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回應施行896工作制
據CNMO報道,近日,網上有文件顯示,寧德時代向員工發出了“奮斗100天”的號召。文件顯示,為更好完成組織賦予的任務,加快推進各項工作達成,公司號召從今天起,JG7+奮斗100天。簡而言之,就是號召符合條件的員工從6月12日起,施行896的工作日:早上8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每周工作6天,共“奮斗100天”。另外,還有補充通知說明:外籍員工不強制,按照他們的意愿。
對此,公司相關人士回復,“此事為曲解造謠,公司沒有發出這樣的規定。”
值得一提的是,網友聲稱早8晚9之前已經是默認的工作時間。據悉,在寧德時代,此次的“奮斗100天”號召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早在2022年的一篇報道中,寧德時代就被提到:奮斗100天已成常態化。
此前,據財聯社報道,寧德時代6月7日晚就供應鏈問題發表聲明。聲明指出,美國國會議員6月5日的一封信指控寧德時代與強迫勞動有聯系,這是毫無根據和完全是錯誤的。該信以不準確和誤導的方式引用有關供應商的信息。
寧德時代與信中所提及的一些供應商,其業務關系早已終止。與其他供應商的業務關系也是與不同的子公司進行的,絕對沒有涉及強迫勞動或任何違反美國適用法律法規的行為。至于其他公司,寧德時代從未從他們那里采購過任何產品,所引用的信息是完全錯誤和誤導性的。寧德時代嚴格遵守在美國運營和開展業務活動適用的所有法律法規。(來源:36氪)
估值360億!欣旺達動力擬赴港IPO!
外媒報道,欣旺達動力科技正考慮香港上市,預計在未來數季度內完成上市計劃。
資料顯示,欣旺達動力科技為欣旺達旗下動力電池公司,去年7月曾提交深圳創業板上市申請,當時委任中信證券為保薦人。
欣旺達動力科技最近一輪融資中籌資16.5億元人民幣,估值約360億元。(來源:儲能前沿)
1萬臺氫能快遞車將逐步在烏魯木齊投運
日前,氫能快遞專用車發車儀式在烏魯木齊舉辦。氫能快遞專用車每輛車的底部都有一個氫能氣罐,可承載200克氫氣,續航約60公里,滿足快遞配送員1—2天的配送快遞行程。據悉,預計在未來一年時間里,1萬臺氫能快遞專用車逐步在烏魯木齊投運。(來源:羅戈網)
ST陽光成今年光伏退市第一股
6月13日傍晚,ST陽光公告稱,公司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于1元,已觸及《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規定的交易類退市指標。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發的相關告知書顯示,對ST陽光作出終止上市的決定。如公司申請聽證,應當在收到本通知后五個交易日內提交書面聽證申請。
6月14日起,ST陽光將停牌。
數日前,ST陽光已基本鎖定成為今年光伏行業退市第一股。自6月5日起,ST陽光連續28個跌停。截至6月13日收盤,其收盤價為0.37元/股,這期間累計跌幅達75.82%。目前,江蘇陽光市值僅剩6.6億元。
據悉,ST陽光是老牌跨界企業,為陽光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原主要從事呢絨面料生產和銷售,處于紡織制造業,后再次跨界光伏行業。2006年,江蘇陽光曾投資多晶硅產業試水,但后遭遇硅料價格暴跌等原因,旗下寧夏陽光硅業于2013年破產。(來源:工業能源圈)
又一家央企終止分拆上市
6月14日晚間,寶鋼股份公告,基于目前市場環境等因素考慮,為統籌安排所屬子公司寶武碳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寶武碳業)業務發展和資本運作規劃,經與相關各方充分溝通及審慎論證后,公司決定終止分拆寶武碳業至創業板上市并撤回相關上市申請文件。
公告提到,寶鋼股份承諾在終止本次分拆上市事項公告后的一個月內,不再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含分拆上市)。
對于終止本次分拆上市,寶鋼股份表示,不會對公司產生實質性影響,不會對公司現有生產經營活動和財務狀況產生重大不利影響,亦不會影響公司未來戰略規劃的實施。
根據原計劃,寶武碳業分拆至創業板上市擬募資30.1221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計劃用于湛江鋼鐵基地寶化湛江4萬噸/年混合法苯酐項目、蘭州10萬噸負極材料項目、補充流動資金。(來源:電池網)
綠證成交量暴漲,為去年同期29倍
國家電網報6月14日消息,截至6月11日,國家電網綠證交易平臺累計交易綠證6025萬張,折合電量602.5億千瓦時;其中今年已成交綠證3516萬張,是去年同期的29倍,有力滿足企業能耗雙控指標及可再生能源消納責任指標要求,助力數十家全球500強企業消費綠色電力。
從售方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參與了綠證交易,其中吉林省綠證售出量最大,達887萬張,占15%。從購方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參與了綠證交易,其中上海市綠證購買量最大,達1652萬張,占27%。分行業看,共22個行業參與了綠證交易。(來源:國家電網報)
武漢大學成立碳中和研究院,設立20億元碳中和基金
6月14日,武漢大學成立碳中和研究院,簽約設立20億元碳中和基金。
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校長張平文表示,成立碳中和研究院,是武漢大學對時代之勢、國家之需的積極應答,也是加快培育新學科增長點,提升“雙一流”建設水平的必然選擇。武漢大學將充分發揮在遙感科學與技術、地球物理學、化學、法學、經濟學領域的學科優勢,助力碳中和研究院深化體制機制創新,推進多學科交叉融合,為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掌握產業發展的國際話語權,貢獻武大智慧與力量。
現場,張平文校長為武漢大學碳中和研究院院長鐘發平教授頒發聘書。鐘發平院長表示,碳中和研究院將依托武大在基礎理論研究和基礎應用研究方面的優勢,在低碳能源技術、碳足跡管理技術、碳感知技術、碳減排與節能技術、碳中和法治保障等五大領域開展前沿研究,并將聚焦碳中和關鍵技術、碳匯、碳足跡管理工具、ESG評價等核心領域進行重點攻關。此外,研究院還將協同國內國際兄弟院校、先進儲能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行業優質企業,推動成立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和創新聯合體,引導組建生態產業基金,打造多主體共參共建的綠色生態體系和生態樣板,形成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示范引領。
成立儀式上還舉行了碳中和基金簽約。該基金由武漢大學碳中和研究院給予學術及科研指導,由凱博資本、中創新航、科力遠及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相關政府平臺及基金共同設立,規模達到20億元。據不完全統計,這也是國內高校碳院中成立速度最快、資金規模最大的碳中和基金。(來源:長江日報)
日本有望在2060年實現能源獨立
咨詢公司Rystad Energy首席執行官Jarand Rystad近日表示,作為煤炭和液化天然氣(LNG)的主要買家,日本可能在2060年實現能源獨立,這得益于太陽能和風能以及蓄電池的擴張。
日本的大部分能源資源都依賴進口,而中東、澳大利亞和美國是其主要供應國。日本政府的戰略要求到2030年將液化天然氣和煤炭在發電結構中的占比從目前的60%以上降至40%以下。但也有分析人士表示,日本的行動速度正在放緩。
Rystad預計,到2060年,日本將擁有45%的太陽能、30%的海上風力發電、5%的水力發電、另外5%的生物質能和電子燃料,以及核能提供剩余的15%,從而實現能源自給自足。(來源:World-Energy)
全球首個跨境二氧化碳運輸和儲存設施獲1.31億歐元資助
近日,全球首個跨境、共享二氧化碳運輸和儲存基礎設施網絡北極光Northern Lights正式獲得“連接歐洲基金”Connecting Europe Facility (CEF)資助批準。項目獲批資金為1.31億歐元, 是CEF資助的四大二氧化碳運輸和儲存項目之一,被視為到2030年建立歐洲范圍的碳管理基礎設施的關鍵要素。
該項目是石油和天然氣巨頭殼牌、Equinor和道達爾能源的合資項目,旨在幫助在歐洲建立商業碳捕獲和儲存(CCS)市場。北極光項目計劃于今年開始接收二氧化碳,準備注入150萬噸二氧化碳,并計劃在下一開發階段再注入350萬噸二氧化碳。并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提供跨境二氧化碳運輸和儲存服務的項目。(來源:碳減派)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090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55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163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125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1934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898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632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56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385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203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