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制造 2025 的不斷深化、雙循環策略、供給側改革、碳排放、綠色供應鏈以及新冠疫情的爆發,越來越多地強化了供應鏈競爭的關鍵支點位置,并給制造供應鏈施加了長遠的影響,這從多維度倒逼了制造企業供應鏈向個性化、 高爆款、高效率、快響應、非接觸的方向不斷優化和深化改革。新的信息技術(信息采集技術、傳遞技術、數據處理技術、各類算法)的不斷發展更是推動供應鏈數字化賦能制造領域,并且將這種生態聚核能力和抗風險能力顯性化、IP化。在數字化環境下,人們即使站在不同的位置來理解供應鏈,也會潛意識的將傳統的局部視野無邊界化了,或者說邊界模糊化了。制造供應鏈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了多渠道、跨領域的全價值鏈的拉通,運作的邏輯也產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由之前的以核心企業制造企業為核心的推動方式,轉變為以消費者為核心的拉動方式,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形成推拉結合的態勢。如圖 1 所示。
圖 1 不同業務場景都在期待供應鏈數字化
越來越多的企業期望通過供應鏈數字化來打造爆款產品,從而凈化和淘汰那些不增值的產品和環節,提高供應鏈的核心競爭力。
智能制造供應鏈的范圍和邊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已經超越了傳統供應鏈的定義范圍和模型。不僅僅包含采購、制造、交付、計劃、品質和相關績效指標管理,更多的還包含了企業經營策略、商業模式、新品研發和客戶個性化定制、市場策略、產品策略、商品管理和品類規劃、銷售及渠道策略與管理(比如門店經銷商和電商渠道)、物流策略與物流管理(比如物流網絡和和前置倉物流節點及準時配送)、預測和需求管理、端到端訂單交付與庫存管理、供應鏈數字化平臺系統等。如果將傳統供應鏈定義為相對狹義供應鏈的話,如今的供應鏈數字化范圍可以稱之為“基于客戶服務為導向的服務型端到端的制造供應鏈”,這是更大范圍的資源協同和聚核發展,其數字化戰略、數字化價值導向、數字化的組織和數字化的績效管理更加的實時和全面。
在實際運作過程中,智能制造只是供應鏈過程中的一個環節,其本質問題是快速有效精準的交付,未來的發展是“大供應鏈小生產”的方向。從長期而言,未來將實現“制造工廠智能物流中心化”,以保證全價值鏈的效率一致性;從生產保障的角度而言,如果沒有供應鏈的數字化、智能化的支撐,智能制造將停留在實驗室的階段。先期的需求管理、產能與計劃能力、精準精益排程管理,將影響供應鏈數字化過程,從而影響智能工廠的生產資源、物流資源和相關資產資源的有效投入和產出效益。如圖 2 所示。
圖 2 供應鏈數字化需要系統化梳理和協同各類資源
傳統的供應鏈經營目標和關鍵要求主要聚焦在交付、成本和效率,并且通過庫存的管控來實現這三個維度的平衡,平衡的結果,是各個環節獲得期待中的利益,長此以往,容易使得流程僵化、自我保護、麻木不仁、缺乏全面動態應變能力,最終喪失企業的競爭力,未來制造供應鏈需要應對各種變化,這種變化靠傳統的非數字化方式是無法解決的。
制造供應鏈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產能與生產計劃執行的能力匹配。傳統模式下的供應鏈交互能力所導致的很多所謂的變數,其實是結構性的。比如絕大多數企業在日常運營的過程中只有計劃產能和實際產能,但是并沒有考慮到供應鏈對產能的對應量化支撐,所以標準產能、計劃產能和實際產能通常不在同一個頻道上,甚至彼此相差甚遠—也就是說,傳統的制造供應鏈的交付能力,往往只有到最后產品下線之后,才知道是否能夠準時交付。由于各種因素影響,使得制造工廠的交互能力,往往成為“薛定諤的貓”,令人無法預估和信任。
在推動供應鏈數字化的過程中,企業實物物流基礎薄弱,通常也導致物流數字化無法解決物理物流問題,比如包裝、搬運、存儲的問題,空間規劃和利用的問題,物流技術應用以及和供應商第三方物流車輛等對接的問題。在物流管理中,很多企業并沒有物料的信息齊套、實物齊套和訂單齊套的概念和邏輯驅動,所以也無法按照此需求來匹配物流資源和物料資源。
由于供應鏈沒有數字化,容易導致企業的自制件(比如機加工、注塑、鈑金、部裝等)、前置工序(比如沖壓、噴涂、清洗、預裝等)以及外購物料不能實時配套,最終導致成品制造(總裝)過程同步后推,從而延誤了交期,降低了客戶滿意度。
傳統制造供應鏈過程數據特點,可以概括為:手工的、不及時的、不可追溯的、零散的、不連貫的、無邏輯的、不穩定的、非現場的、多變的、不共享的,這容易導致企業供應鏈能力不清晰,不具有可決策性、不具有可預警性、不具備智能化的可行性;從運營的角度也導致供應鏈決策者不敢承諾、承諾難以兌現、不敢縮短交付周期,從而最終影響了企業的品牌和核心競爭力。如圖 3 所示為企業供應鏈上通常存在的痛點問題。
圖 3 制造供應鏈的常見痛點問題
上述問題導致企業各個業務部門存在恐懼心理,沒有安全感,對于供應鏈沒有信心,使得供應鏈不同環節不斷通過增加庫存來增強信心和安全感,各個業務模塊于是開始自我保護,團隊協作能力差,供應鏈資源分散,內耗嚴重,導致企業盈利能力弱,經營效率低下、供應鏈機制決策不精準、無法體現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從倉儲規劃,看DeepSeek的實用性、局限性和突破之道
4253 閱讀單月總貨量同比增長734.4%!獨家解讀順嘉國際貨站跨越式增長背后的效率密碼
2289 閱讀嘉誠國際發布2024年年報:營收13.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05億元
2200 閱讀“京東服務+”洗衣中央工廠招商、3C上門安裝/維修招商
2031 閱讀深圳擬擴大試點物流、環衛功能型無人車運營,加速產業規模化進程(附編制說明等下載)
1866 閱讀DeepSeek落地全球第一大港
1256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收購,9億美元交易值不值?
1267 閱讀京東外賣重點推廣39城
1169 閱讀冷鏈不只是物流,還是依托供應鏈的生態
1149 閱讀德邦物流注銷回購股份 京東物流持股比例升至75.4%
112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