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ASCM (供應鏈管理協會) 剛剛發布了2025年供應鏈十大趨勢報告,一系列令人意外的變化引起了業界廣泛關注:數字化供應鏈從2024年的榜首跌至第七位,而地緣政治和全球貿易動態則從去年的第十位躍升至第二位。小編第一時間幫你解讀這種戲劇性的變化背后專家們的思考,折射出全球供應鏈管理正在經歷的深刻轉型。
在供應鏈管理的演進歷程中,2025年將是一個轉折點。隨著全球市場的持續動蕩和技術創新的加速發展,供應鏈管理者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ASCM(供應鏈管理協會)最新發布的2025年供應鏈趨勢報告,通過其獨特的研究方法,為我們揭示了這個關鍵時期的發展方向。
在為期數月的研究中,來自全球的20多位供應鏈專家深入分析了超過2000頁的研究資料,提取出209個初始趨勢。這些趨勢經過嚴格的篩選和評估過程,最終凝練成十大核心趨勢。這種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不僅確保了趨勢的全面性,更重要的是反映了真實的市場需求和行業痛點。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趨勢排名出現了顯著變化。人工智能首次登頂,這不僅僅是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更反映了市場對智能決策支持的迫切需求。而全球貿易動態和地緣政治政策的大幅攀升至第二位,則凸顯了當前供應鏈面臨的外部壓力。這種變化傳遞出一個清晰的信號:未來的供應鏈管理將是技術創新與地緣政治博弈的完美交織。
然而,這些趨勢的意義遠不止于技術創新或流程優化。它們共同描繪出了一幅更大的圖景:未來的供應鏈將是一個高度集成、智能化、韌性強的有機整體。在這個整體中,技術創新、風險管理、人才發展等要素相互交織,共同推動供應鏈的轉型升級。
人工智能的崛起令人矚目,其影響力得分高達68.18,成為2025年最具影響力的供應鏈趨勢。這種主導地位的確立并非偶然。在倉儲環境中,AI驅動的機器人已經展現出驚人的適應能力,它們不僅能執行常規的搬運任務,更能通過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技術,實時調整作業策略,提升操作效率。正如IBM供應鏈咨詢主管Mike Mowat指出:"AI不是來取代人類的決策,而是通過提供更智能的信息支持,增強人類的決策能力。"
與AI緊密相連的是大數據與高級分析,這一趨勢的重要性得分為61.55,在十大趨勢中排名第三。在汽車制造業,通過分析海量生產數據,企業能夠優化生產計劃,提升產品質量,同時顯著減少庫存積壓。正如一位行業專家所言:"數據分析讓我們能夠'預見'未來,而不是被動應對。"這種從被動響應到主動預測的轉變,標志著供應鏈管理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數字化趨勢的演變。2024年,數字供應鏈作為一個整體概念占據主導地位,其下涵蓋了從物聯網到自動化的廣泛技術領域。而到了2025年,這個宏大的概念被解構為更具操作性的獨立領域:人工智能(NO.1)、大數據分析(NO.3)、數字集成和連接(NO.7)等。正如ASCM研討會上的討論所揭示的,當被問及是否了解數字供應鏈時,所有與會者都舉手贊同,但當被問及能否準確定義它時,卻無人能夠確切作答。
零售業的數字化轉型案例特別能說明問題。領先零售商不再追求空泛的"全渠道"概念,而是專注于打造真正的無縫購物體驗。通過整合線上線下數據,預測消費者行為,優化庫存配置,這些企業正在重新定義零售供應鏈的邊界。
當這三大技術趨勢交匯時,我們看到的是供應鏈管理范式的根本轉變。技術不再是獨立的工具,而是深度嵌入供應鏈的神經系統。
在全球供應鏈的演進歷程中,2025年將是風險管理與供應鏈韌性的分水嶺。全球貿易動態與地緣政治政策從去年的邊緣話題第十名躍升至第二位,獲得了63.45的高分。這一顯著變化背后,折射出全球供應鏈格局的深刻轉變。
全球貿易格局的重構正在加速。正如US Cellular供應鏈高級經理Lucille Docter在專家討論中指出:"企業對中國供應鏈的脆弱性認知顯著提升,這推動了向墨西哥等替代市場的轉移。"這種轉移并非簡單的地理位置改變,而是供應鏈戰略的根本性重塑。企業不再單純追求成本效益,而是將供應鏈韌性置于更重要的位置。
航運業的案例特別能說明這一點。近年來,地緣政治沖突、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事件頻繁影響全球航運通道,導致運輸成本激增和延誤加劇。面對這些挑戰,領先企業開始采用多元化戰略,通過建立備選航線、優化庫存布局和加強預測能力來增強供應鏈韌性。這種轉變標志著從單一效率導向向平衡效率與韌性的范式轉換。
與此同時,網絡安全已經成為供應鏈風險管理的核心議題,其重要性得分達到61.45(NO.4)。在醫療保健行業,網絡安全不僅關系到數據保護,更直接影響到患者安全和醫療設備的完整性。領先的醫療機構正在實施嚴格的數據加密、訪問控制和定期審計機制,這些措施不僅保護患者數據,更確保了供應鏈的運營連續性。
供應鏈的敏捷性和韌性建設(得分60.64)在電子行業表現得尤為突出。面對快速變化的技術進步和不可預測的需求模式,電子行業的供應鏈必須具備快速響應能力。通過利用AI、機器學習和物聯網技術,這些企業改進了生產流程,提高了預測準確性,增強了供應鏈可視性。正如一位行業專家指出:"在電子行業,敏捷不是選擇,而是生存的必需。"
這種多維度的風險管理方法正在重塑供應鏈的運營模式。企業必須在效率、成本和韌性之間找到微妙的平衡點。這不僅需要先進的技術支持,更需要管理思維的根本轉變。正如IBM的Mike Mowat強調:"關鍵不在于消除所有風險,而是建立能夠快速識別、評估和應對風險的能力。"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成功的供應鏈管理者需要具備全局視野和戰略思維。他們不僅要關注即時的運營效率,更要著眼于長期的可持續發展。通過整合技術、流程和人才,打造真正富有韌性的供應鏈網絡。
在供應鏈管理走向2025的進程中,運營模式的轉型已經超越了傳統的效率提升。這場變革涉及供應鏈的三個核心維度:可視性與可追溯性、戰略采購與供應商管理、以及勞動力發展。這些趨勢雖然排名相對靠后,但它們的戰略意義不容忽視。
可視性和可追溯性的重要性(得分58.77)在制藥和食品行業得到了最好的詮釋。在復雜的醫藥供應網絡中,對產品從原料到終端的全程追蹤不再是錦上添花,而是確?;颊甙踩谋匾獥l件。領先的制藥企業正在利用區塊鏈技術構建端到端的追溯系統,不僅確保產品真實性,更為整個供應鏈注入了前所未有的透明度。這種透明度帶來的不僅是合規性的提升,更是對整個醫藥供應鏈的重新定義。
值得注意的是,戰略采購與供應商管理(得分54.32)正在經歷根本性的轉變。正如荷蘭應用科學大學高級講師Armand van Oostrom指出:"供應商關系已經從簡單的交易轉變為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在制造業,這種轉變表現得尤為明顯。企業不再僅僅關注采購成本,而是更注重供應商的創新能力、可持續發展水平和風險應對能力。先進制造企業通過優化供應商網絡,提升產品質量,確保及時交付,同時將可持續采購和道德標準納入供應商評估體系。
勞動力發展(得分52.23)可能是這些趨勢中最具挑戰性的一環。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該行業面臨著獨特的人才挑戰。企業需要的不僅是具備機器人和自動化專業知識的技術人才,更需要能夠進行數據分析和戰略決策的復合型人才。正如一位行業專家所言:"在工業5.0時代,人機協作的本質不是替代,而是增強。"
這種轉變對企業的培訓和發展戰略提出了新的要求。領先企業正在構建持續學習的文化,通過系統化的培訓計劃來培養員工的數字素養和分析能力。同時,他們也在積極探索新的組織模式,以適應人機協作的新范式。這不僅是技能的更新,更是思維方式的轉變。
運營轉型的成功關鍵在于這三個維度的協同。增強的可視性為戰略采購提供決策支持,而高素質的勞動力則確保這些系統能夠得到有效利用。正如US Cellular的專家在ASCM研討會上強調的:"真正的轉型不是某個單一領域的突破,而是多個維度的協同進化。"
在這場轉型中,企業需要保持戰略定力,既要著眼于長期目標,又要確保短期可執行性。通過整合技術、流程和人才,打造真正現代化的供應鏈運營體系。這不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競爭力的重塑。
當我們將目光投向2025年,供應鏈管理者面臨的不僅是單個趨勢的應對,更是如何將這些趨勢轉化為實際競爭優勢的挑戰。ASCM的研究通過SCOR-DS模型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幫助我們理解這些趨勢如何在實際運營中發揮作用。
在"統籌"(Orchestrate)環節,所有趨勢都顯示出顯著影響。這并非巧合,而是反映了現代供應鏈管理的本質——整體性系統性思維的重要性。IBM咨詢主管Mike Mowat的觀察特別深刻:"企業不應該孤立地看待這些趨勢,而是要思考它們如何協同工作來創造價值。"這種思維方式要求企業建立跨職能的協作機制,確保技術創新、風險管理和人才發展能夠協同推進。
行業差異化應用是另一個關鍵考量。制造業、醫療保健和零售業等不同領域都展現出獨特的應用模式。例如,在醫療保健領域,網絡安全和可追溯性往往是首要考慮;而在零售業,客戶體驗和需求預測可能更為重要。這種差異化不是簡單的優先級排序,而是深入思考后的戰略選擇。
構建轉型路線圖時,企業需要考慮三個關鍵維度:技術準備度、組織能力和外部環境。ASCM的研究顯示,成功的轉型往往始于小規模的試點項目,通過快速迭代和持續學習來擴大實施范圍。正如一位受訪專家指出:"轉型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而是持續演進的旅程。"
衡量成功的標準也在發生變化。傳統的KPI體系正在向更全面的評估框架轉變,整合了效率、韌性、可持續性等多個維度。正如US Cellular的Lucille Docter強調:"我們需要建立能夠反映長期價值創造的衡量標準,而不是僅僅關注短期效益。"
展望未來,供應鏈管理者需要培養"動態能力"——在不確定性中把握機遇的能力。這不僅需要敏銳的洞察力,更需要果斷的執行力。正如ASCM研究顯示,成功的企業往往能夠在保持戰略定力的同時,保持戰術靈活性。
最后,值得強調的是,這些趨勢的實施不是終點,而是持續演進的起點。企業需要建立持續學習和適應的機制,確保能夠及時響應市場變化和技術進步。正如荷蘭應用科學大學的Armand van Oostrom所言:"未來屬于那些能夠在變革中持續創新的組織。"
2024LOG供應鏈物流 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上海歐力德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4833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科捷供應鏈有限公司
3119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中外運物流有限公司
2688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 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安得智聯供應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400 閱讀順豐、德邦發布春節服務公告:將加收資源調節費
2040 閱讀中郵無人機(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1880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 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京東物流
1713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終端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
1514 閱讀剛上市就大跌,航空物流巨無霸市值已縮水211億
1514 閱讀聊聊2025年物流企業如何做營銷規劃
1499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