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山西新聞8月30日電 近日,中國政府采購網消息,全國碳市場發電行業信息化平臺已完成中標,將于2023年11月30日完成建設。平臺將面向部委領導、主管部門、核查機構、全國重點控排單位、檢測機構、交易機構和社會公眾等用戶,推動全國碳市場管理業務工作數字化、智能化、體系化,對進一步提升全國碳排放數據質量,支撐全國碳市場健康有序地發展,推進我國“雙碳”目標實現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全國碳市場平臺將圍繞“業務管理集中化、數據填報便捷化、數據校核智能化、配額管理在線化、核查工作電子化、管理辦公移動化”的“六化”目標開展建設。通過名錄管理、排放管理、質量監管、實時監測、核查管理、配額管理、交易管理、履約管理、考評管理、綜合分析等功能實現了全國碳排放數據報送、第三方核查、配額分配、交易履約、分析決策等全鏈條的貫穿打通,實現全國性重點控排企業的統一管理和集中調度。
全國碳市場管理平臺上線后,首批將覆蓋全國2373家電力行業重點控排單位,常態化服務政府、企業各級用戶超3萬人,實現高質量數據直報、全流程業務管理、跨層級協同聯動、全環節在線核查、多維度智能分析。
據了解,平臺實現了多項領域前沿的技術創新應用,為全國碳市場管理提供科技支撐。平臺基于海量數據基礎構建碳排放數據智能化校核模型,可以自動生成企業報送數據關系圖譜,借助AI算法自動標記異常數據及數據關聯網絡,開展預警調度支持一鍵派單、即時補證,完成高效的問題處置閉環。平臺實時監測開展工況監測試點,提供企業報送數據與工況監測數據的偏差分析,為數據可信校驗提供創新補充手段。配額管理模塊對全國配額分配方法、分配進度、預分配等提供模型優化和試算支撐,全面把控精準配額發放及流程管理。平臺還對我國碳市場推進過程中的主要參與方包括碳核查機構、檢驗檢測機構、咨詢機構的檔案及服務信息進行全面管理,對機構能力、工作評價記錄等進行有效把控,大大增強各機構服務質量,保障了碳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目前,全國碳市場管理平臺已經打通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結算系統、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系統、全國CCER注冊登記系統及信息平臺數據,實現全國碳市場數據的全面融通。未來平臺將不斷擴充行業應用規模,將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金屬、造紙和航空等七大行業納入統一管理。
“雙碳”工作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的重要引領,全國碳市場管理平臺作為國家在雙碳管理方面的重要布局,是我國推動“雙碳”建設的重要舉措,相信綠色低碳與數據化的深度結合,將為我國“雙碳”建設全面提質增效。(完)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297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48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79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76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849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07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301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98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147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14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