同物流企業畫像中,應該具備哪些標簽?
這些問題,我們提供了初步的思考:
未來有競爭力的合同物流企業,一定是科技型、平臺型、產品型企業,以信息技術為組織工具,以數據為優化驅動,連接上下游資源,形成資源的集約效應,在資源集約的基礎上,產品化服務內容,并疊加企業的客制化需求,實現解決方案輸出。
在報告最后,我們加入了對國外合同物流發展的研究,以供參考。
#此處應有 廣告 #
我們此次調研的完整信息、11個細分行業梳理、中國合同物流現狀及趨勢分析、國外合同物流研究,均在《2017中國合同物流發展報告》完整紙質版中毫無保留,掃描二維碼可訂購(^ ^)
來源|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139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62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184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132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1955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933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702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56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392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256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