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技術發展,人類社會的經濟形態已經發生了數次轉型。信息技術革命推動傳統經濟轉型為網絡經濟,新一代數字技術的發展則帶來當下數字經濟的全面爆發。經濟形態的轉型帶來企業戰略的升級調整。網絡經濟時代, 平臺戰略被企業廣泛采納;而在加速發展的物聯網以及數字化技術的推動下,大量企業開始轉型為生態戰略。作為制造業關鍵支撐的供應鏈,也迎來了數字化與智能化的重要機遇。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經濟學研究所博導戎珂等學者在《哈佛商業評論》上關于平臺到生態演進的最新研究表明,傳統經濟下的產品戰略強調專業化分工和上下游整合。網絡經濟時期,企業實施平臺戰略目的是打造雙邊平臺,核心企業在其中充當雙邊匹配角色,對接起商品或服務的供給方和需求方。而在數字經濟全面發展的今天,企業需要轉型到生態戰略,目的在于打造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由價值網絡和嵌入資源兩大部分組成,是一個包含了消費者、生產者、供應商和其他互補機構組成的有機整體。
從2015 年開始,經過五年左右的積累,海爾集團旗下的日日順供應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國供應鏈行業領軍者開始由平臺經濟轉型為生態經濟,為工業互聯網發展和推動中國產業結構向中高端邁進提供了樣本。“萬物互聯”時代,數字化聯接的是持續創新的商品與服務,供應鏈生態建設貫穿產業的全鏈路,從前端、中臺服務到后端交付擁有諸多與客戶直接交互合作的優勢,為開啟“數字化供應鏈的下半場”提供了堅實基礎。
不過,下半場意味著更加激烈的競爭態勢。中國的供應鏈行業,在經過平臺經濟超速發展后,效率不斷提升、逐漸向頭部企業集中。自2000 年成立以來,日日順供應鏈發展經歷企業物流→物流企業→生態企業三個階段,經過21 年櫛風沐雨,已成長為中國物聯網場景物流生態品牌。這得益于其近年來不斷從多個維度顛覆傳統供應鏈服務模式,在快速增強擴大與外部互動的同時,內部繼續優化資源——憑借自身的“科技化” 物流基礎服務能力、“數字化”定制SCM 解決方案能力、“場景化”云服務體驗平臺能力,以及遍布全國城鄉的網絡觸點等優勢, 以差異化競爭力逐步演變出開放共生、可持續發展的供應鏈網絡生態。
過去十多年來,中國的供應鏈行業經歷了傳統直線型供應鏈、現代網絡型供應鏈、數智化供應鏈三大階段。如今,數字化供應鏈管理正在支持中國實體經濟全面升級,它改變了傳統供應鏈以控制一系列線性活動來創造價值的方式,通過敏銳洞察與敏捷反應,提升價值鏈兩端資源的價值,并將中間的多個環節進行上下延伸, 聚集合作伙伴,建立新層級交易關系,實現“立體”價值創造。日日順的供應鏈生態聚焦微生態,以消費者需求為驅動,在供應鏈各節點形成互利共生的共同體,在一個循環、迭代、又反饋驅動的過程中, 將不斷擴展的生態系統的整體價值最大化。
通過與用戶的直接交互,推動微生態的迭代創新。微生態,由與生態品牌發生直接互動關系的品牌和企業構成;生態成長的動力來自與微生態密切相關的兩個方面,一是用戶數量的增長,二是參與主體類型的增加。在日日順供應鏈構建的生態體系中,聚焦出行場景持續迭代的定制化解決方案獨具代表性。
具體來說,隨著電動自行車客戶群對產品外形與性能有更高需求,一些新品牌快速涌向市場,如小牛電動、哈啰出行、東動電摩、Ninebot 等,日日順供應鏈從中洞察到商機,推出了“車電分離”的供應鏈模式——即將車架與電池分開運輸與入庫,于一年半以前推出1.0 版本。
在與用戶、品牌商進行深入調研、交互后,日日順供應鏈發現,對用戶來說, 一二線城市的大部分用戶更注重電池的動力強、起步速度快,對續航公里數要求不高;而三四級城市以及農村的用戶,將電動車作為主要運載工具,希望電池的續航里程長。與此同時,對品牌商而言,基于產品本身特性,電動車電池裝在車內會產生虧電,如果不進行充放電,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電池就會大幅降低能效,成品放在倉庫里會有電池報廢的風險。
基于調研信息,日日順供應鏈與品牌商進行聯合共創,對不同城市分別運送性能不同的電池,滿足了消費者的分層需求, 同時從存儲、裝卸、運輸等場景切入,創新打造車電分離解決方案,通過設置電動車電池存儲集裝箱將電池和電動車單獨隔離存放,并提供反向補電服務,以減少電池虧電提升存儲時間。
針對電動自行車包裝長距離運輸成本高且貨損多的行業痛點,日日順供應鏈采用行業內首創具有知識產權的智能定制循環箱,既能滿足裝載運輸過程中防塵防撞的需求,又能實現可折疊,循環回收再利用。
在這一模式成功后,日日順供應鏈又推出了2.0 版本——進一步拓展倉庫的服務范圍及再加工能力,將品牌商工廠的最后10 米生產線前移到了物流倉庫,把簡易零配件安裝遷移至倉庫,將日日順供應鏈倉變成了品牌加工倉,使倉儲空間利用率最大化,提高人員配置的合理性以及設備資源利用率,進一步提升運載效率的同時,大幅度降低了企業中間成本。
供應鏈聯接起客戶端與消費端,日日順在客戶端聚焦如何降本增效,在消費者端注重提高用戶體驗。目前,日日順供應鏈正在探索“車電分離”的3.0 版本,主要生態合作方包括電動車新銳企業哈啰出行、東動電摩。后者的母公司是中國摩托車老牌企業錢江摩托,正在從柴油汽摩向電摩轉型,在銳意創新的過程中,基于日日順供應鏈數字化運營模式、快速調度服務資源的能力以及“離消費者最近”的優勢,與日日順供應鏈攜手探索更高程度的個性化定制,以滿足不同場景、不同類型用戶的差異化需求。
如今,新消費的浪潮進入了自我強化階段,線上與線下的多維連接正在形成新的多層級體驗。在消費品與服務領域,作為以人為中心的體驗場與連接點,場景以引發價值交換、觀念共鳴及生活方式的交互觸點,不斷為用戶創造新體驗;而體驗又會提升場景價值,兩者常常形成互為呼應的正向關系。用戶、商品、服務、場景的價值鏈重構,在不斷擴展與強化生態體系的搭建。
海爾生態品牌的打造注重兩大價值循環,其中一個是“用戶體驗迭代的價值循環”。日日順供應鏈在家電、家居生活、健身器材、出行工具等多個行業進行場景擴展,將線上購物體驗延伸到線下,不僅將健身、出行、衛浴、廚房等場景直接“搬到” 用戶家門口,并延伸“到家”。如在為用戶運送、安裝健身器材后,場景服務師會仔細詢問用戶的運動習慣和身體狀況,通過“日日順到家”APP 上的各類資源為其定制健身解決方案,從而實現全流程、超體驗、交互式服務。
日日順到家APP 致力于提供高品質居家生活場景服務, 包括家電、家居、健身、出行等場景,對用戶個性化場景需求進行精準把握。在“日日順陽臺馬拉松”眾播活動中,日日順供應鏈與生態方聯合打造的居家健身、健康飲食、健康飲用水等場景解決方案獲得了大量用戶的關注。通過充分滿足用戶的場景需求,以及對用戶家電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日日順供應鏈不斷提升高黏性用戶的比例,逐步培養出更多終身用戶。
在生態品牌的塑造過程中,基于場景提升體驗,不是漫無邊際地營造用戶感受, 而是基于物質性的外形與服務特質的展示, 通過傳遞符合用戶心智的“信號”,在用戶心目中形成差異化的心智認知。品牌打造者要以最直接的用戶需求洞察、最快的反應能力,創建超越期待的體驗并形成情感連接,持續獲得消費者的關注。自從全球步入信息爆炸時代后,注意力已成為最重要的資產。以“有限理性說”和“決策理論”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赫伯特·西蒙, 早在1970 年代就前瞻性地提出:隨著信息的發展,最有價值的不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硬通貨不再是美元,而是關注。
滿足不同需求,拓展生態用戶。用戶需求是企業創新的根本,在任何行業,只要現有產品的定制化程度、場景匹配度不夠高,就意味著突破的機會。在從平臺向生態升級的過程中,日日順供應鏈憑借敏銳的洞察與數據分析,不斷“破局”,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生態合作伙伴。2020 年, 日日順供應鏈將場景物流模式復制到汽車場景。相較汽車傳統銷售模式,新能源車的4S 店數量較少,并且沒有成品車備貨;而日日順供應鏈擁有輻射全國的智能倉網與多年數字化業務運營經驗,能夠高效地實現從前端接收到終端交付的價值流程。通過提供定制化場景方案,日日順供應鏈在汽車領域發展迅速,目前客戶包括吉利、奔馳、奇瑞、長安等。
日日順供應鏈在與品牌商建立合作的過程中,基于對方的服務痛點切入方式各有不同,有的從整車交付切入,有的從原材料入廠物流、備件切入。在為奇瑞打造的轎車運輸方案中,日日順供應鏈基于其運輸的安全和效率痛點,通過全國統倉統配的倉儲服務實力,實現從制造基地到前置倉再到4S 店的高效運轉,并以智能下單、全流程監控、智能調倉等先進的供應鏈技術,實現整體鏈路的效率提升。
在與戴姆勒奔馳的輪胎配送合作中, 奔馳對不同4S 店送達時間有個性化需求, 日日順供應鏈通過數字化軟件完成分倉策略,創建了“全國功能倉+ 區域功能倉+ 本地倉+2H 前置倉”模式,為奔馳定制8 個備貨倉,6 個前置倉,根據奔馳的需求, 為不同地區的4S 店提供不同響應速度的差異化服務方案。日日順供應鏈通過智能布貨、補貨、調度等供應鏈領先IT 技術, 在保證訂單即時滿足率的基礎上,有效提高奔馳輪胎的庫存周轉率,降低各項倉儲成本。
日日順供應鏈通過實施上述生態戰略, 讓企業用戶的種類得到了進一步拓展,因此帶來了互補效應。通常來說,原有的平臺模式是價值網絡的基礎,而在用戶數據等嵌入資源的支持下,企業可以充分發掘已有雙邊用戶的需求,且有能力將平臺之外的不同類型的參與主體納入到價值網絡中,因此在原有平臺的網絡效應的基礎上, 讓平臺與平臺外參與主體之間的業務、資源等產生互補效應,兩者得以共同壯大。
生態系統發展的起點,一般是平臺的運營積累;相較于平臺,生態系統具有不斷增加的嵌入資源,包括價值共創方、用戶數據、商業信用等,這些資源讓生態得以超越原有價值網絡的邊界,并形成生態賦能。這種賦能會不斷反哺價值網絡,吸引更多數量和種類的主體加入生態體系之中;生態品牌建造者可以從用戶結構、交易層級、商業賦能和模式績效這四個方面轉型,實現戰略升級。
價值與效率推動生態各方深度合作。基于物聯網的生態品牌打造,其部分功能和價值的實現,依賴于它與生態系統里其他合作方之間的整合;而這種整合的基礎是生態品牌方自身在行業里的深度積累。以深度切入的電動車行業為例,除了不斷升級的“車電分離”,日日順供應鏈還在產業集群地天津、無錫、寧波、佛山、臨沂等地布局了產地貨倉、就近攬貨、一倉發全國;并將傳統的倉庫,迭代升級為具有“倉內加工和統倉統配”功能的前置裝配中心。在為小牛電動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中, 包括工廠干線裸車運輸、庫內裸車立體智能存儲、智能定制循環箱配送等,不僅幫助小牛電動提高了用戶體驗,還降低6% 的物流成本,運送效率提升 31%。
與伙伴共進化,破局行業難題。生態品牌是一個多維度資產的集合體,其持續成長需要充分利用生態合作方的優勢,以共同進化方式實現海爾生態品牌打造的另一大價值循環——“生態方增值分享的價值循環”。日日順供應鏈于 2020 年 6 月開始運行的國內首個大件物流智能無人倉, 就集合了各方優勢。該智能無人倉采用視覺識別、智能控制算法等前沿數字化技術, 在研發過程中,AGV 智能搬運機器人是一項重要定制設備;日日順供應鏈選擇與在單位重量、導引技術上最具優勢的海康威視合作,推出載重量高達1.5 噸的AGV, 而且在穩定性、移動速度上均達到理想值, 成功破解了國內供應鏈行業AGV 的一項技術難題。
在大型龍門機器人的研發中,日日順供應鏈與科捷智能科技公司進行合作。科捷智能具有自主研發的智能輸送系統等智慧物流領先技術,合作中還為日日順提供了關節機器人碼垛、AGV 機器人搬運排序、智能揀選設備等智能倉儲最領先的相關技術。日日順的無人倉大幅提升了倉儲效率, 具備24 小時不間斷作業、每日自動進出庫大件商品超過2 萬件的能力;并實現密集存儲,提高倉庫容積率及作業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生態賦能、共贏增值。生態賦能,是生態品牌打造與生態系統延伸的關鍵,它通過領先技術和數據積累,以提供需求分析、交易匹配、管理工具、金融支持等服務, 吸引外部主體加入生態系統,從而在各個節點擴展交易層級。在物聯網生態品牌的建造過程中,充分利用系統的動態性、相關性和整合性,可以高效推動生態系統形成全方位的賦能能力。
為提升下游供應商的效率,日日順供應鏈持續完善各類供應鏈管理系統并進行流程優化。以“輕松配”為例,通過自動化方式取代人工調配車輛,解決了物流車管理與訂單分配中的多個細節問題。具體來說,利用“輕松配”可以實現將大量訂單信息與物流車輛信息進行匹配,為訂單分配9.6 米、7.2 米等不同長度、不同載重量的車輛;在倉儲與制造園區端,以激光雷達與攝像等技術實現車輛無感進出園區, 相比以前的手工填單方式提升了便捷性。這種效率提升的賦能,不僅提高了平臺的同側網絡效應——即供應商資源越多,訂單越多;還提高了平臺的交叉網絡效應—— 即訂單的增加,又會吸引更多供應商的加盟。
這種生態賦能已快速吸引物流地產商、倉儲管理合作商、設備商、運輸商、區域配送商、加盟車主、最后1KM 服務商、保險公司等一流的物流資源自進入,包括中國平安、陽光保險、格蘭仕、創維、西門子、國美、宜家、顧家家居等眾多跨行業、跨領域的生態方,在日日順供應鏈打造的生態平臺上,通過方案共創,實現價值共享。
廣泛賦能各類企業和創業個體,是促進社會經濟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核心推動力;在這種推動之下,人們的生活將以更快的速度改善,環境和資源的可持續性將得到更高程度的保證,這些都是生態品牌建設者為社會創造價值循環的使命目標。
以產業升級推動社會進步。2021 年是中國經濟復蘇之年,重新回歸制造業特別是中高端制造業,已成為中國政府的最新決策焦點。強大的制造業,必須有科技化高效供應鏈的支撐。日日順供應鏈打造的智能倉以技術創新為支撐,極大地提升倉儲作業效率,入選國家智能化倉儲物流示范基地,為中國智慧物流的發展起到示范和引領作用,促使行業加快智慧升級的步伐。日日順供應鏈還牽頭承擔了智慧物流領域國家級重點專項——“智慧物流管理與智能服務關鍵技術”,聯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杭州海康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在內的多家知名高校及技術領先企業,攻堅物流及供應鏈共性關鍵技術,共同打造智慧物流管理與服務的“中國芯”。
聯合高校培養行業人才。日日順供應鏈與中國物流學會聯合舉辦“日日順創客訓練營”,一方面為高校學生提供創新創業的“實訓平臺”,另一方面也形成了校企聯合創新機制。針對大學生創業過程中的種種痛點,日日順創客訓練營著眼于創業實際需求,通過“種子集”、“天使學”、“A 輪研”、“B 輪創”等六大環節鏈接產學研用,促成創業構想的落地應用。2016 年創辦以來, 日日順創客訓練營已經覆蓋全國 500 多個知名高校,吸引1 萬多名大學生創客參與, 累計輸出創業課題216 項,孵化創業項目101 個,申請國家專利幾十項,落地應用項目26 個。
重塑電動車行業供應鏈的商業模式、以遍布全國的終端服務網絡與訓練有素的場景服務師作為觸點擴展生態,日日順供應鏈在從平臺企業轉型為生態企業的旅程中,不斷挖掘與吸引合作方,共同創造超出客戶與用戶預期的整體體驗,連續兩年入選《胡潤全球獨角獸榜》,成為唯一物聯網場景物流生態品牌獨角獸。而前方是更長的旅程,因為隨著商業生態理念的加速擴散,將有更多實力企業加入生態品牌打造。對于尋求向生態轉型以及正在轉型的企業來說,如何在用戶需求驅動下,優化供應鏈各節點以逐步形成互利共生、可持續發展的共同體,如何實現內部管理的持續變革,將是轉型的戰略重點。
2024最值錢的物流上市企業是誰?哪些物流企業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793 閱讀地緣政治重塑下的全球供應鏈:轉型、挑戰與新秩序
1522 閱讀連續5年的“春節主力軍”,德邦為何如此穩?
1422 閱讀物流供應鏈領域“吸金”不力,但能給投融資事件頒幾個獎
1399 閱讀CES 2025:NVIDIA OMNIVERSE驅動的智能倉儲數字孿生革命
1147 閱讀扎根供應鏈創新25年,一家“耐力長跑型”企業的破局啟示
1054 閱讀中遠海運回應被美國國防部列入“中國軍事企業”清單
1071 閱讀拼多多引領電商西進:帝王蟹進村,非遺剪紙出山
1052 閱讀制造業企業,不要逼物流公司降價了!
984 閱讀AI改變物流業的游戲規則:從炒作到實踐的深度思考
989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