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電商難,明年的快遞就更難。拼多多創始人黃崢登上國內富豪榜前二之余,馬云和劉強東相繼坐不住了,前者是恭喜對方,后者是自責認敗,兩位大佬都如此感慨,確實匪夷所思,在新的電商時代下,阿里和京東正在為自己幾年前戰略布局的失誤埋單,這種新模式沖擊造成的商業變革也會嚴重影響到下游快遞,那么面對新挑戰的快遞大佬現在還坐得住嗎?
事實上,快遞大佬他們早就被這個問題所困擾。
一方面,隨著電商行業的快速發展和變革,快遞行業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各大快遞公司都在積極探索新的業務模式和創新服務方式,以適應市場的變化和客戶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電商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快遞行業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實力較弱的快遞公司已經開始出現經營困難的情況。
可以明確的是,快遞價格戰還會繼續,雖然目前局部有所轉暖,但是大跌之勢不可避免,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最新的指導精神“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快遞繼續打價格戰一直是常態,而電商的強勢意味著快遞難以化被動為主動,那么價格低的快遞如何保持利潤增長支撐市值維穩呢?
低成本競爭顯然無法提升服務,快遞員一票件拿5毛不到派費還怎么指望個個送貨上門?所以要改變服務只能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從網點層面來看,需要靈活應對。他們需要像變色龍一樣,根據環境的變化來調整自己的策略。要實現這一點,他們需要擁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能夠及時捕捉到業界的最新動態。此外,他們還需要具備高度的執行力,能夠迅速地將總部的決策轉化為行動。
而對于總部來說,他們需要發揮統籌協調的作用。總部的決策對于整個快遞行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因此他們需要深思熟慮,充分考慮各種因素。在這個過程中,總部需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同時,他們還需要善于激發基層員工的積極性,讓他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場自我革命中。
但從目前快遞大佬們的近期動作可知,布局海外或許已經成為下個超車的拐點,想辦法讓業務更具包容性和多樣性才能讓快遞增長之路走的更遠,所以這場快遞革命取得成功的前提就是否定過去。
除了業務結構的優化,快遞行業還必須在破圈上有所作為,在品牌建設和傳播上要有新的場景。例如,最近極兔與羽毛球合作進行公益活動,充分證明是快遞行業與體育的融合尤為有效。
圓通速遞在品牌傳播上也有所創新。他們通過贊助亞運會等大型體育賽事,與體育建立了緊密的聯系,進一步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這種與體育相關的品牌傳播方式,能夠更好地吸引年輕人的關注和喜愛,進一步擴大品牌的影響力。
由此看來,業務升級和品牌破圈或許是快遞接下來重點關注的方向。
現如今還執著吃老本的快遞選手,不假時日將徹底陷入被孤立的局面,就好比當年對社交電商和低價不重視的電商們,而現在快遞發展已經邁向一個新的階段,快遞新版圖重構或許也將圍繞低價緩緩展開。
畢竟,一個高度同質化的服務,除了壓縮成本拼價格,別無他法,所以拼多多的這個拼一個是代表拼團,還有一個是代表拼價格。反觀快遞在以量換價的年代快速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但遲遲不愿開拓,依舊在國內互卷,沒有產生新的價值。
無論是出海還是下沉,只有抱團才能解決早期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的問題,比如順豐就看重了極兔在海外的現成資源,通力合作實現了出海的最優解,所以快遞要盡快運用平臺思維跨界整合,擁抱確定性。
未來,快遞網點的經營模式會更加共享和協同,他們可以利用快遞共配、快遞驛站、快遞柜等平臺,實現多品牌快遞的功能運營,通過技術手段實現多品牌快遞的到、派、簽收一個系統實現所有操作,不再是以前的多個品牌的系統來回切換,浪費時間。他們還可以利用共配模式的整合,實現多品牌快遞網點在場地、人員、設備等方面的共享,降低運營成本,提高運營效率。
快遞網點的收入來源會更加多元化和穩定,他們可以利用快遞流量,轉化為社區私域流量,同時結合快遞共配的流量變現模式,實現快遞流量的多維度變現,如同城跑腿、社區拼團、無人售貨門店等,真正的幫助快遞網點迅速將流量變現,增加快遞網點的收入來源多樣性,降低網點對于傳統快遞模式的依賴程度,降低快遞網點的運營風險。
快遞網點的發展空間會更加廣闊和有力,他們可以通過不斷的創新和變革,適應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提升快遞服務的質量和效率他們還可以通過參與快遞企業的股權激勵、合作伙伴等制度,分享快遞企業的發展成果,實現自己的財富增值。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055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48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142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118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891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1745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28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371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233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189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