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暫停中國貨物清關、封禁TikTok等59款中國APP等,印度的一系列舉措讓出海該市場的跨境賣家們走到了一個進退兩難的“十字路口”。有人離席、有人堅守,入場者們都在重新審視著自己和這個市場。
據了解, 從6月22日開始,最先從印度金奈發出對中國貨物100%查驗的通知后,印度多個港口(如孟買港等)所有中國貨物的入境申報單被鎖,清關暫停。截止到7月1日,所有進口到印度的中國貨物全線滯留各港口。而對于此次的清關限制,印度海關并沒有明確發文。
最新消息稱,印度各港口已經重新啟動對中國貨物的清關,但一些港口依然需要100%查驗,而這依然會導致通關時間變長,給跨境賣家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
據悉,此次清關延誤擾亂了小米,Oppo,Vivo,Realme和OnePlus等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的制造和銷售計劃,但影響最大的還是依賴從中國進口的印度本土制造企業,造成包括電子、汽車零部件、藥品、化學品等領域的一些企業生產中斷。
據了解,在過去的11個月中,中國是印度進口的最大來源,占印度進口總量的14.3%,根據官方數據,在2019年4月至2020年2月,印度從中國的進口總額達624億美元。
據跨境物流綜合服務商全和悅創始人林世豪稱,由于清關延誤,一些賣家陷入了貨“發與不發”的兩難境地,由于沒庫存等原因,賣家前期的投入打了水漂,比如銷量、listing排名的下降,只能重新花時間投入廣告、資源等。
據介紹,目前去往印度的運力充足,且物流倉儲費用基本變化不大,但由于此前印度政府的暫停清關舉措,造成小包和專線物流費以及物流中間環節費用超過了50%漲幅,由原來每公斤40的價格,漲到了60左右。
貨物到達港口之后的倉儲費是賣家成本提高最“重”的地方。“按照各個碼頭的置倉費的標準核算,一公斤貨物倉儲費一天需要將近兩塊錢,一個貨柜的置倉費可能要幾百塊錢一天。按照過往的經驗,將導致賣家增加30~50%不等的物流成本。”林世豪指出。
所以,不論后續物流清關政策如何,為了將后續物流成本損失降至最低,林世豪建議,賣家可以少量多批次發貨維持銷售庫存、迂回將貨物中轉到其他國家再發往印度,需要注意的是,這也會使物流成本至少提高40%以上。
此外,據預計,下一步印度很有可能還會提高其本國的進口關稅。所以,不管是從眼前還是長遠來看,受關稅等因素影響,賣家布局全球供應鏈才是長遠之計,比如在孟加拉、泰國、越南、馬來、印尼等地布局供應鏈、以及制造。
而由于相較于歐美、東南亞等市場,印度的生態服務體系并沒有成型,導致一些物流公司,如DHL等也都逐漸退出了該市場。所以,從2017年開始預判到印度市場將趨于的“動蕩性”時,全和悅就開始布局相應的備案措施,收縮了對于印度市場的投入,將主營業務的收入區域做分散,除了印度,也拓展了巴基斯坦、孟加拉等新興市場。同時,在保守做好自己領地的同時,也計劃做重國際物流運輸、清關等環節。
對于主攻印度市場的全和悅而言,如今也面臨著很大挑戰。“我個人也覺得做印度市場比較痛苦,但是也沒那么悲觀。”林世豪稱,“但或許再發展一兩年之后,可能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在林世豪看來,印度清關問題并沒有外界所想象的那么困難,更多的只是在于對一些產品認證上的門檻。而對于當前想要進入印度市場的賣家而言,他認為最重要的是需要克服四大門檻:
資金風險:印度的《電商法》規定,目前做印度市場的跨境電商企業一般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單一品牌的企業,可以用外商獨資的公司運營,另一種是運營多品牌的企業,需要印度本土人控股的公司,所以相對而言,單一品牌的資金風險相對較小。賣家則需要區分自己是單一品牌、多品牌,還是鋪貨模式進入印度市場。
財稅風險:賣家要重視印度當地的財稅規劃,即對線上零售的申報、稅務抵扣,以及在實際運作過程中的要求規范等。
政策風險:目前,從公司法、知識產權保護、稅務規則、物流運輸,以及當地消費者保護等,印度都有一套相對完整的體系。但大多賣家對于這些政策的了解,都相對匱乏,而這些也是進入這個市場尤其需要解決的痛點問題。
市場風險:需要提高抗風險能力,對自身團隊、供應鏈進行精細化管理,以及深入了解掌握平臺等。
印度市場客單價低、但訂單量大,涌入印度的中國玩家看的就是未來的市場紅利和想象空間。但在林世豪看來,目前進入印度市場的賣家大部分仍然是“吃虧”的。
“大企業有完整的市場調研和能力去處理這樣一個高投入低單價的復雜市場環境,但中小賣家和初創公司,卻很難應對如此復雜的市場環境變量,加之以上四點問題,就會導致越來越多的賣家逐漸退出印度市場。”他談道。
目前,印度整個生態鏈并沒有完全建設好,導致賣家進入這個市場異常艱難。所以,林世豪認為,接下來賣家進入印度市場的熱度和投入力度都會下降,因此賣家在做印度市場時需要審慎觀望,在克服“四大難點”之后再去進入該市場。
“印度很復雜,且保護主義也很高,但是中國企業出海做全球化、比如TikTok要做全球性的產品,除了中國市場外,想要獲得更多用戶、更便宜的流量,根本繞不過印度。”深扎印度多年的志象網創始人胡劍龍對于印度市場接下來的出海前景也表達了同樣“審慎”的看法。
他認為,印度封禁中國APP、清關政策等給出海印度的企業所帶來的最大打擊,就是對印度的預期變了,也會導致中國企業在投資方面會更加謹慎。
實際上,今年以來中國企業在印度面臨著諸多困難,除了限制清關外,之前FDI政策的修改,針對中國來印度投資,從原來的自動路徑變為審批路徑(與印度接壤國家的非公民實體在印度投資時,需在政府路徑下進行提前審批)等政策都對中國企業的影響很大,而封禁app只是如今最極端的一步做法。
胡劍龍認為,從當前印度市場突發的種種事件暴露印度市場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地緣政治風險,例如此次TikTok被封禁,給其帶來的損失高達60億美元,這樣的巨頭出海印度更是夾在了地緣政治的中間,這是以往大多企業并沒有意識到的。其次,最近一兩年,印度市場會變得非常困難,風險性也會提高,企業進入這個市場,必須從管理到投資行為上都要做相應的調整。
“我們的全球化才剛開始,這也是個交學費的過程,需要更多的去學習和考察很多跨國企業在運作過程中是如何處理的。”胡劍龍認為,從企業本身來說,需要加強當地市場的溝通力,以及本地化的管理能力,這絕無無捷徑可言。
印度對于各國企業都存在諸多的坑,從去年研究機構發布的世界營商環境報告來看,只排在60多位的印度營商環境看起來并不理想,而如今印度從政策到其國內的輿論情緒等,也都加劇了中國企業在印度走到了十字路口。
從整體上來看,由于中國企業過去多年的積累達到了一定能力,有很強的出海沖動,但實際上中國企業出海如今趕上了并不太好的時機,全球化也處于一個退潮過程,導致不可控風險加劇。
胡劍龍稱,這半年來,中國進入印度市場的投資基調也已發生改變,中國的企業不會輕易放棄這個市場,但一定會更加慎重,包括巨頭也會減少對于這個市場的投入,而采取雞蛋放在多個籃子里的打法降低印度市場的風險。
反觀四五年前時,印度市場中大部分出海企業都來自中國,并且抱著將把中國的商業模式和產品復制到印度去的心態。因而過去幾年,中國企業如騰訊、阿里、快手等在印度投了大量的資金。而隨著TikTok等巨頭的崛起,胡劍龍表示,在很多賽道里并沒有留給草根創業者太多的空間和機會,導致最近兩年印度創業者越來越少,這表明印度整個出海生態也在迭代,復雜性在不斷提高。
所以,如何避開巨頭賽道,在市場里面活下來,如何將中印兩邊的資源架接起來,都是如今印度市場對創業者提出的更高要求。
胡劍龍認為,如今出海印度的創業者需要更加做重本地運營,同時要對合伙人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是否有當地運作資源,以及各方的渠道運營能力。企業自身不能只是埋頭做產品,尤其應該注意做一些pr游說方面的工作,最好能與本地巨頭可以捆綁在一起,借助本地利益集團為自身發聲。
從倉儲規劃,看DeepSeek的實用性、局限性和突破之道
4610 閱讀單月總貨量同比增長734.4%!獨家解讀順嘉國際貨站跨越式增長背后的效率密碼
2366 閱讀嘉誠國際發布2024年年報:營收13.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05億元
2270 閱讀“京東服務+”洗衣中央工廠招商、3C上門安裝/維修招商
2199 閱讀深圳擬擴大試點物流、環衛功能型無人車運營,加速產業規模化進程(附編制說明等下載)
2062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收購,9億美元交易值不值?
1470 閱讀DeepSeek落地全球第一大港
1270 閱讀京東外賣重點推廣39城
1218 閱讀德邦物流注銷回購股份 京東物流持股比例升至75.4%
1191 閱讀冷鏈不只是物流,還是依托供應鏈的生態
1177 閱讀
登錄后才能發表評論
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