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數十載,風云變幻,快運盟主輪替。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憶往昔老物流風風雨雨,幾經波折,留下很多遺憾,也拓印諸多前進軌跡,為后來者指引方向。
首先聲明,沒有完美的網絡,所有的模式都需要時間去驗證!以下只是一家之言。
有人把自己悶死,感覺還很飄
說快運,得從卡車航班說起。咱們不得不提到“恒路”老品牌,“恒路”雖被并購逐漸勢微,但是“恒路”是最早提出卡班航線的物流領頭羊。因為管理人才和老板各方面原因,最后在德邦物流得到了推廣,【精準卡航】成為德邦叱咤風云的主打產品,讓德邦迅速做出規模,走向盈利,也為物流整體提速奠定了基礎。
老牌快運佳吉的關停,是行業一大憾事。2013年安能開辟加盟模式的時候,我曾經做過對比,認為佳吉應該會在后期競爭過程中占據絕對優勢:佳吉快運很多分撥屬于自己的,所以場地成本最低,佳吉主打低價,市場定位為低端市場,客戶群體更廣。但是傳統物流逐漸演進導致佳吉快運最終敗下陣來。佳吉品牌沒落在歷史長河中證明了一個道理:低價不等于一切,成本不斷增加,未來快運發展到極致,車線、分撥、人員管理等成本都相差無幾,就看誰能把自己效率進一步優化。
老牌直營快運新邦物流,本可以和德邦一較長短、一決雌雄。后期順心在新邦的基礎上另起灶爐,起勢很快。新邦一直活在德邦的影子中,戰略定位并不清晰,人才招聘和培養機制也遠遠落后于德邦,最后走向末落。本來加盟可以作為扭轉新邦命運的一次轉機,但是由于缺乏加盟基因,理念轉變太慢,資金也沒跟上,被兼并榨取完最后一點價值。新邦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沒有合適的人才,只是一味模仿,最后肯定死掉,沒有創新的企業就沒有發展的動力。
對于大達、中驊的倒閉,絕非偶然。因為江浙滬的區域物流發展已經非常成熟,直營成本高控制不好,根本搶不過加盟體系,雖然大達和中驊轉向加盟進行調整,但是錯過了最好的時間窗口,同時也失去了直營服務的品牌優勢,短期的加盟,人才與管理又跟不上,加盟變成了網點的一個噩夢。他們的倒閉告訴我們:理念的變更需要人才去落地,否則老體系舊幫子只能把企業帶向不歸路。
商橋物流是一家典型有融資,又有創新的企業,但在今年的惡性競爭中敗下陣型來。其實商橋和修正我在此前的文章已經寫過,沒有100個億起不來一個新網絡,隱諱地說此路不通,當時不想那么直白表述而已。商橋的快遞箱模式浪費了很多錢,因為和快運的操作模式加上基礎設備不齊,導致流產。其實商橋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他們的團隊混亂,在先后兩輪融資時,沒有自己清晰的戰略規劃,朝令夕改,最后變成一盤散沙。商橋的敗退教會我們一個道理:網絡的成長離不開錢、人及好的戰略。
首先我們提到以前的龍頭企業——天地華宇,幾經周折,最終花落安吉,安吉可能是天地華宇的最后一站了。天地華宇目前嚴重虧損,內部傳聞,天地華宇管理層要進行重大調整,看能否王者歸來。天地華宇肯定不缺錢,目前就看人才和戰略方向調整。
百世坐快運第二把交椅好像已經N久了,但是集團年年不賺錢,是它的死結。即使今年百世做了相關調整,也屬于亡羊補牢。
首先,百世集團需要把包袱都拋掉,輕裝上陣。否則它面臨的不僅僅是退市的風險,還有風投撤資的風險,ofo單車就告訴我們一件事情,什么事情都可能發生。其次、百世快運如果進行調整,如果不從高層到省總進行大換血,從整個戰略到執行進行調整,百世依然還是卡在尷尬的十字路口,進退兩難。我只知道一個邏輯,不少人都有這樣和那樣的局限性,如果能帶領百世再進一步,越過山丘,何必等到現在才出牌呢?
壹米滴答目前應該在快遞快運融合數據上坐第一把交椅。壹米滴答最近的logo轉變,意味著優速品牌進一步邊緣化。但是壹米A網的貨量數據從2018年的日均14000T到今年的16000T ,就很能說明問題,它目前戰略處于迷惘期。從孟豹到陸國榮的離去,幾茬領導走馬燈,貌似驗證壹米滴答的迷失。壹米滴答在苦苦尋覓一個操盤手。楊興運是一個融資高手,目前的情況就是有再多的錢,也有燒完的時候。
其實壹米滴答和百世快運目前缺一個思想舵手,引導他們突破這個瓶頸。
順心捷達、中鐵飛豹、匯森新三劍客的較量剛剛開始,我認為三家最后也要走到安能、百世、壹米滴答“三國殺”的路口,市場留給他們的時間不會太長,中鐵和匯森后面如果沒有大的融資,都將在這場新“三國殺”中滅亡。人才的體系搭建估計也是他們的短板,無論中鐵管理層二進宮,還是匯森管理層(有大量龍邦的背景)再回爐都得面對這一問題。順心捷達經過深挖德邦、壹米等同行的大量優秀人才,在順豐的背書下,加速融通,或許發展會迅速一點,我只能說其發展有前景,但是后期的盈利瓶頸需要看順豐快運操盤手的能力了。
最后提一下安能,我不替任何一家網絡背書。
安能從2018年的年底遇上嚴重的資金短缺問題,到2019年8月份已經實現大部分省區盈利。所以此次斷臂求生、爬坑很成功。安能的網絡口碑很差,秦興華當年網絡大會煽情的哭著對所有加盟商說,安能物流不上市不漲價。安能是精致的務實主義者,結果第三天就漲了1毛。安能高管有的猶如奸雄曹操,諸般算計,讓其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可以爬到日高峰5萬噸,也在前面這場幾近覆亡時轉危為安。
首先,安能快運的凝聚力非常強。半年不發工資,安能做到了從總部到各省的核心管理層都沒有離職,甚至還有不少管理層墊付了基層員工的工資,避免了惡性事件的頻發。其次,對公司有強烈的認同感:目前安能內部的融資高達2-3個億,平均每個省總可以購買公司股票1000萬,不買就換人,安能的省總可以輕松做到。安能的大區總平均可以購買公司股票150萬左右,網管在20-50萬左右。我只從這兩點來描述大家認知的安能,所以能者歸來,估計他貨量王的位置會坐很久,短期沒有人可以撼動。
以上只是個人觀點,不給任何一家網絡背書,歡迎留言拍磚。有一個小小的愿望,想走遍七大洲,寫幾篇關于國外物流的發展史,讓網絡的網點更好地了解物流的發展趨勢,從先進國家的物流發展史中尋找適合自己的路。
快運網絡生生死死,其實對網點來說都是一部資本家剝削的血淚史。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153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90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198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167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004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975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870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84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420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252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