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移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劉寶昌,注冊資本1.5億元。
經營范圍包括:在線能源計量技術研發;在線能源監測技術研發;電力行業高效節能技術研發;新興能源技術研發;能量回收系統研發;機電耦合系統研發;配電開關控制設備研發;軟件開發;人工智能應用軟件開發;運行效能評估服務;節能管理服務;太陽能發電技術服務;信息系統集成服務;配電開關控制設備制造;電力電子元器件制造;光伏設備及元器件制造;智能車載設備制造;新能源汽車電附件銷售;插電式混合動力專用發動機銷售;充電樁銷售;新能源汽車換電設施銷售;通訊設備銷售;人工智能硬件銷售;先進電力電子裝置銷售;智能輸配電及控制設備銷售;電力電子元器件銷售;電池銷售;集裝箱銷售;軟件銷售;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交流、技術轉讓、技術推廣。
XG云數智了解到,該公司由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設計院有限公司全資持股,后者為中國移動通信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來源:XG云數智)
12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船舶制造業綠色發展行動綱要(2024—2030年)》,提出到2025年,船舶制造業綠色發展體系初步構建。
綠色船舶產品供應能力進一步提升,船用替代燃料和新能源技術應用與國際同步,液化天然氣(LNG)、甲醇等綠色動力船舶國際市場份額超過50%;骨干企業減污降碳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綠色制造水平有效提升,萬元產值綜合能耗較2020年下降13.5%;綠色低碳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碳足跡管理體系和綠色供應鏈管理體系初步建立。到2030年,船舶制造業綠色發展體系基本建成。綠色船舶產品形成完整譜系供應能力,綠色船舶技術具備國際先進水平,綠色船舶國際市場份額保持世界領先;骨干企業能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綠色示范企業,全面建成綠色供應鏈管理體系。(來源:工信部)
12月27日,在“綠創未來,碳求共贏”中國建筑碳信用生態合作大會上,國內首個公共建筑碳減排量認定標準發布,首批中國建筑碳信用產品掛牌。該標準是綜合性的公共建筑碳減排方法學,旨在保證公共建筑的減排量可測量、可報告、可核查,使其滿足自愿減排機制的科學性和真實性要求。該標準鼓勵運用數字科技確保公共建筑減排量數據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在12月28日小米汽車技術發布會上,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表示,小米汽車要以高標準確保電池安全,小米要成為冬季電車續航之王。發布會上,雷軍表示,小米CTB一體化電池用全球最嚴苛的熱失效安全標準制造,在電池領域的技術創新已申請132項專利,已授權65項。在低溫環境下續航保持率同級更高,空調升溫速度同級更快,充電速度同級更快。
雷軍還表示,小米在汽車的核心技術上態度非常堅決,不管花多少時間,不管付出什么樣的代價,在關注的核心技術領域里,一定要做到行業領先水平。在發布會一開始,雷軍就發布了一款名為V8S的電機,稱該電機解鎖了全球電機的巔峰表現,轉速達27200rpm,刷新了全球電機轉速的天花板,是全球最頂尖的電機。(來源:Auto有范兒)
12月27日,本來生活受邀參加由《證券日報》社主辦的首屆“2023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發展交流大會”,作為積極踐行ESG理念的代表性企業,在現場分享過去一年取得的顯著成果:本來生活全國各大城市倉實現25萬個一次性紙箱復用。
本來生活戰略合作中心總經理丁玲玲在現場發言中表示,本來生活把ESG可持續發展當做企業經營發展的重要戰略目標,從核心點、關鍵點入手,樹立具體的落地目標,切實把ESG理念通過管理方法深入到具體業務環節中。截至目前,本來生活在打造綠色供應鏈、服務鄉村振興等方面均取得顯著成果,為中國生鮮零售企業踐行ESG理念做出積極探索。(來源:羅戈網)
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于2024—2025年度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2024年度、2025年度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28%和38%。對核算年度生產量2000輛以下并且生產、研發和運營保持獨立的境內乘用車生產企業,進口量2000輛以下的獲境外乘用車生產企業授權的進口乘用車供應企業,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較上一年度下降達到4%以上的,其達標值在GB 27999《乘用車燃料消耗量評價方法及指標》規定的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要求基礎上放寬60%;下降2%以上不滿4%的,其達標值放寬30%。(來源:華爾街見聞)
12月28日,揚州中遠海運重工為中遠海運發展建造的兩艘700TEU電動集裝箱船N997、N998在揚州順利命名。至此,中遠海運重工2023年造船建造項目完美收官。
全球首制700TEU電動集裝箱船項目是中遠海運集團踐行國家重大戰略,全面貫徹關于“碳達峰、碳中和”決策部署,落實“順應綠色、低碳、智能航運業發展新趨勢”指示精神的示范項目,也是中遠海運重工聚焦新能源賽道打造的綠色、低碳、智能航運重點示范項目,該項目搭載了由智能集成平臺、智能航行、智能機艙、智能能效組成的智能船舶系統,具備先進的智能化水平。在電動集裝箱船總長型寬、裝箱數、載重噸及電池容量方面均是世界第一。
該型船全航程采用電池動力推進,總長119.8米,型寬23.6米,最高航速19.4公里/小時。其電池總容量超過5萬千瓦時,可通過箱式移動電源進行換電續航,有效解決了傳統電動集裝箱船充電時間長、裝載量低、續航里程短等問題。投入運營后,預計單船全年可減排二氧化碳2918噸,相當于2035輛家用汽車一年的排放量,或單船年植樹16萬棵。(來源:航運界)
加拿大政府宣布其電動汽車可用性新標準,要求每年增加新的零排放輕型汽車的銷售比例,包括乘用車、SUV和輕型卡車,目標是到2035年實現100%的零排放汽車(ZEV)銷售。(來源:ESG Today)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2866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34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37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41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772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00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238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70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063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01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