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是由生鮮易損耗的特性以及企業模式所決定的:基地直采(或批發市場)+物流(生鮮所需的冷鏈運輸)+各大城市的倉儲建設+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經過這一套流程之后,只能將利潤無限攤薄甚至負利潤。生鮮行業從一開始的輕模式越走越重,紛紛在冷鏈、倉儲不惜血本 、投入重金。
據統計,中國生鮮市場2018年的市場規模已超2萬億。雖然規模如此龐大,但基礎設施落后、供應鏈冗長,帶來了成本高、效率低、損耗大等問題。隨著國內物流體系不斷完善以及技術進步,生鮮市場的革新終于從TOC端走向TOB端,發展迅猛、百花齊放。
如美團點評CEO王興表示,過去二十年,需求側的數字化逐漸完成了,但是在供給側的數字化才剛剛開始。隨著餓了么、美團對于C端市場的布局完成,外賣平臺的盈利需求也越發旺盛。美團外賣和餓了么兩大巨頭相繼開始露出旗下供應鏈平臺,并表現出進軍餐飲供應鏈的強烈意愿。
18年12月下旬,餓了么有菜開始重新招聘職位,包括高級銷售經理、BD經理、運營專員、市場推廣等職務。12月26日,餓了么在發布會上公布了第三批外賣包裝“安心名錄”,共包括47家企業的安全環保外賣包裝產品。此次入選名錄的包裝產品將面向餓了么及餓了么星選平臺200萬線上餐飲商戶,商戶可自愿選擇采購。
同期,2018年12月26日,手機應用商城中餓了么有菜版本2.7.3更新,種種信號透露出,餓了么已經重啟其供應鏈平臺“有菜”。這是自2016年8月份,餓了么裁撤”有菜”團隊之后,再度重啟“有菜”,瞄準中小餐飲市場,殺入生鮮B2B行業。
美團點評在2018年第三季度業績時表示,“快驢”進貨新業務表現強勁,財報顯示:新業務及其他收入35億元,同比實現近5倍增長,達到471.3%。快驢進貨做為美團在餐飲供應鏈方面持續開拓的業務,本季度表現亮眼,將成為美團增長新引擎。
自2018年開始,快驢進貨業務開始規模化運作,發展迅猛,短短十余月時間,已經在全國布局了21個省,38座城市,350個區縣,服務過20萬商戶。截至2018年10月,快驢進貨業務單月銷售額破4億,并持續保持高速增長。
隨著餓了么、美團對于C端市場的布局完成,外賣平臺的盈利需求也越發旺盛。美團外賣和餓了么兩大巨頭相繼開始露出旗下供應鏈平臺,強勢進軍餐飲供應鏈。
受其沖擊影響最大的,無疑是美菜。
美菜自成立以來,自建倉儲、物流、配送,連接基地與城市,瞄準的就是餓了么、美團手中的中小餐飲市場。通過四年多的發展和沉淀,美菜業務已覆蓋了全國220個城市,服務超過279萬家商戶。
然而美菜并不像想象的風光,美菜的問題相繼暴露:合伙人模式進展不順、生鮮供應鏈仍需持續投入、傳統老牌生鮮配送企業如千喜鶴等虎視眈眈、企業資金是否能夠支撐打贏這場互聯網燒錢大戰?
生鮮供應鏈是個難啃的大蛋糕,不論是退出再進入的美團、餓了么,還是先入的美菜、宋小菜,以及新進的社區拼團和社交電商,各路企業都在攜槍荷彈,來爭奪分食。
在生鮮供應鏈這個江湖里,今年以來還有社區拼團這一新貴的闖入。包括食享會、零零壹、小區樂等一大批社區拼團企業,他們通過團長和寶媽收集社區消費者的生鮮需求,然后集合大量訂單,反向向上游供應商或生產基地訂貨。
他們雖然不是純B2B的模式,但這種S2B2C的社交電商,也對生鮮供應鏈的渠道下沉起了顯著的推動作用。
而美團快驢、餓了么有菜、美菜生鮮B2B的戰爭,或許會通過美團系的松鼠拼拼、餓了么背靠阿里的驛站團購、美菜的美家優享,在社區團購的戰場上,得到揭曉。
“京東服務+”洗衣中央工廠招商、3C上門安裝/維修招商
2395 閱讀嘉誠國際發布2024年年報:營收13.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05億元
2354 閱讀深圳擬擴大試點物流、環衛功能型無人車運營,加速產業規模化進程(附編制說明等下載)
2209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收購,9億美元交易值不值?
1785 閱讀DeepSeek落地全球第一大港
1326 閱讀京東外賣重點推廣39城
1288 閱讀國內首條無人機城際物流航線首航,1200公里續航會否沖擊貨運格局?
1304 閱讀即將年營收超3000億元、迎來8.66萬名新員工,這家物流巨頭面臨最大風險
1205 閱讀京東,為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
1153 閱讀普洛斯中國2024年表現穩健強勁,卓越運營助力新經濟勢能攀升
1135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