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集運市場的下滑,集運公司紛紛開始通過撤出航線、退租船舶、停航船舶、閑置船舶的方式來逐步退出一部分運力。而根據臺灣媒體最新報道,我國臺灣地區的萬海航運也開始打響縮減運力開第一槍。因應新船隊加入,該公司決定將十艘老舊船舶出售拆解,標單收件日期為12月16日止,這十艘買家不能再將船舶投入市場營運,買家需是綠色環保拆船廠直接進行拆解。
萬?,F行船隊中船齡超過20年的老船占20%以上,公司原本已有既定計劃進行船舶汰舊換新,因此之前向日本造船廠續訂24艘3,000TEU新船,并于今年再向臺船購買4艘,今年新船已經開始陸續加入。
萬海表示,原本舊船就要陸續汰換,然而前兩年疫情導致全球嚴重塞港,市場嚴重缺船的狀況,萬海才不得不暫緩舊船汰換的計劃,以提供客戶足夠的艙位出貨,隨著近期疫情趨緩,航運作業也逐漸恢復正常,因應市場變動,兼顧各裝貨港的客戶出貨需求,部分航線與船型配置已經不合適,因此主動調整船隊規劃。
根據統計,萬海2022年新造節能船共12艘,目前已交8艘,年底前還有4艘新船待交,其中,3艘是3,013TEU、 1艘1.31萬TEU,加上二手船8艘,全年共交20艘;至于明年2023新造節能船共20艘,其中,10艘3000TEU、101.3萬TEU,加上新購置臺船4艘3000TEU,共交24艘。
另一方面國際環保法規EEXI及CII將于2023年1月1日生效,新船的油耗、碳排及能源效率與老船相比,皆有優越的表現,萬海綜合評估后,隨著新船陸續交付,決定啟動既定的老船汰舊的動作,到期的高價租船也將陸續退租,讓航線的運轉更環保及更有效率。島內另一家集運公司長榮海運也表示,老舊船舶拆解在既定的船隊汰舊換新規劃中。
根據Alphaliner統計,明年新船供給將增加8.2%,但是需求僅估增加2.7%,供給是需求的三倍數,因此未來舊船拆解速度有多快,除了影響實際運力供給量,也關系到市場運價高低,而從Alphaliner統計數字來看,臺灣島內3大集運公司,長榮海運20年以上老船占20.98%,萬海占21.33%,陽明占5.21%,都可有效調節運力。
統計數字顯示,長榮205艘營運船舶當中,有43艘今年超過20年船齡,其中最老的船是1997年建造,船齡25年;萬海航運150艘船當中,有32艘船齡在20年以上,其中船齡最大的是1994年建造,有28歲船齡;陽明96艘船當中僅有5艘船齡在20年以上,最老的是2001年建造的21歲船舶。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2992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48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93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83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863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14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322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98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154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144 閱讀
登錄后才能發表評論
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