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講到問題意識,在日常宣導倉庫人員進行整理同時,我們并沒有讓現場一步到位或者講豐富的案例去讓現場的管理人員去明白什么是5S,為什么要做5S等等,我們還是希望通過每日的整理引導,先讓基層管理人員有這種意識并不斷強化,再逐步完成2S、3S...;
今日在微信上,看到一張圖片:
我的第一反應是好詳實,已經不能用詳細來描述了,每一步,它都給你想到了,再回顧我們的整理過程,要達到這種標準,還需任重而道遠。我也在時常思考,如果從現場的實際情況考慮,是不是目視化管理中的文字描述越多越詳細越好呢?
我們首先回顧下整理整頓內容,整理在5S描述里對象是空間,目的是騰出空間,活用空間;空間除了現場的區域,也可以是我們思考和創新思維的空間,是否沉冗。在我們倉庫整理的初期,并沒有在開始就畫個平面圖,一個個標出功能區(因倉庫已運營了一段時間,功能區初步完善,設備已定位),再根據每個功能區去整理,而是先從每個庫的角落和小房間開始,清理雜物(這邊有員工就不解了,每個庫的小房間放的都是沒用的設備,雜物,衛生工具而已,我們花時間去清理,為什么不先把貨架區,地堆區先整整),其實不然,如果我們最不想整理的地方都不想去面對,那后續現場的整理該如何繼續,美名曰:天降祥大任于斯人也...
我們在整理的過程中,很簡單的,根據倉庫實際使用情況,整理出了放置許久的設備,機柜,五金...簡直是一個淘寶的過程....
整理小房間的過程讓我們明白:空間一度存在浪費被占用的情況,甚至有些設備已經被倉庫遺忘了,又重新整理出來使用。要與不要我們都難以取舍,何談整理整頓開始?結合實際情況,同步整理了每個角落的物品分類:
區別“需要的”和“想要的”,消除“以防萬一”的態度,客觀上必須使用的物品就應清楚需要的數量,而把多余的物品扔掉或歸還處理,再根據每個部門自己現場的情況,先整理看起來最顯眼最雜的區域;
我們知道,根據整理的分層管理,可以分為三個級別:
低:不能用或不再使用的物品;過去一年都沒有使用的物品;這類物品直接報廢或丟棄;
中:在過去的半年以上未曾使用過的的物品;在過去半年內曾經使用的物品;這類保存在比較遠的地方;不要出現在區域內較為明顯的地方,或根據這類物品的屬性,專門放置特定的小房間區域;
高:每天至每月都要使用到的物品;每小時都要使用的物品;這類大家毋容置疑應在工作現場附近(就近原則)或者隨身攜帶;
既然根據物品的需要程度和分類原則,需同步進行標注,目視化是推行整理整頓的重要辦法,如開頭的那張圖,我們在感嘆日企目視化管理的精髓時也考慮如何轉換成我們實際作業中可以執行的方法;
每一步進行的整理,都是以方便倉庫實際操作為目的,我們沒有急于推行5S管理及現場全目視化管理,而是讓管理者逐步明白整理的意義,我們為何要整理?何時開始?
初步在紙上列出每日使用物品的名稱,使用頻率,使用目的;
再結合現場實際已定位好的區域,在原有的基礎上去規劃位置放置分類物品;
執行一段時間,如取用便捷,整體整潔,再調整;
管理者從周計劃改日計劃,養成日清日結,日事日畢的習慣來引導自己和員工進行不斷改善;
我經常和我的小伙伴們說,整理整頓,我們現在還是皮毛,我們要面對現實,清楚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而且要正視問題,正視在推行整理過程中的潛在問題和預防潛在問題的發生。會有狀況外的情況發生,也會存在不斷持續推進的阻力,但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我們可不要以高標準來要求一步到位,而是需要先建立不斷改進改善的流程;
自律的前期是痛苦的,中期是迷茫的,后期是舒爽的;
我們一定要立足倉庫現場、現物,解決具體、清晰的問題,要引導員工深入分析、反思和溝通所學到的經驗和知識,并把最佳實踐流程化、標準化,不斷強化知識共享;除知識和能力,還應具備相應創新的思維去豐富自己的所學知識,提高能力;我們需根據自身倉庫自有或現有的管理方式和團隊,去延伸出符合現狀的改善方法。
中郵無人機(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2727 閱讀智能倉儲企業“智世機器人”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2635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整合重組,四千多名員工將何去何從?
2068 閱讀2024最值錢的物流上市企業是誰?哪些物流企業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569 閱讀地緣政治重塑下的全球供應鏈:轉型、挑戰與新秩序
1298 閱讀物流供應鏈領域“吸金”不力,但能給投融資事件頒幾個獎
1273 閱讀連續5年的“春節主力軍”,德邦為何如此穩?
1149 閱讀16連冠背后,日日順助力智家工廠物流降本增效
1078 閱讀1745億件,快遞業務量增速超預期
1022 閱讀扎根供應鏈創新25年,一家“耐力長跑型”企業的破局啟示
97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