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排程:Planning and Scheduling,用于幾乎所有制造業,尤其流水線。產品越多樣化的企業,計劃排程就越復雜。利用算法實現排程的結果不一定符合要求,所以我們還需要評價和優化。”
通過排程工具得出了結果,在結果發布之前,還需要評價排程結果是否符合客戶的要求,并想辦法優化。以汽車行業為例,通常有以下幾個生產階段:
①焊接階段:不同的產品會使用不同的工裝夾具,這些工裝夾具的頻繁切換會造成設備效率的降低,所以選擇同類結構的產品集中排程。
②噴涂階段:為了減少噴涂機器人的換色次數,減少危廢排放和處理成本,選擇同類顏色的產品集中排程。
③裝配階段:為了減少操作人員負荷、同時減少物流規劃的浪費,選擇不同配置的產品間隔排程。
現在需要根據排程結果,對以上制約條件的滿足情況進行統計,我們把所有制約條件進行羅列,先填寫排程滿足率(指的是排程結果滿足制約條件的百分比),再按照與各專業合意的優先級次序賦予每個制約條件評價權重(優先級越高說明制約條件越重要,對總得分的占比越大),再將每個單項的滿足率乘以權重,得到加權后的滿足率。最終的排程結果評價就是所有加權后的滿足率累計之和。
從結果可以看出,排程結果綜合滿足率只有70%,尤其是排在后面的制約條件單項滿足率下降的厲害,這是因為制約條件之間存在沖突造成的,要徹底提高排程結果綜合滿足率,除了進行算法優化外,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是:制定多版排程并同時配合軟硬件對產品流進行控制。
如果對焊接、噴涂、裝配三個環節各制定一版排程計劃,并在噴涂前、裝配前這兩個環節使用一些可以定制的軟件+硬件,把上一環節產品流按照對應環節那版排程計劃進行“變形”即可。
硬件方面,行業中有兩種比較通用的結構,一類是平面平行式多巷道結構,它的優勢是造價低,劣勢是“變形”能力有限。
平面平行式多巷道結構,只有位于巷道出口的產品才可以用來參與“變形”
另一類是立體庫結構,它的優勢是“變形”能力強,每一個存儲單元都可以用來“變形”,但造價往往高于平面結構。
軟件方面,不同的企業會根據不同的產品結構來設計,可以在公司成立前采購整套生產系統的時候提出這一模塊的開發需求,也可以在后期采用定制化咨詢服務的方式定向開發。
產品流的生產過程中,這些硬件+軟件的變形能力越強,排程時就不擔心制約條件間的沖突,結果也就會越好。還是剛才的例子,根據經驗來看,如果過程中采取了以上方法,評價結果顯著提升到98%: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055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48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142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118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891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1745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28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371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233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189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