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疫情,好像離我們很遠。但約占世界船員總數15%的印度海員,卻因跨境海運跟每個人息息相關。
“早在5月上旬,南非港務局就表示,從印度抵達南非港口德班的一艘船上,有14名菲律賓籍海員確診感染新冠病毒,該船目前處于隔離狀態。”
因此不少海運公司開始拒絕印度籍海員上船。“據《金融時報》報道,重要海上樞紐新加坡港口和阿聯酋的富賈伊拉港,目前已禁止從印度出發的海員換班。”
印度海員被拒,能上船的海員就減少,全球海運運力供應就減少,跨境物流運輸受到影響,進口的進不來了,出口的出不去了,即便能進得來出得去,等待的時間也會大幅增加。所以,因為印度海員,供應鏈中的實物流受到極大影響。
全球海運運力供應減少,但運力需求依然存在,海運運力供小于求的狀況加劇,直接影響就是運價上漲。運價上漲,意味著物流成本增加,直接增加雙方的資金付出(分擔比例看雙方的實力對比)。出口的出不去,形成產成品積壓,不僅沒有銷售收入,而且還得多付倉儲費用,資金凈流出;進口的進不來,擔心出現原材料短缺,所以要提前多備料,要提前備料就得提前結清給供應商的應付款,資金凈流出提前到來。所以,因為印度海員,供應鏈中的資金流受到極大影響。
海運運力供大于求,但畢竟還是有的“供”。所以出口的要想早些出去,進口的要想早些進來,就得拼誰的信息靈通了,信息靈通的就能早些獲得運力,當然明里暗里少不了多付出些價格和資金。現實中,海運運力的供需雙方還不能直接對接,中間還須經過第三方貨代,貨代公司要想讓供需雙方對接成功,也需要有強大的信息獲取和匹配能力,能力越強,從運價上漲中獲利的機會就越大。所以,為了解決印度海員引發的供應鏈中的實物流問題,供應鏈中的信息流就必須被充分調動起來。當然,不管怎樣,最終還是要影響到資金流,“海運供需雙方提早對接成功”就免不了多付出些資金,不過也有可能發現節約資金的新方法。
“沒有了海員干活,全球貿易的供應鏈就很有可能中斷”。同受疫情影響,去年我們國內也出現過類似的場景。去過疫區的卡車司機,一返回就被當地防疫部門隔離,一隔離就是14天。隔離看上去不要緊,但司機成為了易耗品,能開卡車的司機成了稀缺品,跨區公路運力很快就供小于求,提前上演了上述海運供應鏈的“實物流、資金流互促緊張,信息流展現神通”的場景。
普遍共識,供應鏈包含“實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但印度海員和中國司機的影響,展現了“人員流”的重要性。人員的重要性,平常看不出來,但一旦被禁止流動,或一旦要動起來,引發的供應鏈問題可就不是小事了。
“海員和司機”是被禁止后產生影響的例子,“動起來產生影響”的例子也非常多。比如,發生在2018年的“離職能直接影響中國登月的事件”。張小平,1994年進入“航天601所”工作,離職前工資每年12萬,離職跳槽到一家民營企業年薪直達百萬。離職前,沒被認為有多重要;一離職,發現竟然影響到“登月供應鏈”。宮迅偉老師強調,供應鏈管理一定要注意“關鍵崗位、關鍵技能、關鍵人員”的風險應對。
以上提到的供應鏈中人員的作用,集中在執行和操作層面,實際上決策和參謀層面的人員流動產生的影響有過之而無不及。去年,參訪京東亞洲一號時,在感嘆“14條鐵律”之余,發現其中的8條與供應鏈中的人直接相關。
2024最值錢的物流上市企業是誰?哪些物流企業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793 閱讀地緣政治重塑下的全球供應鏈:轉型、挑戰與新秩序
1522 閱讀連續5年的“春節主力軍”,德邦為何如此穩?
1422 閱讀物流供應鏈領域“吸金”不力,但能給投融資事件頒幾個獎
1406 閱讀CES 2025:NVIDIA OMNIVERSE驅動的智能倉儲數字孿生革命
1147 閱讀中遠海運回應被美國國防部列入“中國軍事企業”清單
1078 閱讀扎根供應鏈創新25年,一家“耐力長跑型”企業的破局啟示
1054 閱讀拼多多引領電商西進:帝王蟹進村,非遺剪紙出山
1052 閱讀制造業企業,不要逼物流公司降價了!
991 閱讀AI改變物流業的游戲規則:從炒作到實踐的深度思考
989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