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計劃領域主要包括主計劃(參見:需求驅動的供應鏈,不可或缺的是主計劃)、需求計劃(參見:需求計劃核心任務:模式識別)、生產計劃(參見:生產計劃:平衡的藝術)、物料計劃等功能。
半成品生產計劃,同樣是生產計劃領域內不能忽略的存在。對于瓶頸工序,半成品生產計劃甚至具有與成品同等級別的重要性。
本文搭建“半成品輪轉計劃模型”,并詳細討論半成品生產計劃。本文的討論,尤其適用于重資產的半成品瓶頸工序。
考慮應用場景如下:
有限的自動化設備或產線臺數(1臺或數臺)、若干半成品產出型號(十幾種或數十種,具有各自不同的需求特征,包括需求量、波動性),也即,單臺設備/產線需要面對多種產出規格,這是瓶頸半成品工序的基本場景。
在自動化設備或產線上切換型號時,通常還需要一定的換型時間(工裝夾具、料盤、調試等),由此會拖累設備效率OEE,既影響成本也影響有效產出能力。因此,這類半成品計劃必須在需求、存貨之外兼顧——甚至優先考慮——設備利用效率。
換型問題中,通常會有“跨類別大換型、類別內小換型”這樣的區別,其涵義是:如果型號差別較小,可能只需要部分更換工裝夾具、料盤等,即所謂“小換型”。
基于上述場景特征,可以構建“半成品輪轉計劃模型”如下:
基于此模型和真實數據,可以采用計算機數值分析精確求解。不過,絕大多數生產環境中并不需要特別精確的解,更何況需求趨勢變化是必須應對的話題,所以,本文將采用簡易分析的方式。這樣也便于理解分析結論。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MTO模式的半成品計劃,也一樣可以被此模型所涵蓋。區別無非在于,輪轉過程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
基于模型輸出,可以得到如下結果:
顯然,設備利用效率主要受到換型周期制約,其次是換型次數(相比較型號數量而言。也即,周期內各型號平均換型次數越多,則負面影響越高)
如果換型周期顯著較短(例如幾分鐘、一分鐘以內),那么,只要不是每天頻繁換型(每天換型數十次、換型時間累計超過1小時),通常都能滿足約束條件 r=90%、95%。
如果換型周期顯著較長(例如幾十分鐘、1小時、數小時),那么,即便約束條件僅僅為 r=80%,制訂合理的輪轉規則也是必須的。
如果換型周期顯著較長,那么輪轉規則應當什么原則?簡易分析的主要結論如下:
首先,如果所有型號都可以單獨滿足約束條件,那么,輪轉周期整體上必然也能滿足約束條件。也即,每次換型之后的凈生產時間,都應當不低于換型時間的 r/(1-r)倍。例如,如果r=90%, 若換型時間為1小時,則換型之后的連續凈生產時間需要不低于9小時。
其次,如果副型號需求水平較低,那么,對應的策略是副型號跨周期輪轉。也即,每個輪轉周期僅安排部分副型號生產,同時,在由若干個輪轉周期構成的大輪轉周期內,逐次完成所有副型號的輪轉。例如,標準輪轉周期(1個月)內完成所有主型號和1/3副型號的輪轉,在連續3個周期(3個月)內完成所有副型號的輪轉。
最后,在實際執行中,需要確保輪轉規則中的周期長度、總換型次數、總凈生產時間基本得到滿足,而各具體型號的實際生產時間則可以相對加長或縮短,以保證產出彈性,從而更好滿足需求波動。
輪轉周期(注意:副型號可能是大輪轉周期),基本上也就成為其交貨周期。如果輪轉周期T遠高于交期要求天數s,那么,為了滿足交付要求就必須安排半成品備貨。
討論1中的“各型號均應分別滿足約束條件”,事實上已經提供了輪轉周期的設定思路。具體如下:
進一步解釋公式邏輯:既然單次生產就足以滿足該主型號若干天的需求,那么,在若干天里該主型號僅需要排產一次。這個“若干天”,大致上也就應該成為標準輪轉周期T。
輪轉周期T設定之后,具體輪轉規則可以按照如下方式確定:
所有型號的輪轉規則確定之后,各個型號的交貨周期事實上也得到了規定。對于所有交貨周期高于交期要求天數s的型號,都需要設定半成品備貨。
具體設定,可以參照標準的再訂貨點ROP方法,也即:
ROP = 交貨提前期內的總需求 + 安全庫存
可參照前期文章 安全庫存設定:實例對比(1/2)和 聊一聊安全庫存通用標準公式。
縮短換型周期,是半成品存貨優化的根本方式。當換型周期足夠短時,甚至并不需要半成品備貨。
如果換型周期顯著較短,同時,對于設備利用效率沒有太高的要求,那么也就不需要半成品備貨,無所謂存貨優化。
如果部分或全部型號的換型周期并不短、甚至于顯著過長,那么,輪轉排產、半成品備貨基本是必須的,此時,就需要考慮存貨優化。
計劃協同,是半成品存貨優化的基本方向。畢竟,半成品和成品產線是供需關系,所以,前期文章供應鏈計劃協同:穩態業務 (以及其后續的五篇文章,詳細討論了供應鏈計劃協同的方方面面) 中的觀點、結論都仍然適用。
均衡生產,是半成品存貨優化的更高級方式。這里的均衡生產,并非是前面的平滑生產,而是標準的精益生產概念。
當輪轉周期僅需數天時,每個主型號的凈排產時間可能僅需要數小時、并且仍舊可以滿足極高的設備利用效率標準。此時,基本上是具備實施均衡生產條件的。如果可以與成品計劃共同實施均衡生產,就有希望實現整體精益。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2992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48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93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83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849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07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308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98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154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14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