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快遞行業又開始在價格上“卷”起來了,龍頭企業單件收入均出現持續下滑。具體來看,一季度數據中通單件收入同比下滑最多(-4.3%),其次是申通(-3.9%)、圓通(-2.3%)。到4月份下降幅度進一步加大,其中申通下滑8.95%,圓通下滑5.51%,韻達下滑3.95%,部分地區單件價格甚至“打到”2元以下。
《2023一季度龍頭快遞經營數據對比》 數據來源:企業公告 整理:羅戈網
注:1)順豐營收為速運板塊營收,不含國際與供應鏈業務;2)“通達”營收為快遞業務,其中中通收入不含派費;
在經歷了一季度的激烈競爭后,中通市占率依然穩居龍頭;韻達下滑最大(-3.55個百分點),并被圓通反超;圓通第二地位比較穩固,與韻達差距逐步拉大;申通份額有力回升,業務量增長最為迅猛;順豐直營份額穩健,時效件領先。這五家龍頭企業(三通一達+順豐)的業務量市占率之和已達到 77.5%。整體市占率增幅排名:中通(+1.8個百分點)>申通(+1.34個百分點)>圓通(+1.25個百分點)>順豐(+0.72個百分點)>韻達(-3.55個百分點)。
現在的快遞市場,存量市場就那么多,也很難回到2021年以前那個近30%的增速,搶占市場份額依然是今年快遞市場的主旋律,最后拼的還是服務、成本、綜合性價比。
毛利率:對比2021全年,2022年圓通毛利率增加4.52個百分點,綜合對比增幅最多;韻達僅增長0.2個百分點,增幅最少;總量上,中通毛利率依然表現最好,在“通達系”中穩居第一。總體排名:中通(25.55%)>圓通(11.12%)>韻達(8.39%)>申通(4.24%)
單件總收入:對比2021全年,2022年韻達單件總收入增加0.41元,增長19.2%,綜合對比增幅最多;單件總收入最高的則是圓通,末端定價能力提升明顯、客戶結構也得到了優化調整。結合可比口徑單件總收入排名(中通總收入不帶派費,故不做對比):圓通(2.59元)>韻達(2.55元)>申通(2.52元)
《近3年單件收入&成本端對比》 數據來源:企業公告 整理:羅戈網
單件總成本:對比2021全年,2022年韻達單件總成本增加0.37元,增長18.8%,綜合對比增幅最多;單件總成本最高的是申通。
總體來看,“通達”快遞企業在2022年單件總成本都有一定增加,增加部分主要集中在派費上,中轉成本增幅則不明顯。原因在于,隨著國家的管制政策不斷推出以及價格回升等因素影響下,各家快遞企業相應地加大了末端派費的支出。
結合可比口徑單件總成本排名(中通總成本不帶派費,故不做對比):申通(2.41元)>韻達(2.34元)>圓通(2.32元)
《2022年成本端對比》 數據來源:企業公告 整理:羅戈網
中通 快遞業務成本變化:
2022年中通單票營業成本為1.08元(不含派費),對比2021全年增加1分。其中,單票運輸成本為0.52元,較21年下降1分,主要由于高運力車輛使用率提升和路由規劃優化帶來的運營效率改善部分抵消了柴油價格上漲。單票中心操作成本0.33元,增加2分,主要是由于工資上漲導致分揀人工成本。2023年一季度單票中轉成本與2022年全年保持不變。
毛利率從2021年的21.7%升至25.6%。但較2019年的29.9%下降了4.3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派費上調以及人工成本持續上漲影響。
圓通 快遞業務成本變化:
2022年,圓通單票快遞產品收入2.59元,同比提升14.60%;單票快遞產品成本2.32元,同比上升8.90%;單票快遞產品毛利0.27元,同比提升111.26%,主要系單票快遞產品收入提升及單票快遞產品成本有效控制所致。
成本中變化最明顯的是派費成本,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4.67%。圓通方面解釋,主要系公司加大末端派費支出所致。
韻達 快遞業務成本變化:
對比2021全年,2022年韻達單票總成本增加0.37元,增長18.8%,綜合對比增幅最多。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加大了末端派費的支出;二是件量減少導致規模效應減弱,簡單來說就是同樣的線路同樣的車,貨少裝了,同樣的場地同樣的人,分揀的貨少了。其中單票派費成本增加17.5%,運輸成本增加19.6%,操作成本增加19.4%。
申通 快遞業務成本變化:
申通單票總成本2.41元,為“通達”中最高。主要增幅在于派費,單票中轉成本則保持不變,主要是因為自動化分揀設備的加大投入和提升自有運力結構帶來的運營效率改善部分抵消了運輸成本上漲。其中單票派費成本1.5元,增加18.1%;運輸成本0.47元,增加9.3%;操作成本0.42元,下降8.7%。
從2022年的整個快遞競爭格局來看,CR7(順豐、中通、韻達、圓通、中國郵政、極兔、申通)年業務量都已破100億件,這七家快遞企業將形成快遞第一集團。中通日均業務量為6685萬件,順豐3134萬件,圓通4789萬件,韻達4822萬件,申通3548萬件。中國郵政和極兔并未公開相關數據,郵政預測在3400萬件左右,極兔預測是3300萬件左右。
《2022全年經營數據對比》 數據來源:企業公告 整理:羅戈網
注:1)順豐營收為速運板塊營收,不含國際與供應鏈業務;2)“通達”營收為快遞業務,其中中通收入不含派費;3)圓通、申通因菜鳥裹裹業務的結算模式調整,單票收入受該調整會有上小幅增加
業務量:2022年業務量增長快遞的是中通(+22.1%)、申通(+16.89%)以及中國郵政(預計超過15%),韻達則出現了負增長,下滑4.31%,今年一季度業務量已被圓通反超。順豐的增長情況也不明顯,時效件受到了一定的干擾,但整體領先地位還難以被撼動。在高品質高壁壘的優勢下,預計2023年會帶動業務量上升。
2022年市占率排名:中通(+1.48個百分點)>韻達(-1.07百分點)>圓通(+0.53個百分點)>申通(+1.48個百分點)>順豐(+0.35個百分點)。
《2022年月度業務量對比》 數據來源:企業公告 整理:羅戈網
歸母凈利潤:2022年中通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37.6%至約68億元,超過順豐成為最賺錢的民營快遞公司;增長幅度則是申通最快,歸母凈利潤由負轉正,從21年的虧損9.09億元到盈利2.88億元。總體排名:中通(68.06億元)>順豐(61.74億元)>圓通(39.2億元)>韻達(14.83億元)>申通(2.88億元)
回到各家龍頭企業制定的2023年發展戰略去看,中通要求今年市場份額與盈利能力均提升,目標市場份額至少提升1.5個百分點;圓通提出數字化要進一步落地和發力航空貨運,增強綜合服務與競爭能力;韻達提出今年堅持以網點發展為核心,防止網點繼續逃逸;申通指出要實現單量、質量、利潤的均衡提升,目標未來三年經濟快遞單量沖到前三。
因此,預期2023年,穩定加盟網絡管理能力、產品定價能力、差異化服務能力、數智化能力以及降本增效能力也會是各公司23年競爭的主要發力點。
未來兩三年,快遞行業將從龍頭競爭走向寡頭壟斷格局,在“7進5”的競爭格局下要突圍而出,核心還是要修煉好“內功”,服務與產品的升級必然意味著更高的成本和價格,考驗的是企業是對成本的優化,是在提升單量、收入的同時,把服務做好,把單件毛利、毛利率等數據打造得具備足夠競爭力,讓自己擁有定價的能力。這也意味著,未來幾年若綜合性價比、服務體驗和差異化產品等維度跟不上,很可能就會先“掉隊”。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174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226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174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046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989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434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273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284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200 閱讀安能物流2024年經調整利潤預增約62.8%,高質量增長領跑快運行業!
1082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