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大型連鎖、上市零售企業,還是樓下的夫妻老婆店,實體零售當下的日子都不好過。
“今年以來,整個線下零售都在承受比較大的壓力。不只是永輝一家,整個傳統零售確實遭遇到不小的挑戰。”這是永輝超市CEO李松峰在兩年前對行業的預判。
而到了2022年,永輝超市依舊沒有走出困境。其近期發布的2022年年報預告顯示,預計虧損達到27.4億元,相比去年同期減虧12億元。
需要注意的是,永輝業績預虧并非主營業務所致,其虧損主要受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損失6.4億元、計提長期股權投資及其他長期資產減值6.0億元、全年科技投入約7億元以及疫情等因素影響。
其實,永輝2022年上半年已實現盈虧平衡,扣非后歸母凈利潤達0.94億元,虧損主要是受去年下半年影響。
除了永輝之外,上市商超整體財報表現不佳。
人人樂和中國順客隆在2022年財報預告中均預計虧損,但同比有所縮減。人人樂預計虧損4.8億-5.3億元,中國順客隆預計虧損約0.26億元。
步步高、中百集團和利群股份則出現虧損擴大或由盈轉虧的情況。公告顯示,2022年步步高預計虧損13億-19.5億元,同比增加至多18億元;中百集團預計虧損至多3.4億元,同比增加3.18億元;利群股份則由盈轉虧,預計虧損1.35億-1.75億元。
這些企業的公告中多次提及門店歇業、行業競爭加劇等原因。永輝超市、利群股份指出,報告期內較多門店暫停營業。回看去年第四季度,全國疫情大規模爆發下,疫情防控要求限制人員流動和聚集,致使商超被關閉或營業時間縮短,導致線下零售業客流量下降。
中百集團、人人樂還表示,消費者消費習慣的快速線上遷移、電商的發展帶來渠道的多元化等因素也給門店帶來了沖擊,導致客流大幅減少、銷售嚴重下滑,毛利水平持續降低,經營性收益不及預期。
相反,在盈利的企業中,家家悅2022年凈利潤預計為0.35億-0.52億元,相比2021年轉虧為盈;三江購物預計實現凈利潤1.52億元,同比增長72.52%;創新新材(原華聯綜超)預計實現凈利潤10.2億-11.2億元,同比增加近五倍。
家家悅在公告中指出,2022年度公司適度控制開店速度,關停低效門店,提升開店質量和營收穩定性;三江購物則表示,公司提升經營效率,降低經營成本。
從已經發布2022年業績預告的零售企業看,保持高速增長的寥寥無幾,業績下滑、虧損擴大則占多數,顯然業績下滑或虧損已經是行業面臨的共同問題,而不是個別企業的經營狀態。
資本市場早在2020年就釋放了傳統商超“走頹”的信號。
當時,排名前列的超市百強榜單企業,如高鑫零售和永輝超市,股價已經較2020年中最高點下跌了近70%,市值也從千億元下滑至300億元左右。
隨后的幾年里,這些傳統商超經營業績開始呈下降態勢,利潤、凈利率等關鍵指標都出現了較大幅下滑。
永輝超市董事長張軒松曾表示,“當下的零售市場已開始進入存量競爭階段。”經歷了兩年的時間,傳統商超仍然困頓不堪,存量競爭變得更加激烈。
存量競爭產生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到疫情的影響,國內消費減速、人口增長放緩等因素,導致導致整體零售市場進入低增速階段。
202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9733億元,比上年下降0.2%。從全年的數據,也不難看出,消費低迷。去年只有糧油食品類和飲料類等一些必需品增長的比較大,以及12月份受到放開的影響,開始搶購和囤藥,藥品類增長驚人,同比增長了39.8%。
整個消費市場增長緩慢,而零售行業的增速更為明顯地放緩,這不可避免地對商超產生一定影響。
另一方面,在整個零售行業中,新的消費模式和業態不斷涌現,像直播電商、社區團購、同城零售等,消費者接受度非常高,更造成了對傳統商超的嚴重分流。
尤其是在疫情中逆勢崛起的社區團購,由于成本低、損耗低、流量支出低、利益分配好,最主要的是解決了即時配送的高成本,而被不少人認為是傳統商超們的主要對手。
就連名創優品的創始人葉國富曾經一針見血的指出這種殘酷性:“社區團購再干一兩年,500平方米以上的超市基本上沒戲了。”
甚至在永輝和步步高等企業的財報中都明確指出,“社區團購的沖擊是公司經營面臨的挑戰之一。”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慢慢發現,社區團購和傳統商超的目標消費群體有很大差異,對于后者的沖擊也有限,再加上過去那些不惜承擔幾十甚至上百億虧損押注社區團購的互聯網巨頭,也漸漸喪失斗志。
如今的社區團購市場已經出現了大量倒閉和退出的情況,商超仍然沒有恢復活力。這就好像很多人總天真地認為,“疫情”過去了經濟就好了一樣。
實際上,傳統商超在過去一年里面臨著來自多方面的競爭壓力。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網上零售額13.79萬億元,同比增長4%。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1.96萬億元,同比增長6.2%,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7.2%。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讓商超賴以引流的生鮮產品,卻是扛起增速大旗的品類之一。
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2.17萬億元,同比增長3.6%。其中,農村實物商品網絡零售額1.99萬億元,同比增長4.9%。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5313.8億元,同比增長9.2%,增速比2021年提升6.4個百分點。
不止是大的宏觀市場數據,這也在一些企業的年報中被佐證。
在叮咚買菜發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財報中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中,收入一共有62.0億元,比2021年的54.84億增長了13.1%,GMV達到了67.695億元,比去年的60.040億元相比上漲了12.7%。
相較于傳統商超苦苦掙扎的境地,電商已率先敲開了生鮮“盈利”之門。
另一方面,商超在線下零售市場中也面臨著強有力的競爭對手。除了叮咚買菜宣布2022年Q4凈利潤為4990萬元,Non-GAAP下的凈利潤為1.158億元,首次實現全面盈利;盒馬也通過阿里發布的2023財年第三季度(自然年2022年第四季度)業績中展現了它的數據。
據有關數據顯示,盒馬和阿里健康帶動中國零售商業的直營及其他收入本季度實現10%的同比增長,這也是阿里巴巴直營業務季度收入首次突破100億美元。
或許,生鮮電商與傳統商超相比,可能更加專注于單品類業態,其供應鏈管理難度更低,擴張速度也更快,盈利模式比大型商超更簡單。然而,像盒馬這樣的業態,對傳統商超在商品和供應鏈方面的能力構成了很大威脅。
通過上述已發布財報預告的上市零售企業可以看出另一個趨勢,凈利潤虧損相比去年同期有所收窄。
例如,永輝超市去年預計虧損27.4億元,相比前年同期減虧12億元;家家悅前年凈利潤虧損近3億元,去年實現扭虧為盈,凈利潤預計為0.35億-0.52億元;人人樂2022年凈利潤虧損4.8億元,2021年則是虧損8.57億元,還有中國順客隆,從虧損0.38億元到0.26億元。
凈利潤虧損收窄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通過各種措施提高了營收,從而帶動凈利潤增長;另一方面,企業進行了成本削減和經營調整,降低了運營成本。
根據去年全國商超開關店的數量來看,營收增長在當前情況下幾乎不可能。
據統計顯示,永輝超市在2022年至少關閉了28家門店,包括2021年推出的倉儲會員店;步步高從去年第四季度起從四川市場全面退出,并大幅收縮江西市場至新余、萍鄉、宜春三地,同時湖南、廣西兩省也紛紛關閉低效虧損門店。
這些關店舉措表明,傳統商超在積極控制成本和優化經營結構方面已經付出了不小的努力。另外,從財報預告中可以看出,即便上述國內商超整體業績萎靡,但來自“生活半徑”5公里內的線上業務持續逆勢增長。
例如,家家悅預計2022年凈利潤將從虧損轉為盈利,也選擇加強線上渠道,進一步推動線上線下融合。據公告顯示,家家悅通過美團等第三方平臺及家家悅優鮮平臺提供到家服務的門店數量增加到511家,線上銷售占比約4%,同比增長率超過80%。
此外,中百集團的智能供應鏈項目已上線45家倉儲門店;人人樂推出的人人樂到家平臺、三江購物旗下升級的新零售門店也表明,超市企業已經開始數字化,并探索線上業務的發展。
除此之外,凈利潤的收窄也可能由于商超提升商品價格所致。在2022年因通貨膨脹因素,商品本身的價格也在上漲。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2年全國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在食品煙酒價格中,只有豬肉價格下降6.8%,糧食價格上漲2.8%,鮮菜價格上漲2.8%,鮮果價格上漲12.9%。
而物價上漲會導致超市的進貨成本增加,從而影響到商超的售價,商超不得不相應調整售價以保證利潤,但如果價格調整幅度過大,可能會導致顧客減少或轉向其他低價競爭對手,從而影響超市的營收。
考慮到以上種種因素,不難看出,未來傳統商超的打發與過去會有明顯不同。不再追求規模、擴張體量,從而達到減少成本的目的,而是要將重心放在精耕細作、本地化上,將自己背后的供應鏈建立得更為成熟,從而有效控制運營成本,才能在新業態的沖擊下繼續保持競爭力。
其實,無論是大型連鎖、上市零售企業,還是樓下的夫妻老婆店,實體零售當下的日子都不好過。(靈獸傳媒原創作品)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2873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41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44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48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786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00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259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77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077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046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