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運營管理自調適是企業通過對流程、規則、關鍵指標、異常處理等進行標準化、實時化、透明化管理,對內部異常和外部變化的自主識別、監控、預警和自主糾錯的決策和調適功能,是物流運營管理智能化的重要內容和特征。
圖:某企業數字化邏輯模型
首先,建立物流標準化流程體系。將物流各環節核心流程進行梳理、優化和固化,建立流程框架,形成流程文件,編制各環節的操作指導書、作業路線圖、指示圖、指令表單等,“有人操作的地方就有標準可依”。對于智能工廠的數字化物流運營體系而言,物流標準化流程體系是整個制造物流的價值導向,它不僅僅是指導人們管理和運營的標準,更是過程數字化的基礎邏輯和參數設計依據。在物流數字化迭代升級的過程中,原有的物流標準和流程未必適合,需要根據物流數字化需求重新梳理,走出原有的“手工運作”的思維定式。
圖:某企業物流過程監控與預警模式
其次,建立物流運作過程實時監控系統。實時監控系統并不是簡單的理解為將物流過程各個環節數據采集而已,而是需要在智能工廠先期規劃的時候就設定其運營的數理邏輯,再依據其參數進行“數字化”,在運營的過程中采集數據,保證動態的與“標準數據”進行對比,從而分析其數據差異,將差異顯示出來,給決策者提供預警情報,或者系統直接根據設定的變更條件進行自我反饋和調整 。在智能物流體系建設過程中,需要以公司整體戰略目標為導向,以實現訂單有效交付為原則,對物流環節進行關鍵指標、過程指標的梳理和識別,以此引導現場數據采集、數據邏輯及算法的規劃和建設。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準確性、及時性、完整性要求,設定相應的數據采集點、數據算法和系統開發,搭建物流控制塔,實現物流過程、風險預警、異常反饋、應急響應等的可視化管理,從而形成物流體系的自調適能力。
最后,建立物流風險和應急處理機制。分析物流各環節可能存在的風險和異常,制定風險管理和應急處理機制,梳理解決問題的流程、標準、時間、責任人、信息傳遞機制等,形成標準的風險及異常處理體系。當異常和緊急情況出現時,比如頻繁的缺料、來料不良、插單和計劃變動等,會造成極大的作業波動、占用工廠資源,導致工廠無法正常運轉。因此要針對物流過程設計應急方案和流程,應急流程設計需要盡可能規避對正常運作的影響,通過有效的例外措施加以解決。比如企業引入自動化立庫系統后,由于緊急插單、換線、急料等導致緊急物料需求時,從供應商端可直接到達產線,而不用經過自動化立庫和輸送鏈。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企業在建立各環節應急流程時,需要形成應急處理清單并確定負責人,在前期進行相關的演練,以備在異常出現時能從容應對。
智能工廠物流運營管理數字化和自調適能力建設,并不意味著整個供應鏈全部都是智能的,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端到端的物流過程很難實現全面的智能化,在絕大多數行業,眾多的供應商和客戶管理還相對原始、粗放,有一個提升的過程。因此,對于供應鏈上所有的企業而言,比追求智能化更重要的是,必須重點關注和強化運營管理的提升,以確保過程的運作質量,從而實現對價值鏈條上智能工廠(比如鏈主企業)的有效運營。
從倉儲規劃,看DeepSeek的實用性、局限性和突破之道
4253 閱讀單月總貨量同比增長734.4%!獨家解讀順嘉國際貨站跨越式增長背后的效率密碼
2296 閱讀嘉誠國際發布2024年年報:營收13.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05億元
2207 閱讀“京東服務+”洗衣中央工廠招商、3C上門安裝/維修招商
2045 閱讀深圳擬擴大試點物流、環衛功能型無人車運營,加速產業規模化進程(附編制說明等下載)
1866 閱讀DeepSeek落地全球第一大港
1256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收購,9億美元交易值不值?
1267 閱讀京東外賣重點推廣39城
1169 閱讀冷鏈不只是物流,還是依托供應鏈的生態
1149 閱讀德邦物流注銷回購股份 京東物流持股比例升至75.4%
112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