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于香港理工大學。深耕供應鏈和物流解決方案多年,目前做跨境電商。供應鏈是六便士,文學是月亮。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 來自星星的tina 】
電商物流供應鏈說的最多的四個字:降本、提效。降本,指降低物流成本;提效,包括B2B的全鏈路時效,更多指的是B2C的消費者訂單時效。
競爭戰略之父邁克爾·波特有三大基本競爭戰略:成本領先、差異化和聚焦。
1. 成本領先英文是cost leadership, 它不是low cost低成本。成本領先要看的是通過什么方式來降低成本。在粗放運營的階段,物流的提效和降本是可以并存的。但是到了精細化運營的階段,我覺得兩者是個悖論。因為社會資源的網絡就在那里,總共就那么多:速度和成本,想要更快成本就會更高,想要成本低就不會有速度。很多玩家都用補貼和虧錢的方式入場,最后可能是不僅一家企業不賺錢,整條產業鏈都不怎么賺錢。
圖片來源于網絡
2. 差異化呢?國際物流是16世紀威尼斯商人時期就開始的,已經有了幾個世紀的發展;中國的倉儲服務也可以追溯到漢朝文景之治的年代。物流公司的估值漲不了,順豐的股價腰斬,四通一達難賺錢,可能就是因為傳統的物流倉儲公司其實沒有哪家有自己內核,也就是有別人沒有的東西。早幾年就開始說數字供應鏈,經過這么幾年的發展,現在各個物流公司都能做數字化了,比如物流詳情可視化,異常預警等等。當然數字供應鏈和物流可以發力的地方還有挺多。
不管是講戰略還是講運營落地,差異化一定是基于客戶需求的。之前快遞公司都爭相送貨上門還給用戶倒垃圾什么的。這可能不算差異化,得看哪些人有送貨上門和需要倒垃圾的需求。是否老人就需要送貨上門和倒垃圾呢,不一定,除非是躺著動不了的老人了,能走動的老人還喜歡去拿拿快遞,倒倒垃圾,走走嘮嗑啥的。那好吧,年輕人忙,年輕人有需求,也不一定。我自己就覺得快遞送貨上門是對社會資源和快遞小哥的浪費,最主要是我們小區菜鳥驛站就是我住的這棟樓,所以我下班時到驛站拿快遞就是很順便的事情,而有一些年輕人因為驛站離得遠就希望送貨上門。
圖片來源于網絡
3. 聚焦呢?聚焦是指專注某個細分的專業領域,某個市場或者特定的客戶。之前幾年Flexport以其領先于行業的數字化訂艙ERP系統而備受推崇,數字化集成確實是可以發力的地方,但在前面差異化講過了,現在各家數字化都不錯了。電商平臺有專注于做非洲的Jumia, Takealot, Kilimall;有專注于做東南亞的Shopee, Lazada, Tokopedia. 雖然有在非洲或者東南亞等區域有優勢的航線或者貨代,但是并沒有出現區域性聚焦的倉儲物流一體化公司。為什么?可能是不需要吧。如果市場有這個需求那么聰明的人類早就在做了。
圖片來源于網絡
任何時候,夯實基礎建設,我覺得打好底子都是最重要的。同時,現代商業日新月異,直播電商仍然方興未艾,物流倉儲公司除了提供傳統的服務外,很重要的是和商業模式的結合。我最近在想,物流跟著商流走,不僅是跟在商流的后面,更重要的是,物流要主動和商流結合,去創造一些新的玩法、模式和價值。并且,現在應該已經有人在這么做了。
圖片來源于網絡
1. 既做代運營又給自己的店鋪提供倉儲和物流服務。這個在國內很多人很早就這么做了。這個就不說了。
2. 在直播電商模式下,倉儲服務和直播進行“商業”的結合。存儲只是附加服務,而更多的是提供直播的場地,物流收入與直播收入掛鉤。這可能可以歸類到聚焦于特定的商業模式和客戶群體,也可說是聚焦于自身專業能力建設。
對于賣家。比較適用于中小賣家,并且有直播屬性的商品,但是又沒有自己的倉儲物流能力,也沒有供應鏈計劃運營能力。想要打造一些剛起步的商品,通過爆品引流,又有較多長尾品的。這些賣家可以充分利用這種模式,既能做起規模,也節約一些倉儲物流費用。同時,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要選定有能力和有資質的倉儲物流商,不能找個投機倒把商,自己要提前了解一些當地行情,比如:是否有政府政策的支持,如果在比較復雜的國家(比如泰國)是否能搞定各種機構查驗等。
對于有資質的倉儲物流商。找到有潛力的商品和賣家、MCN機構、末端配送的快遞,同時和平臺簽約,進行合作。只要有幾個商品或者賣家能爆發出來。那么倉儲成本都不算啥了。
對于平臺。適合于這種模式的商品和店鋪一般還是需要依托于電商平臺。平臺也需要抓住發展自有物流的機會,不管是自建還是3PL。物流其實是苦活和累活,沒法投機取巧和一步到位,就是打底子,做好基建。
3. 提供多樣化的增值服務。這可以說是做差異化服務吧。除了倉儲服務和直播的商業結合、傳統的倉儲和配送服務多樣化的商業流下,可以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通過增值服務創收。比如定制化包材,環保包材,禮盒;倉庫內的效期盤點服務;大件和特殊品的包裝。比如在東南亞在泰國,賣得好的魚竿在倉內可以提供包裝服務。還可以對易碎品加固、特殊品貼標等。特別是直播電商模式下,可能會有更多小眾化和長尾的需求被挖掘,而倉儲物流也可以跟著做起這類服務。當然,前提也是要有相對專業的工人能做這些事情。
4. 差異化和聚焦還能做什么呢?隨著全社會的老齡化和少子化,倉儲物流供應鏈是否也可以區域化和年齡的聚焦呢,利用數字供應鏈做些什么?2022年,中國人口的中位數是38.8歲,日本早在多年前60歲以上人口就占比近30%也就是每3個人就有一個60歲以上的人;而東南亞的平均年齡才28歲。中國未來的養老模式是9073(90%居家養老,7%社區養老,3%養老院養老)這也許是可以思考的一個問題吧。
其實有時候我們探索的不是發明一個新的東西,發現一個復雜的玩意兒,而是在現存中發現新的點,可能只是一個小小的點。以上觀點不全可能也不對,也有很多沒想到的地方,只是拋磚引玉。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2803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492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16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13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744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472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224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42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014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962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