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快遞網點負責人,有沒有想過:站點爆倉,快遞貨損,貨差的問題。
一名零食門店負責人,有沒有遇到過:配送延時,服務態度差、配送商品錯誤的問題。
一個交付中心負責人,有沒有遇到過:車輛裝卸難,車輛停放不規范,車輛質損、整備時間無法滿足交付標準等問題。
這篇文章給大家分享的是基層網點管理的一些心得體驗,我將按照:到貨(車),分貨,配送,存儲和客服,這幾個方面做闡述。
1.到貨(第一次掃描,分揀中心和網店的交接):
每一門店到貨時間點不同,快遞行業一般一日配送三次,那么從配送中心發完網點的次數就是三次:早一次,中午第二次,下午第三次。遇到高峰期,如雙十一期間,到貨頻率也許會調整到2小時/次。
那么對于整車物流行業,裝卸難度非常大,收發車環節一定要考慮到多個方面:如天氣、日照,道路限行等情況。
到貨環節最重要的就是數量的點檢和外觀的檢查。掃描結束以后(實際到貨數量)和系統比對(應到貨數量),如果數量不一致要及時上報,質損問題也是如此。
卸貨:從卸貨的角度來看,基層網點或者門店沒有像倉庫一樣的月臺,所以卸貨需要搬上搬下,要合理安排好員工裝卸貨操作。
這里有幾個突出問題:(1)網點都基本是臨街的,不要太暴力,如果被路人用手機拍了發微博或者微信影響會很不好。(2)雨天、雪天很有可能造成貨物的淋濕。有條件一定要裝雨棚。(3)場地不夠用,必要情況下可以在門口打地堆,但是要注意城管和偷盜問題。
2.分揀貨物(站點管理員和配送員的交接)
分揀貨物目的在于貨物根據名址信息分配給配送員,類似倉庫的入儲上架的動作(貨物根據系統要求分配到對應的貨物號)。這里要注意關于盜竊的第一個存在點,站點接收了100件貨,A配送員掃描50件,B配送員掃描30件,C配送員掃描19件。結果有一個配送員漏掃描了。如果不進行系統的比對,存在的風險就是貨物被配送夾帶出去,然后私自裝入腰包了,這樣的情況很難追查,配送員可以一口咬定我沒有拿到這個貨,這樣就很難追責。所以配送員要進行貨物的掃描,只有數據正確,所有人才能出班。
分揀最常見的區分就是名址,每一個配送員都有自己的區域。還有一種是根據業務種類,譬如時效要求高的生鮮(鮮花),價值高的3C數碼產品,與錢接觸的代收貨款,就要根據實際情況是否要指派專門的配送員進行配送。
配送員都應有自己的操作臺或者地堆區域,這樣好區分貨物信息。一些再投物品,或者自取貨品,設立專門的區域方便其他人員一眼就能找到。
3.配送(配送環節與倉庫的揀貨工作類似)
配送這個環節最難管,因為不向現場管理,管理者可以監督,若事件升級可以盡早介入。這個道理就像在肯德基,如果店員態度不好,店長可以立馬察覺,進行批評教育糾正。配送員在外與收件人產生爭執,或者配送環節的偷懶,作為管理者很難監控,結果就變成了事后收爛攤子的活。
所以配送員要管好,其一就是要了解他們的工作內容、工作強度。譬如配送員一個小時高質量的配送最大單是多少,配送量過大,會不會有質量下降的風險。還有就是配送區域劃分是否合理,有沒有繞路的問題,有沒有一些人區域過大,一些人區域過小。作為管理者,必須要對所管轄的區域要有清晰的認識(不是大致的認識),當管理者11點打電話問配送員在哪里的時候,你要清楚的知道他今天的效率如何,是快了還是慢了,是不是出現異常的情況。
整車配送也是同理,制定的線路不僅僅要考慮成本,還要考慮駕駛員的休息,譬如運輸要三天才能到達目的地,不能催司機兩天就必須要到。還有就是在途跟蹤,通過TMS系統去定位,結合手機地圖查看最新路況信息。假如一個板車司機把車開到了修理廠,要了解到底是運輸車輛問題還是被運輸車輛的問題。
4.存儲
我們都希望配送站點能做到零庫存,即今天到了100件,配送了100件,下班的時候站點干干凈凈的,開開心心回家。現實是總有很多種原因,導致家里會存在不少的貨。最主要的原因是要求自?。ㄎ窗磿r來),收貨人不在家,以及地址有誤(聯系不上)等。還有一種是貨物外包裝存在破損,需要收貨人確認是否需要。這些物品需要專門區域進行擺放登記,一個配送員的投遞量應該是留存物品和今天新到貨。對于那些無法投遞的物品要及時處理,最好的辦法是留存三天,然后原路徑退回。相信我,那些異常的物品在站點放放就沒有了(盜竊的第二個存在點)。
交付中心的車輛也是如此,一是定期的維護保養,二是配附件的管理(車鑰匙,車證書等),三是車輛的清潔,還有根據用戶的需求做一些服務。這個道理類似快遞不能拋、砸、摔、踩。商品車在移動過程中,要控制速度,駕駛員衣著規范,指示燈開啟,上下車開門閉門等動作的規范。
5.投訴
如果管理者做過投遞員,就知道有些投訴真的不是配送員的問題,管理者一定要教配送員如何保護自己,避免客訴導致的考核。譬如,完整的撥打電話記錄,特殊異常的批注,監控下的操作。當然還有話術的引導。譬如延誤,配送錯誤,收件人的無理的要求等。有的時候就必須強硬,有的時候也要服軟。收件人不能慣著,舉例:一個收件人叫配送員在樓下等著,說馬上就從外面回來了,結果配送員等了半小時收件人還不到,配送員走了,收件人就打電話投訴。遇到這樣的情況,管理者就要告訴配送員正確的做法,每5分鐘一個電話,15分鐘以后發短信再等5分鐘,如果按照這樣的操作就可以進行有效的申訴。
還有一些投訴確實是配送員原因的,就要及時處理,處理的越早越好,配送員直接面對用戶,用戶對配送員的直觀感受,會影響對這個企業的看法,很多時候的投訴其實是情緒的安撫。
爆倉(貨出不去,貨進不來)是一個悲傷的話題,爆倉最主要的問題至少有三個原因:生產力不夠,技術水平落后以及管理水平的有限。
1.生產力不夠:有兩種情況,勞動力不足或者生產場地有限。缺少人員就會導致無人分揀無人配送。生產場地有限就是無法有足夠的場地進行貨物的擺放。所以要充分使用人力資源,臨時工、小時工、派遣工,去從事裝卸搬運環節。到了高量期量特別大,要尋找臨時的場地做周轉,建立一個緩沖區,適當控制節奏,避免網點的癱瘓。
2.技術水平的落后:主要是搬運裝置的缺少,交通工具的短缺以及系統的BUG?,F在有一些比較大的站點都配有可伸縮可轉彎的轉送帶,方便貨物的卸貨以及分揀。交通工具是配送的基礎,缺電動車缺三輪車缺汽車都會影響配送的效率,還有就是系統的bug,常見的問題有掉網,死機,功能邏輯不合理(重復掃描,頻繁進退)。
3.最后就是管理水平的有限:投遞范圍劃分不合理,投遞績效分配額不合理,獎勵太少,罰款太高,客服專業水平不夠等等。人員這塊管理有一個問題,有一些老員工會傳遞負面情緒,用我們當地話說就是:撩事(挑事),這個一定要遏制,有些新員工想重點培養,莫名其妙就嚇跑了,所以管理者首先要幫助新人找到歸屬感,然后去做很多思想工作,工作中提供幫助。針對老員工,要嚴厲一點,怕變成老油條。
基層是一個鍛煉人的地方,靠譜的管理者都會要有基層管理的經驗,有些人在基層做好了有機會就上去了,有些人在基層做不好一輩子就在基層了。基層工作好處是當你去了職能部室以后,你寫的方案你制定的政策會更加接底氣。如果你的政策不接地氣,基層要么瞎執行,要么執行有偏差,導致制定政策的失敗,如果是踏踏實實從基層爬上來的,那么你的政策下去,基層的兄弟們肯定會撐你一把,哪怕政策還有考慮不完美的地方。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2817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492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16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13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751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472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224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49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028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969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