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段時間來,中國零售上市公司股價迎來普跌,龍頭企業如高鑫零售、永輝超市昨日跌幅分別超過7%、4%。各區域零售公司跌幅則基本都超過2%,或左右,像重慶百貨跌幅昨日都超過5%。
《商業觀察家》與許多市場人士交流,以探尋原因。普遍提到的一個共性因素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導致了一些市場非理性行為。當然,這也可以說,市場正在評估疫情對中國消費市場的影響。
新型肺炎疫情發生的時段,正處于中國經濟轉型、消費零售市場增長面臨壓力、年關、春節消費高峰時點的敏感期。
春節銷售季則直接決定零售公司一季度業績表現,甚至對整個上半年都有很大影響。
春節銷售如不好,一季度可能就跨了。
所以,市場擔心疫情會影響到各零售公司的春節銷售,進而加劇對整個中國消費市場的擔憂。
基于此,《商業觀察家》也力圖探尋疫情對零售運營的影響,以及尋找應對方案。
一
消費升級
從目前披露的信息來看,新型肺炎疫情呈現出了一定擴大態勢,截止1月22日10點,除了源發地武漢,全國十多省市出現了確診疫情病例,共440例。美國也確診了一例病例。
包括美國、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則對來自中國大陸疫情較重城市的入境人士采取了就地檢查,甚至隔離檢查的舉措。
對于這場疫情,人們則開始將其與2003年肆虐中國的非典疫情對比。盡管目前的現實還沒有到達這種程度,但在一些人群的心中,卻也可以相提并論了。
2003年的非典疫情,對中國消費零售市場的沖擊是普遍性的。當年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僅為9.1%,相比2002年的11.8%,增速下滑了2個多點,相比2004年的13.3%的增速水平,則低了4個多點。
2003年所帶來的中國社消總額低位增速水平,直到2018年才被打破。
因此,從非典疫情對中國消費市場的影響來看,如果當下的新型肺炎疫情在社會層面造成類似局面,其對中國消費市場的影響,可能會比較大。
《商業觀察家》總結了3點可能表現。
一、絕對值影響。
2003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體量還比較小,當年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只有5.25萬億元。當下則是超過40萬元的體量,所以,如果新型肺炎疫情僅僅只對中國造成2個點的影響,也都可能會達到萬億水平。
二、春節影響。
非典形成的社會范圍影響,最初體現是在2003年的年初、年中。
當下的疫情在春節前便已形成全國范圍的社會影響,而春節是很多零售業態一年中最重要的銷售季。它對一季度,乃至整個上半年市場都有比較大影響。
三、消費升級。
中國零售業,常規性的品種增長已經趨緩,甚至停滯。但在中高端市場,很多的增幅還是不錯。比如家電的高檔品類增長明顯更好,還比如海鮮市場等。
春節則往往是人們消費升級、購買高品質商品的高峰點,因為人們希望在一年的忙碌之后,對自己、對家庭更好一點。
但與非典一樣,當下的疫情,在朋友圈等輿論平臺,源頭都被認為來自于野生動物、活鮮等。顯然,這可能會對水產、海鮮等,消費者平日里相對較少食用的,能體現消費升級的商品品類帶來一定銷售壓力。
從整個社會大面來看,疫情的出現,需要人們待在家里,而減少外出活動。這會讓實體零售業減少許多銷售機會。消費者的購物欲望也可能會被抑制。比如服飾,春節服飾是消費旺季,春節的秋冬換新也是服飾利潤的重要支撐,如果消費者減少逛街,那么,會對服飾造成銷售壓力,有可能產生更大庫存。還比如高端家電等等。
對于出境旅行,疫情也可能會讓部分消費者產生出境“躲躲”的想法,加上春節假期,消費者有時間出行。這塊目前還沒有具體數據出來,但包括泰國等落地簽國家的機場,也都出現了中國人“爆滿”情況。這些有可能會把消費留在國外。
二
機會
以上,主要談的是新型肺炎疫情對消費零售市場的負面影響。
但從2003年非典疫情的表現看,疫情在某些領域也可能會帶來機會。
首先是電商。
京東是在2004年整體轉型電商,因為他們在非典期間看到了很多線上訂單,從而提升了他們做電商的信心。
由于疫情期間,需要消費者停留在家里,減少出門,以及較少進入人流密集的活動區域。所以,“宅”的形態對于互聯網的消費需求會提升。
在實物購物層面,疫情對包括B2C電商、商超到家市場都有可能會有提振作用,有助于他們持續培育消費習慣。
對于很多互聯網服務,則也會大幅提升需求。從非典的表現來看,由于人們不得不待在家里,生活娛樂場景的單一化,導致人們對于互聯網游戲的需求大幅提升了。
其次,便利性需求提升。
不僅是電商,到家業務。疫情對整個社會的便利性服務需求都大幅提升。
舉個簡單例子,2003年非典,其實也讓消費者對便利店的盒飯業務形成認知。
之前,消費者對于便利店的盒飯等鮮食業務,并沒有形成很好認知,相關的銷售也并不太理想。
但是非典疫情出現后,一個很明顯的情況是,便利店的盒飯業務起來了。
一方面疫情導致臟亂差的餐館關閉,讓消費者得以頻繁接觸便利店盒飯。便利店由于離消費者近,這對消費者來講,是更方便的。
另一方面,由于便利店的盒飯等鮮食業務,是經過中央廚房的標準化制作,它在衛生干凈、食品安全角度等層面,相比分散的餐館表現更好。疫情則讓便利店盒飯更好傳遞出了自己的衛生價值。同時,由于便利店鮮食是消費者買回去直接吃的場景,疫情環境下,消費者待在家里也不可能天天做飯。消費者可能會更注重休息、少點油煙等。
最后,衛生,衛生,還是衛生。
每一次疫情的出現,都是對社會公共衛生的一次再教育。而每一次教育過后,人們對“臟亂差”的容忍度則會下降一點。
這對于零售連鎖經營而言,也可能是機遇。因為連鎖超市相比“臟亂差”的菜市場等會更干凈一點。對于藥妝連鎖運營,也可能有利。
只是零售的運營不應該流于表面,不應該只是賣口罩、清潔用品,而應該傳遞干凈、衛生、健康的整體氛圍,應該承擔社會價值。
當朋友圈都在傳遞疫情信息,當人們的話題離不開疫情時,零售運營應該告知消費者,我們是值得信賴的。這有助于讓消費者放心購物,并整體做大市場。
也許開展到家業務時,我們可以讓配送小哥佩帶口罩,讓消費者感知到我們對食品安全、公共衛生是嚴肅認真的,對消費者的服務、對配送小哥的健康都是嚴肅看待的。
也許春節期間的繁忙客流,也并不應該成為我們降低衛生標準的理由,我們應該更加強化。因為這都會讓消費者看到,并記在心里。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419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338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265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165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2101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518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371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389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270 閱讀傳化智聯集成DeepSeek,深化AI大模型物流場景應用
124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