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6月9日,羅戈網綠色雙碳觀察周報來啦!
中通快遞:2028年實現自身運營單票碳排放下降20%
6月5日,中通快遞宣布,計劃到2028年實現自身運營單票碳排放下降20%。中通通過優化運輸線路、積極投身清潔能源與設備改造、減少包材使用等方式,構建綠色、循環、低碳的快遞物流體系,如一聯電子面單使用率100%,寬度僅45mm的瘦身膠帶采購比例達100%。(來源:羅戈網)
《快遞包裝重金屬與特定物質限量》強制性國家標準和《快遞循環包裝箱》推薦性國家標準發布
《快遞包裝重金屬與特定物質限量》強制性國家標準和《快遞循環包裝箱》推薦性國家標準發布,于6月1日起實施。《快遞包裝重金屬與特定物質限量》(GB 43352—2023)是首部關于快遞包裝的強制性國家標準。標準分別針對紙類、塑料類、紡織纖維類及復合材料類快遞包裝產品,提出了鉛、汞、鎘、鉻等重金屬總體限量要求和單獨限量要求,規定了溶劑殘留、雙酚A、鄰苯二甲酸酯等特定物質限量要求,并給出了試驗方法、取樣制備要求,為快遞綠色包裝的生產和檢測提供技術依據。
《快遞循環包裝箱》國家標準(GB/T 43283—2023)明確了嵌套式、折疊式、組合式三種結構的快遞循環包裝箱;提出了樹脂類、植物質類箱板的強度要求,以及整箱物理性能、尺寸和公差、環保等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給出了快遞循環包裝箱循環次數、標簽等建議,引導建立包裝箱循環運營管理系統。(來源:中國快遞協會綠色環保專業委員會)
珠電新能源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提供新能源綠色物流一體化解決方案
6月6日,國內新能源綠色物流一體化解決方案公司北京珠電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成功完成由金沙江聯合資本領投、岳豐資本跟投的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將加快市場化開拓運營,加速研發及商業化進程。(來源:羅戈網)
極兔泰國與皇家森林部共繪綠色未來,啟動森林保護合作項目
近日,極兔泰國與皇家森林部共同組織了一場種植樹木、重建大自然的活動——“J&T Forest”,旨在增加綠地、防止森林火災蔓延,并提高人們保護大自然的環保意識。此次“J&T Forest”活動,由極兔泰國與皇家森林部共同合作,受邀到活動現場的200多名志愿者中包括了泰國政府代表、皇家森林部官員、極兔員工以及100余名村民。(來源:極兔節拍)
SGS為中國外運頒發國內首張綠色低碳物流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近日,在第二屆國際碳中和技術、產品與成果博覽會舉辦期間,國際公認的測試、檢驗和認證機構SGS(下簡稱“SGS”)為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中國外運”)頒發了國內首張綠色低碳物流管理體系認證證書。(來源:SGS認證與審核服務)
箱箱共用攜手中關村科技租賃啟航“零碳循環創業計劃”
6月5日,箱箱共用攜手中關村科技租賃、臨港集團、創業邦等合作伙伴共同啟動“零碳循環創業計劃”,面向全球尋找零碳循環創業伙伴,目標是未來5年內賦能1000位綠色循環創業者,培育100位零碳循環創業“領頭羊”,并為有志于從事零碳循環產業的創業者提供技術、資金、培訓支持,加速綠色新質生產力落地。(來源:羅戈網)
遠程與地上鐵達成全球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5月28日,地上鐵新能源車服網絡與遠程新能源商用車集團共同宣布進一步深化戰略合作,建立全球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這一合作不僅限于產品開發和市場推廣,更著眼于共同探索商用車行業的綠色發展之路。雙方將通過海外市場拓展、產品技術革新、生態共建以及資本市場等多方面的合作,為全球商用車市場注入更強大的綠色動力。(來源:地上鐵新能源)
隆基綠能、天合光能回應關閉東南亞工廠
近日,國內光伏企業位于東南亞的工廠正在經歷新一輪風波,包括隆基綠能、天合光能在內的頭部企業相繼被爆出將關閉東南亞的部分工廠的消息。隆基綠能方面回應稱,經核實,目前行業環境錯綜復雜,公司持續對全球光伏市場和政策等關鍵因素進行洞察和研判。為了實現敏捷智造模式的廣泛推廣,公司持續推動全球基地工廠的數字化升級和技術改造,因此出現不同區域基地的生產計劃調整。天合光能回應稱,公司在泰國和越南的產能即將進入停產檢修狀態,并且類似檢修在每年的年中都會有。另外,公司在泰國和越南的產能主要面向美國,天合光能一直以來保持著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優勢,但由于美國市場需求受到一些政策環境影響,短期會有波動,公司將依據行業和市場的情況,對生產計劃進行動態的、最優的調整;天合光能認為,美國市場的短期政策波動并不是第一次發生,但是長期來看,以天合為代表的龍頭企業在該市場的領先地位并未發生變化。(來源:證券時報)
長城汽車將關閉歐洲總部,裁員約100人
6月6日消息,長城汽車將關閉其位于德國慕尼黑的歐洲總部,此舉將于8月31日正式生效。屆時,長城汽車歐洲分公司將解雇包括管理團隊在內的所有員工,涉及裁員人數100人。對此,長城汽車方面回應稱,在歐洲電動汽車市場日益艱難的情況下,加上即將實施的歐洲進口關稅,將相應調整未來的歐洲戰略。長城汽車方面稱:“我們正在調整歐洲市場布局,長城汽車集團將代替GWM Europe(長城歐洲)承擔起為現有歐洲經銷商和客戶所需的業務支持的責任,同時有計劃地開拓和進入新市場。”(來源:中國基金報)
蔚來能源獲15億元戰略投資
5月31日,蔚來能源投資(湖北)有限公司獲武漢光創新興技術一期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武漢光創基金”)等機構15億元人民幣戰略投資。本輪戰略投資將用于充電、換電、儲能、電池服務、能源互聯網等領域的技術研發、制造、運維,蔚來能源充換電基礎設施的布局發展,并支持車網互動創新業務的投入。(來源:極目新聞)
寧德時代捐贈的西藏墨脫首座超級充電站正式投運
6月4日,寧德時代捐贈的西藏墨脫首座超級充電站正式投運。墨脫縣位于中國西南邊陲,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多山的地形及多變的氣候變化給新能源建設工作帶來了極大挑戰。寧德時代聯合旗下光儲充檢智能電站服務商上海快卜,結合墨脫實際情況,量身定制了高防護、高安全、高效能的超級充電站解決方案,保障了充電站的順利建成和運行,助力墨脫實現了新能源汽車超快補能設施“零”的突破。(來源:寧德時代)
比亞迪弗迪拿下特斯拉儲能電池訂單
6月6日消息,比亞迪子公司弗迪電池已在今年 3 月與特斯拉達成上海儲能工廠的供貨協議,將于明年一季度向特斯拉供應儲能電芯。據悉,特斯拉儲能業務的模式是,從供應商處采購電芯,組裝成整套的儲能系統,如用于寫字樓和工廠的大型儲能系統 Megapack 和用于家庭的 Powerwall,其中 Megapack 給該業務貢獻了約 80% 的收入。特斯拉上海儲能工廠目前只規劃了 Megapack 產品線。據了解,該工廠的電芯一供已確定為寧德時代,二供為弗迪。(來源:晚點Auto)
注資7700萬元,中國中車成立新能源裝備公司
近日,北海中車時代新能源裝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法定代表人為谷小輝,注冊資本為7700萬元人民幣,經營范圍包括發電機及發電機組制造、機械電氣設備制造、風力發電機組及零部件銷售等。股權穿透圖顯示,該公司由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間接全資持股。(來源:愛企查App)
深圳港集團與洛杉磯港在清潔能源、零碳及低碳環保等領域合作
當地時間5月29日,深圳港集團與洛杉磯港深圳市駐北美經貿代表處及鹽田國際在美國舊金山市舉辦的“中國(廣東)—美國(加州)企業對接會”上簽署合作備忘錄。根據協議,各方將遵循平等互利原則,以保障公眾民生品質和可持續發展為共同指導目標,以高水平綠色海洋經濟發展為共同愿景,以促進深圳與洛杉磯兩地相關業務交流合作為宗旨,多角度、多領域探索姐妹港合作機會,在港口綠色基礎設施建設、清潔能源、零碳及低碳環保等領域開展技術交流與項目合作,并通過數字化提高運營效率,優化海運供應鏈,同時重點部署減排、脫碳和節能技術,發展綠色海洋經濟,促進區域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來源:深圳港集團)
中國船燃完成國內最大單船生物燃料油加注
6月5日,在深圳蛇口集裝箱碼頭,中國船舶燃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船燃)為中遠海運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所屬“新亞洲”輪成功加注3850噸生物燃料油(B24)。供油作業全程用時14個多小時,順利完成國內最大單船用生物燃料油加注業務,標志著國內船用生物燃料油規模化供應邁上新臺階。此次加注的B24船用生物燃料油,是由24%的生物柴油和76%的低硫燃料油進行物理調和而成,可以減少約20.4%的碳排放。(來源:中遠海運)
全球首批二氧化碳運輸船開建
5月30日,大船海工為北極光公司建造的G7500-3項目順利開工,該船是北極光公司全球首批液體二氧化碳運輸船系列船中的第三艘。同前兩艘船一樣,該船配置全球首次使用的特殊材料加工制作的C型液貨罐,采用LNG雙燃料主機,船舶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水平滿足最嚴格的要求,通過應用轉子風帆及氣泡減阻兩種創新技術,大幅降低排放水平,滿足最先進的能效設計指數(EEDI Phase III)要求。該船交付后將應用于歐洲二氧化碳捕捉及儲存計劃,收集歐洲工業產生的二氧化碳,運至挪威西海岸地區二氧化碳接收端碼頭加以處理后注入海底地下2600米永久封存,從而減少歐洲地區二氧化碳排放量,以此推進歐洲整體碳中和中級目標。(來源:國際船舶網)
中遠海運與復旦大學在物流碳排放管理等領域合作
6月3日,中遠海運集團與復旦大學在上海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面向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部署和新質生產力要求,本著“開放合作,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原則,聚焦物流碳排放管理與供應鏈建設、保險與船舶風險防控、數字化與智能應用等領域,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技術創新協同、科研平臺共建、專業人才培養等方面深入合作,積極探索打造產學研用高效融合的數字化技術協同創新平臺,攜手提升相關領域高層次人才培養質量,助力雙方實現高質量發展,為有力支撐科技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航運強國建設做出重要貢獻。(來源:中遠海運)
11.4億!財政部下達首年度氫車示范補貼
近日,國家財政部發布了《財政部關于提前下達2024年節能減排補助資金預算的通知》,其中包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第一年度獎勵資金匯總表。根據公示文件,第一年度共有10個省級行政區獲得燃料電池車示范應用獎勵資金,其中北京29786萬元、天津1583萬元、河北17164萬元、內蒙古1519萬元、上海30366萬元、浙江884萬元、安徽262萬元、山東1205萬元、河南23763萬元、廣東7687萬元,總計114219萬元。(來源:財政部)
交通運輸部公示首批20個零碳試點項目
6月3日, 交通運輸部公示對首批公路水路典型運輸和設施零碳試點項目名單,共計20個項目入圍。(來源:交通運輸部)
全球排名第一!中國今年在清潔能源技術上投資約4.9萬億元
6月7日消息,國際能源署(IEA)的一份報告顯示,今年全球在清潔能源技術和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將達到2萬億美元,是化石燃料投資的兩倍。2024年,中國將占全球清潔能源投資的最大份額,估計為6750億美元 (約4.9萬億人民幣),而歐洲為3700億美元,美國為3150億美元。(來源:環球市場播報)
工信部公布2023年國家綠色數據中心名單
6月6日,工信部公布2023年度國家綠色數據中心名單,通信領域、互聯網領域、公共機構領域、能源領域、金融領域、智算中心領域的50家數據中心上榜,具體包括中國電信(國家)數字青海綠色大數據中心、阿里巴巴浙江云計算數據中心仁和C樓、雄安城市計算中心(一期)等。(來源:工信部)
15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
6月4日,生態環境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務院國資委、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國家數據局制定了《關于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到 2027 年,碳足跡管理體系初步建立。制定發布與國際接軌的國家產品碳足跡核算通則標準,制定出臺 100 個左右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產品碳足跡因子數據庫初步構建,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和分級管理制度初步建立,重點產品碳足跡規則國際銜接取得積極進展。(來源:生態環境部)
國資委新部署!將ESG工作納入社會責任工作統籌管理
為推動中央企業在新時代以更高標準履行社會責任,全面貫徹落實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國務院國資委制定印發《關于新時代中央企業高標準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對新時代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工作作出部署。《指導意見》還提出,切實加強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工作。將ESG工作納入社會責任工作統籌管理,積極把握、應對ESG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推動控股上市公司圍繞ESG議題高標準落實環境管理要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健全完善公司治理,加強高水平ESG信息披露,不斷提高ESG治理能力和績效水平,增強在資本市場的價值認同。推動海外經營機構在海外經營管理、重大項目實施中將ESG工作作為重要內容,主動適應所在國家、地區ESG規范要求,強化ESG治理、實踐和信息披露,持續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來源:廣州日報)
工信部發文對綠色工廠達標提出107個具體要求
5月31日,央視網報道,近日工信息化部發布《國家層面綠色工廠評價標準清單(2024年度)》,涉及鋼鐵、有色金屬、稀土等11個領域、32個行業綠色工廠建設提出了新的細化評價要求。新發布的綠色工廠評價標準,由《綠色工廠評價通則》以及114項行業性評價要求組成。標準對不同行業工廠綠色化特征屬性進行了更細致的規定,明確了工廠在基礎設施、能源與資源投入、環境排放等不同維度應具備的各項指標要求。針對水泥行業,引入了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超低排放相關指標要求。針對微型計算機制造業,進一步細化了基礎設施、能源資源投入等指標,對綠色工廠的達標提出了107個具體要求。(來源:界面新聞)
深圳碳市場成交量超過1億噸,成交額突破23億元
6月4日消息,據悉,深圳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運營十年以來,累計成交量已經超過1億噸、成交額突破23億元,碳市場年均流動率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與此同時,相關部門也在同步推動助力企業碳減排的工作,粵港澳大灣區碳足跡標識認證公共服務平臺于2023年11月26日正式上線,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個實現企業產品碳足跡申請、核算、第三方核查、報告、認證、證書及標識發放、過程監督的一體化、一站式管理服務平臺。(來源:羅戈網)
《上海市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2024—2035年)》發布
近日,上海市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上海市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2024—2035年)》。《行動方案》通過加強氣候變化監測預警,實施適應氣候變化行動,建立健全氣候風險管理和防范體系,提升全社會適應氣候變化能力。《行動方案》明確了10個方面重點任務共37項具體舉措,并選取臨港新片區、崇明世界級生態島、五個新城作為試點區域,探索形成具有上海特色的適應模式。(來源:上海發布)
上海啟動“產品碳足跡認證”試點
6月5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舉辦以“市場監管服務綠色低碳供應鏈”為主題的第二屆上海國際碳中和博覽會同期活動。活動現場啟動上海市產品碳足跡認證試點、發布首批11項產品種類規則(PCR)采信清單、發布長三角雙碳信息披露平臺建設成果、發布上海市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系統能耗狀況白皮書。“產品碳足跡認證”,是由取得專業資質的第三方認證機構依據相關標準,對企業生產經營整體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管理能力及具體產品排放量、清除量等進行核查驗證,并出具認證證書的合格評定活動。該項認證使產品從生產、貯存、運輸、流通直至報廢的碳排放都“有跡可循”,這樣一張產品全生命周期的“體檢報告”,將促進企業更好規劃產品生產模式、及時調整發展方向,在可持續發展、綠色低碳發展道路上走得更穩、更遠。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將率先在鋼鐵等重點行業推動上海市“產品碳足跡認證”試點。(來源:上海市場監管)
日本和歐盟將著手制定氫的國際標準
6月5日消息,日本和歐盟(EU)將著手制定生產設備和運輸技術等的國際標準。主導制定純度和安全性等氫的使用規則,以提高日歐的競爭力。為了配合政府的行動,川崎重工和德國戴姆勒卡車控股公司將簽署氫供應合作文件。日本經濟產業相齋藤健和歐盟委員會能源委員西姆森將于近期舉行會談,就制定截至2040年前后的使用氫的聯合路線圖達成協議。最早將于夏季開始討論,設想列入國際標準、企業間合作、培育氫市場等內容。(來源:日經中文網)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羅戈網立場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2964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48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76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58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842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07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287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98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126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14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