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前面提到,需求計劃是供應鏈的龍頭,供應鏈各環節經常抱怨計劃不準,那么,如何衡量和改善需求計劃的準確性就顯得十分重要!
只有合理的衡量,才會有高效的改善。
整個需求預測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偏差管理,基于偏差來揭示問題和推動問題的解決。
偏差的衡量視角不僅僅是統計視角,更是業務視角,特別是了解偏差對業務帶來的影響是什么?
了解偏差是如何影響業務價值的。一般來說,提升預測精度,會帶來如下好處:
1.爭取銷售機會
2.提升客戶服務水平
3.降低庫存持有成本
4.減少庫存報廢、促銷等利潤損失
5.降低生產波動,控制生產成本
6.改善采購批量和減少緊急采購
7.改善運輸批量和減少臨時報價
首先,我們要明確衡量什么:衡量的層次
1.產品:到產品的具體編碼、中類、大的品類、總量等,衡量到哪個層次,需要根據公司業務特點予以明確;
2.對象:是衡量銷售計劃,還是財務開票,還是發貨計劃,還是采購計劃,一般選取銷售計劃作為衡量點;
3.組織:銷售部門有不同組織層級,衡量到一線業務員、銷售分公司經理、大區經理、總經理,選取哪個、或那幾個層面進行衡量、評估,也需要事先予以明確;
4.時間:需求計劃有周、月、年等時間顆粒度,一般來說根據供應鏈端到端的時間周期來確定衡量計劃精度的時間維度,通常選取的是月度計劃。
再來談談衡量需求計劃準確與否的公式,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衡量公式,主流的基本都是衡量偏差幅度,有如下4種:(注:如衡量銷售計劃準確性,那么銷售計劃準確性=1-偏差幅度)
1.偏差幅度公式1:=∑│實際-計劃│/實際,優點:分母是實際數據,比較基準穩定、一致;缺點:鼓勵少預測;
2.偏差幅度公式2:=∑│實際-計劃│/計劃,優點:清晰,從統計學角度,這個公式最優理論依據;缺點:鼓勵多預測,因為分母越大偏差越小;
3.偏差幅度公式3:=∑│實際-計劃│/取大值(實際,計劃) ,優點:鼓勵客觀預測,盡量多賣,并且偏差率總是<100%;缺點:比較基準不一致,向別人難以說清楚邏輯;
4.偏差幅度公式4:=∑│實際-計劃│/((實際,計劃)/2) ,優點:平衡實際與預測;缺點:難以解釋清楚邏輯,這個公式一般比較少用。
用這些公式客觀測量后,還需剔除缺貨(否則,銷售部門會跟你PK,我報了1000實際銷售600,是你缺貨造成我不準,怎么還考核我呢?)和為了銷售呆滯庫存(否則,銷售部門會跟你PK,我辛辛苦苦為公司賣滯銷庫存,造成我計劃不準,怎么還考核我呢?)等對預測精度的干擾因素。
只有客觀、準確的衡量預測精度,才能為下一步改善預算打下堅實基礎。
對預測精度的衡量,除了作為預測人員的通用KPI以外,
更重要的是通過對預測偏差的追溯,發現預測編制過程中出現的前提假設不準確、過程計算邏輯不嚴密等出現偏差的問題點,并及時予以改善,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的改善我們的預測,為下游環節提供更好的需求計劃。
另外,我們也要對出現的偏差區分正向偏差和負向偏差。
對于正向偏差,須追溯對缺貨的影響;對負向偏差,須追溯對當期有生產或發貨記錄的富余庫存影響。
計劃老兵:深耕供應鏈計劃多年,勇于實踐、勤于總結、樂于分享。歡迎留言交流;
內容說明:一家之言,可能有所偏頗,如能給您些許啟發,則深感榮幸。另外,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冒犯煩請告知刪除,謝謝;
轉發申明:歡迎原文轉發,讓更多同行瀏覽;如轉載請保留此公眾號名稱、鏈接,謝謝。
“京東服務+”洗衣中央工廠招商、3C上門安裝/維修招商
2682 閱讀嘉誠國際發布2024年年報:營收13.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05億元
2522 閱讀深圳擬擴大試點物流、環衛功能型無人車運營,加速產業規?;M程(附編制說明等下載)
2447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收購,9億美元交易值不值?
2072 閱讀即將年營收超3000億元、迎來8.66萬名新員工,這家物流巨頭面臨最大風險
1506 閱讀京東外賣重點推廣39城
1400 閱讀京東,為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
1237 閱讀普洛斯中國2024年表現穩健強勁,卓越運營助力新經濟勢能攀升
1184 閱讀菜鳥出席世界郵政和快遞美洲會議,國際物流服務受全球市場認可
1056 閱讀豐巢與菜鳥破壁合作 菜鳥寄件可選“到柜寄”默認順豐承運
104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