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供應鏈的三道防線:需求預測、庫存計劃、供應鏈執行》,劉寶紅、趙玲著。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越是管理粗放、需求預測做得差的企業,做需求預測的人就越多。一線銷售人人提需求,就是一例。其實,大多情況都跟水電、煤氣、市政設施一樣,不需要人人做預測;如果你發現基層、一線人人都在做預測,那八成有問題。
就拿自來水來說,我們大家誰預測過自家的用量?做預測的是自來水廠,而且自來水廠從來不會深入到千家萬戶,預測每家每戶需要多少水;或者讓每家每戶“提需求”,匯總起來,成為總體預測。它也不會說,誰預測誰有水,誰不預測就沒水。它要做的是預測全城的需求,確保水廠有足夠的水,各家各戶用水時,打開水龍頭,接水就是了。
與自來水廠類似的,在有些企業,需求計劃部門負責編制公司層面的需求預測,一線銷售等支持部門并不做預測,或者只有銷售的管理層參與。需求預測主要在產品/工廠層面,不分解到區域和客戶層面。其基本邏輯是,只要我們在公司/工廠層面預測好了,各分公司、省區、客戶要多少就領多少得了。對于這種模式,我們就姑且取名“自來水廠”模式。
要知道,最好的預測是不需要預測,最好的協同是不需要協同?!白詠硭J健蹦J降暮锰幘褪窍烁鱾€分支機構預測,因而也消除了協同的必要。
圖:自然運作的供應鏈系統就如城市自來水系統,細枝末節是不用做預測的
“自來水模式”有一定的前提,比如產品的定制化程度低、需求相對分散等。這種模式在消費品、零售、電商等行業比較普遍。對于總庫、地區庫、子庫等構成的多階段庫存模式都適用。比如全球備件網絡就是典型的例子:備件在總庫做好預測,讓工廠和供應商生產好足夠的庫存(周期一般是幾周到幾個月),然后各地區庫、分庫有需求的話,下訂單向總庫調貨即可(調貨周期是幾天到一兩周,主要是運輸時間)。
流行時尚公司ZARA就有“自來水模式”的痕跡。它在供應鏈上設置兩個推拉結合點。第一個推拉結合點在供應端,針對標準化的半成品,比如白胚樣不同顏色的服裝有同樣的白胚樣,用自動化程度高的生產線大批量生產,然后根據市場需求對顏色、配件的偏好進一步定制。第二個推拉結合點是成品,在分銷渠道端。ZARA在總的配送中心層面預測需求,然后呢,各地門店要多少,就下單補貨多少,幾天內到貨門店不做預測。通過建在兩級推拉點的兩個“自來水塔”,ZARA避免了在預測準確度低的層次做預測,從而避免了隨之而來的庫存問題。
圖:ZARA的兩級推拉和“自來水模式”
對于定制化程度高的工業品來說,“自來水模式”就面臨挑戰。這就是為什么有自下而上的匯總預測。這是因為定制化程度越高,需求知識越在前端的銷售、市場、產品管理等職能。比如每臺幾百萬元的大型設備,往往會根據客戶需求定制;即使同一客戶,不同時期的配置也可能不同。這時候,客戶或區域就變成更可靠的預測顆粒度,自下而上地匯總需求就成為選擇,銷售人員對需求預測的介入就更深。
對于很多企業來說,“自來水模式”和自下而上的匯總會并存,我們姑且稱之為“混合模式”。比如新產品剛導入時,往往是針對具體的客戶、具體的地域,自下而上的匯總模式更適合;而進入量產期,客戶更加多元化,“自來水模式”就可能更合適。在混合模式下,很多企業是主要用一種模式,另一種模式供參考。這就是說,兩種模式的過程獨立,相互協同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在有些大批量行業,比如智能手機,由于產品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運營商、地區化、銷售渠道的差異,混合方式被廣泛使用。比如對于運營商的集中采購、不同語言國家的需求,手機廠商更依賴自下而上的方式;而對于電商渠道和公開渠道,則采用“自來水模式”。這些都是在成品層面。對于關鍵的長周期物料,比如IC芯片,則是“自來水模式”方式為主,在公司/工廠層面做好需求預測,提前驅動供應鏈響應。對企業來說,混合模式的存在是個挑戰,不過也是業務全球化、復雜化,以及產品生命周期縮短的必然結果。
“京東服務+”洗衣中央工廠招商、3C上門安裝/維修招商
2843 閱讀嘉誠國際發布2024年年報:營收13.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05億元
2627 閱讀深圳擬擴大試點物流、環衛功能型無人車運營,加速產業規?;M程(附編制說明等下載)
2587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收購,9億美元交易值不值?
2184 閱讀即將年營收超3000億元、迎來8.66萬名新員工,這家物流巨頭面臨最大風險
1674 閱讀京東外賣重點推廣39城
1428 閱讀京東,為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
1279 閱讀普洛斯中國2024年表現穩健強勁,卓越運營助力新經濟勢能攀升
1212 閱讀豐巢與菜鳥破壁合作 菜鳥寄件可選“到柜寄”默認順豐承運
1103 閱讀菜鳥出席世界郵政和快遞美洲會議,國際物流服務受全球市場認可
108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