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看客,相信很多人都和坡姐一樣,一面刷著“我的18歲”感嘆生不逢時,一面將其作為生活的“聊資”一笑而過,根子里覺得不切實際。
直到在蔬東坡生鮮學院接觸到另一位生鮮創業的少年英才,才真正理解到“自古英雄出少年”的真諦。難以置信,出生于1995年,現今才23歲的林偉慶,已是一個扎根生鮮7年之久的老手,14歲入行,從學徒做起,15歲奪得公司銷冠,17歲創立公司,23歲公司年營收上千萬,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認識一下深圳市門興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創始人林偉慶充滿傳奇色彩的創業故事。
門興創始人林偉慶(左)與蔬東坡聯合創始人付功衛(右)合影
2009年,剛滿14歲的林偉慶,從揭陽老家只身來到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深圳。作為中國設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如今的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敢闖”、“敢試”曾一度是深圳“特區精神”的代名詞,這影響了很多奮斗在深圳的年輕人。其中就包括小小年紀的林偉慶。
剛到深圳的一年,因為年紀小,沒有學歷、工作經驗,只能做一些體力活,進過工廠、做過服務員、裝修工,最初的半年林偉慶總是頻繁的換工作。后通過熟人介紹進入了一家食材配送企業做學徒,做的也是最苦、最累的活。當時就職的公司負責給十幾家幼兒園食堂配送食材,園方不僅對食材品質要求高,而且還要求深加工處理,幾乎是半成品蔬菜配送。林偉慶主要負責分揀工的工作,不僅要分揀訂單,還要將土豆、南瓜、絲瓜等帶皮蔬菜進行清洗、去皮、切割等深加工,最多的是一晚上要加工500多斤帶皮蔬菜,假如按照平均400克一個土豆來算,500多斤就有5、6百個土豆,平均每處理一個土豆耗時1分鐘,就將近8、9個小時,加上第二天早上6、7點鐘還要跟車配貨,屬于自己的休息時間被擠壓的所剩無幾。
這樣兼顧分揀、加工與配送的工作,林偉慶堅持了近一年,因為小小年紀但口才了得,做事踏實負責的品質得到了公司老板的賞識,開始帶著他接觸業務上的一些工作。很多人的15歲還徜徉在校園知識的海洋之中,而林偉慶卻游走在形形色色的客戶之間,在尚不理解“銷售”二字的時候,憑著一股不屈不饒的拼勁成了名副其實的銷冠。林偉慶說,為了能獲得更多客戶資源,往往是晚上電話拜訪客戶約談,白天則主要找客戶面談,半年就談下了6、7家大客戶,2年內拓展了超過30家穩定客戶。有不少客戶表示,選擇合作其實是信任了林偉慶這個人。
一年分揀、配送員工作,加上兩年的業務員從業經驗,17歲的林偉慶已經完全掌握了生鮮配送業務??紤]到個人在公司發展上升渠道受限,林偉慶萌生了自己單干的想法,再三請辭之后,原公司老板最終同意的了林偉慶的辭職申請。
2012年剛好趕上生鮮行業發展的一個風口期,B2C生鮮電商風生水起,京東創始人劉強東不惜以私人感情炒作“西紅柿門”事件,為京東商城上線生鮮項目伏筆營銷;亞馬遜聯合一個在傳統海鮮配送領域有著20年大酒店海鮮供應經驗的公司推出海鮮供應;順豐速運旗下電商食品商城“順豐優選”、淘寶生態農業頻道等服務于生鮮供應鏈的項目相繼啟動……這些自帶流量開掛功能的電商平臺徹底把生鮮的熱度炒了起來,也就得到了不少投資人的注意。
離職后的林偉慶聯系到一位做金融投資的遠房表哥,雙方溝通了創業想法之后,擁有投資經驗的表哥從市場環境、林偉慶個人能力等多方考量之后,認為生鮮配送是一個容量很大、前景開闊的市場。遂給了林偉慶第一筆15萬元創業啟動基金,這樣才注冊成立了深圳市門興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為了避免老東家發生直面競爭的局面,林偉慶把最難做的中小餐飲作為目標群體。深圳是一個人口密度高、外來人口為主的大都市,龐大的流動人口帶來的消費是十分巨大的。深圳的街頭小巷遍布著許許多多餐館、大排檔,日常的生鮮食材需求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門興農業配送業務上線后,林偉慶才發現自己的想法還是太幼稚了。深圳人口流量大,流動更大,連帶著很多企業也是如此。而且餐飲行業本身就是一個關店率極高的行業。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平均每個月有10%的餐廳倒閉,餐廳年復合倒閉率高達100%,關店餐廳的平均壽命只有508天,而這還只是可統計數據,加上一些不可計數據,可能更接近林偉慶的結論。林偉慶說,很多小餐廳經營半年、一年就關門的比比皆是。因為初期不了解這一情況,生意上出現了不少爛賬。
初期為了留住客戶保住下單量,林偉慶都會包容客戶,給客戶預留一定的賬期,中小餐飲、餐館大多是夫妻小本經營,對菜品價格很敏感,壓價的情況也多有發生。但公司要正常運轉,員工工資要發、采購要繼續進行,公司60萬營業額,就有40萬的賬款,只出不進的情況下,15萬創業金除去設備、人工成本支出外,沒撐多久就用完了。林偉慶曾一度奔波在貸款與要債之間,整個人疲憊不堪。
深圳門興倉庫碼貨區
公司成立至今,林偉慶說面臨最大的打擊是在2015年、2016年的時候,此時在深圳涌現出一批互聯網B2B食材電商企業,如美菜網等,低價補貼競爭導致了很多客源流失,打價格戰又根本不是對手。林偉慶經過初期的慌張,沉靜下來還是決定從服務入手,生鮮配送行業入行門檻低,而且企業同質化比較嚴重,你能送的菜別人也能送,客戶日常訂單需求品類差別不大,能夠脫穎而出的途徑就是服務了。為了在價格占有優勢,林偉慶帶領團隊不惜去更大一級的批市場采購,以期減少差價贏取更多讓利空間;其次,把控菜品質量,而不是一味降價促銷,以優質的菜品服務優質客戶。
2018年,23歲的林偉慶已經是一個在生鮮圈兒扎根7年的老炮兒,關于如何做好生鮮配送這門生意的答案,林偉慶強調了兩點,一是人的管理,二是引進信息化技術。
第一,人的管理問題,無論什么工作,想要做好都離不開人。因為自己從事過底層勞動者的工作,對公司員工的辛苦感同身受,所以林偉慶一直堅持高薪培養、并留住人才的策略,重金之下出勇夫,雖然給員工的薪資高于同行,但員工兢兢業業為公司創造了更可觀的價值,海底撈不就是這樣么。
第二,利用互聯網技術,95后是青春期就被全面普及互聯網的第一代人,他們對互聯網科技的依賴和使用頻率更高。在企業運作上,林偉慶也是較早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統的一批。林總說“目前國內生鮮供應鏈發展滯后,與信息化手段的缺失不無關系。傳統軟件公司做生鮮配送管理軟件的幾乎沒有,蔬東坡是最早、也最專注的生鮮軟件研發的團隊,通過自己的親身測試體會,確實信服蔬東坡的專業水準”。
蔬東坡聯合創始人付功衛現場講解
原來,門興農業之前也購買過深圳當地一家做配送同時做軟件服務的企業的生鮮配送SaaS系統,該企業還將他們作為標桿客戶做了宣傳,還差點達成加盟合作,但軟件買來用了不久,就發現功能繁瑣復雜、很難操作,售后培訓又不及時,最關鍵是系統還不穩定,數據總是出錯,導致員工用不起來,怨聲載道,一開會就抱怨不斷,疲于應付,對公司發展影響很大。后來要求他們解決問題,對方業務人員反而說得做定制功能,需要額外收費,這就是變相的坑客戶了。這讓林偉慶怒火中燒,確又沒什么辦法,后悔不已。本想著找個家門口的服務商,就近好服務,但萬萬沒想到,廠家不專業,產品不易用,一切都是白搭,最后還是找朋友推薦,不遠千里和蔬東坡取得了合作。
由于開始的商品、客戶、訂單等數據在原有系統,要對接到新的系統難度還是不小,蔬東坡客戶服務部安排了經驗豐富的工程師,為其系統數據的遷移、導入、初始化提供了可靠的支持,短短幾天時間就上線運營,順利接收訂單、分揀、發貨等。
蔬東坡團隊客戶經理、技術工程師、客服顧問的專業、敬業精神,林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和贊賞,5月份蔬東坡應邀到訪門興農業參觀、溝通交流,林總也提出了很多升級優化的寶貴建議,蔬東坡工作人員實時反饋到技術研發部門,用最快的速度響應并解決客戶遇到的問題,比如林總關心的新品需求、賬期設置、搶購限購等功能,在功能優化升級是全部得以上線更新。
現在,門興農業生意做得越來越順,接下來,林總表示想要開拓凈菜加工業務,同時打算進入揭陽老家的市場,擴大業務范圍,用自己的智慧、行動為餐飲商家、食堂提供優質服務。
蔬東坡系統獲得門興林總及多地客戶認可
最好的合作關系就是相互成就,蔬東坡人時刻牢記“只有蔬東坡的客戶成功了,蔬東坡才可能成功”的客戶至上理念。蔬東坡作為生鮮配送ERP軟件領域的領跑者,匠心四年不斷追求更加卓越的系統性能,致力于為客戶提供更好、更快、更實惠的功能體驗,為不斷推進生鮮供應鏈信息化進程而努力。
在此感謝門興農業林總對蔬東坡的信任與肯定!蔬東坡將永遠堅持“只有蔬東坡的客戶成功了,蔬東坡才可能成功”的客戶至上理念,竭誠為廣大合作伙伴提供價值服務,與您共創輝煌!
深圳擬擴大試點物流、環衛功能型無人車運營,加速產業規?;M程(附編制說明等下載)
2713 閱讀嘉誠國際發布2024年年報:營收13.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05億元
2690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收購,9億美元交易值不值?
2394 閱讀即將年營收超3000億元、迎來8.66萬名新員工,這家物流巨頭面臨最大風險
1828 閱讀京東外賣已覆蓋全國 39 城,部分城市上線一周訂單暴漲 100 倍
1110 閱讀豐巢與菜鳥破壁合作 菜鳥寄件可選“到柜寄”默認順豐承運
1145 閱讀菜鳥出席世界郵政和快遞美洲會議,國際物流服務受全球市場認可
1126 閱讀全球關稅政策帶來供應鏈蝴蝶效應:從應對到戰略優勢
1124 閱讀圓通22.68億票,韻達20.13億票,申通20.23億票,順豐13.3億票,最新業務量出爐
1000 閱讀甘肅順豐攜手甘肅物流集團蘭港投,共筑智慧物流新生態
1012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