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中,快遞員是個好行當,雖然累了些,但好在工資高。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有數據表明,2020年我國快遞員人數已達300萬。《2020年全國快遞員基層從業現狀及從業滿意度調查報告》顯示,超五成快遞員月收入不超過5000元,月收入超過1萬元的僅占1.3%。超四成快遞員每日派件量在100件以下,八成快遞員每日派件量不超過200件。
以1元的派送費中間價計算,若快遞員一天能穩定送300單,那么30天全勤沒休息能夠收入9000元。但現實情況是,大部分快遞員一天根本送不上300單,而且快遞員還要向快遞柜公司或者快遞驛站支付存放費,實際收入會更低。
快遞員群體最關心的就是工資待遇。從實際情況看,派費是快遞員的主要收入來源。
陳聲(化名)平時八點前會來到深圳福田崗廈站點,入職某通快遞兩年期間,他每天一早便開始卸貨、分發、裝車,然后騎上電動車載著滿滿的一箱貨在崗廈村穿梭。
沒底薪、沒額外獎勵,工資主要靠每一單的派送費,多勞多得。陳聲說,“在大城市里,我們的派件量會大一些,都超過300票,除開快遞驛站、快遞柜、部分物管辦公室等收取的存放費用外(入柜率70%,平均0.4元/件),派送一個快遞收入大概是0.8元。”
紅火的快遞行業,夕陽的快遞員。十年前干快遞是個好行當,能掙到錢、也自由。現在,派件量上升了,工作量增加了,但派送費反而下降了,收入變化其實不大。舉個例子,在一二線城市2015年當時的派費是1.8元/件,人均派件量150件/天。2018年派費1.5元/件,人均派件量200件/天。2021年派費1元/件,人均派件量300件/天。
和陳聲一樣,李超兩年前只身一人來到深圳,加入到某直營快遞龍頭做起了一名快遞員。李超主要負責的是鹽田東海片區,他必須在7點15分前就要到達站點處理這平均一天100票的快件,直到晚上9點,他才拖著疲倦的身軀離開站點。
他表示,我們主要服務的是住宅區,需要入快遞柜的比例比較高,所以整體的派費收入會下降。根據目前快遞柜收費機制,我們需要承擔(3-5毛)的占用費,平均下來占我們整體派件收入近40%。也就是說,快遞員每在投遞柜投遞一個包裹,都要進行一次支付快遞柜費用的消費。如果單量不多,其實大部分快遞員的收入并不高。
“做哪一個行業都不容易,快遞員肯定是一份辛苦工作,即使在深圳這樣的一線城市,收入過萬的并不多。我們不怕風吹日曬,希望收入能提高一些,合法權益能有保障,社會各界多多理解和支持我們快遞員。”李超說。
隨著“無接觸配送”的需求不斷上漲,快遞柜/驛站的應用日益廣泛,快遞員對使用快遞柜/驛站完成派件的消費需求正變得越發高頻。針對這類工作剛需,近日,在平安銀行信用卡發布的“新市民十大金融服務承諾”中,有一項針對快遞從業人員的金融服務——打造寓意“出入平安”的專屬卡面——由你卡平安符版,并推出“快遞投遞筆筆5折”等優惠活動的內容,吸引了我們的關注。
據悉,快遞員新客戶在活動期間使用指定卡片,投遞包裹時可享筆筆5折,每個月最高優惠66元,整個活動長達9個月,最高可享優惠198元。
同時,該卡面終身免年費,且每月任務達標即可領紅包,最高可得150元。業內人士認為,快遞員作為新市民群體之一,流動性大,授信服務難度大,很多金融需求尚未得到滿足。此次平安銀行信用卡推出由你卡平安符版,一方面可以為該群體提供差異化金融服務,另一方面快遞投柜的專屬優惠也能為快遞員減負,提高收入。
今年3月,銀保監會、人民銀行發布《關于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要求金融機構針對新市民在創業、就業、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等重點領域的金融需求,因地制宜強化產品和服務創新,高質量擴大金融供給,提升金融服務的均等性和便利度。
快遞員作為新市民群體之一,也是互聯網經濟迅猛發展浪潮中涌現出的新興職業,數量大、成長性強、金融服務需求大。但不得不承認,快遞員群體享有的金融服務方面仍然存在較大的缺口。核心原因是針對該群體實惠、有效、便捷的服務場景比較缺乏。
首先是,目前大多數快遞員都是“90后”的年輕人,作為與互聯網同時出現的一代人,他們的消費需求更加多樣化、個性化,消費潛力也很大。再者,租房買房,他們的父母子女要在城里就醫就學,對相關的金融服務有著強烈的需求。如何為這個群體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成為擺在金融業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業內人士指出,行業定制化的金融服務既讓快遞員用更低成本享受到更多金融“福利”,又能為快遞員的生活和工作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務。預計未來將有更多的金融機構圍繞快遞員在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的金融需求,推出更多具有針對性的創新產品和服務,開辟金融服務“新藍海”。
作為平安銀行信用卡“新市民十大金融服務承諾”的重要一環,此次快遞員專屬卡面的推出,意味著平安銀行信用卡在探索新市民金融服務道路上又向前邁了一步。接下來,平安銀行信用卡將依托集團綜合金融資源優勢,探索更多工作場景結合點,比如手機/汽車分期、工資代發、保險等需求,為快遞員打造多元化的權益和服務。
快遞員群體正面臨著職業歸屬感不強、社會保障水平不高、勞動強度與工資收入不匹配等問題,在改善生產條件、融入城市生活等方面還存在不少困難。
與此同時,在4月疫情多點開花之下,快遞停發波及范圍不斷擴大。收派件量減少,快遞員的收入進一步下降。有朋友和我說,最近一個月,感覺回到了疫情氣氛最緊張的2020年初。而對快遞行業來說,情況可能更加復雜嚴峻。由于管控原因,有些地方的快遞員4月只上了10天班,只掙了2000塊錢,他也不知道何時能正常上班,畢竟很多地方的快遞網點都停運了。
沒有快遞員合法權益的有效保障,就不可能有快遞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快遞員的權益保障是重中之重,如何為300萬+快遞員減負?
從政策監面去看,監管層已經喊話要 “保障快遞員群體合法權益”,而且政策密集出臺勝于此前任一時期。今年以來,多地陸續出臺《快遞員群體合法權益保障工作實施意見》,明確快遞員群體薪資待遇更趨合理、社保權益得以維護、從業環境更加優化等一系列舉措。
同樣地,為保障快遞員群體合法權益,各行各業也在積極行動起來:
主管部門正在積極與地方政府對接,爭取給予快遞投遞服務更多支持;
多家快遞企業設立數億元的“專項抗疫基金”;推出“員工可持續發展保障計劃”、將上漲的派費直發給派件業務員,規定全國所網點現有支付業務員的派費標準不得下降等;
平安銀行信用卡通過行業定制化的金融服務,讓快遞員用更低成本享受到更多金融“福利”......
最后,我們也希望社會各界多多理解和支持快遞員。我們可以看到,自疫情發生以來,正是千千萬萬的快遞小哥一次又一次地冒疫奔忙,為保障社會民生、為了大家的正常的生活貢獻了巨大的力量。這些最熟悉的陌生人,每次疫情期間都出現了他們的身影,然后又默默無聞的消失在人流中,他們用每一天的奮斗,成為我們連接疫區與外界的紐帶。我們需要給他們多一些理解與支持!
ps:點擊“鏈接”,即可領取你的“平安符”。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2936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41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51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55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800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00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273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91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091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116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