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交通雜志(AJOT)公布了2023年全球100大集裝箱港口排名,其中,亞洲港口在百強榜單中占據了顯著的位置,榜單上共有35個亞洲港口,中國以20個港口的總數領先,且11個港口位于前25名,分別是:
上海港(第1)、寧波舟山港(第3)、深圳港(第4)、青島港(第5)、廣州港(第6)、天津港(第8)、香港港(第10)、廈門港(第13)、高雄港(第18)、太倉港(第21)、北部灣港(第22)、日照港(第30)、連云港港(第31)、營口港(第35)、大連港(第36)、福州港(第52)、洋浦港(第85)、臺中港(第89)、臺北港(第90)、基隆港(第92)。
與AJOT推出的《2022年全球TOP100集裝箱港口排名》相比,除香港港、基隆港排名下滑外,其他港口排名均有所上升或保持原位。值得注意的是,據港口圈(ID:gangkouquan)統計,煙臺港2023年完成集裝箱吞吐量463萬TEU,應位列榜單第41名;但由于AJOT統計方式與統計口徑的差異,其他國家的部分港口,如:越南的海防港以及包括錦州港、唐山港、煙臺港、嘉興港、泉州港、東莞港、??诟鄣戎袊劭谠趦鹊牟糠指劭诓⑽从嬋氚駟?,此外,蓋梅-施威港也由于統計口徑問題,吞吐量暴漲95%,躋身榜單前20。
亞洲方面,2023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突破4900萬TEU(標準箱)大關,連續第十四年蟬聯全球第一,領先新加坡港1000萬標箱。而不久前,上海港羅涇港區集裝箱碼頭改造一期工程通過竣工驗收,上海港集裝箱吞吐能力又將一步增強,為保住全球第一的寶座,上海港仍在擴充其基礎建設。
憑借3901.3萬標箱吞吐量拿下第二的新加坡港,在2023年也是碩果累累,集裝箱吞吐量創歷史新高、抵港船只首次突破30億總噸、第二階段填海工程已完成70%,第三階段策劃工作順利展開。今年以來,新加坡港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集裝箱周處理量從77萬TEU增至82萬TEU。其超大型港口大士港目前已有8個泊位投用,預計今年晚些時候還將新增3個泊位,這將為新加坡港的進一步增長奠定堅實的基礎。鄰近的巴生港也因馬六甲海峽的貿易繁榮而受益,首次突破了1400萬TEU的大關。
隨著制造業從中國向東南亞地區轉移,越南集裝箱港口吞吐量顯著增長。2023年,越南通過海防港、蓋梅-施威港和胡志明市港三個主要港口預計處理了約2500萬TEU的集裝箱。此外,越南海事管理局計劃到2030年將海港系統的年處理能力提升至3800萬至4700萬TEU。
中東港口方面,杰貝阿里港以1447萬TEU的吞吐量超越香港港,躍居榜單第九。受紅海危機影響,該港口也成為了一些船運公司尋求避開紅海和胡塞武裝干擾的替代方案。此外,以沙特阿拉伯王國( KSA)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UAE)為首的中東各國政府正在擴大其物流能力,旨在將該地區打造為國際貿易的重要物流樞紐,為實現這一目標,沙特已經在物流業投資超過1066億美元。2023年,沙特港務局(SPA)在海運、物流和港口領域投資了約45億美元,這筆投資將用于打造配備最新技術的新物流園區,這也進一步推動了港口業務的增長。2023年,沙特阿拉伯的吉達港處理了約600萬TEU、阿卜杜拉國王港和達曼港分別處理了306萬和230萬TEU、阿布扎比的哈利法港達到了491萬TEU。
近年來,作為承接產業轉移的主要陣地,印度對歐美出口上升,同時帶動港口吞量上漲,其中,蒙德拉港迅速增長,處理723萬TEU集裝箱,同比增長11.19%、尼赫魯港處理集裝箱約643萬TEU,同比增長6.28%。
歐洲港口的狀況則不容樂觀。受紅海危機、俄烏沖突以及與中國經濟爭端的影響,歐洲港口吞吐量下滑明顯。鹿特丹港作為歐洲最大的港口,在百強名單中排名第12,2023年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344萬TEU,低于2022年的1445萬;安特衛普-布魯日港在榜單中排名第14,集裝箱吞吐量從2022年的1350萬TEU下降到2023年的1253萬TEU;漢堡港的吞吐量也有類似下降,從833萬TEU下降到770萬TEU,瓦倫西亞港、阿爾赫西拉斯港、不萊梅港、巴塞羅那港和比雷埃夫斯港等其他歐洲港口的吞吐量也出現了下滑。
在歐洲港口遍地飄綠時,位于地中海北部的丹吉爾地中海港卻是一個例外。丹吉爾地中海港集裝箱吞吐量從760萬TEU上升到862萬TEU,躋身全球前20大集裝箱港口,點擊(全球增長最快的集裝箱港口是誰?)查看丹吉爾地中海港的逆襲。優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營商環境、完善的產業集群給丹吉爾地中海港的飛速增長奠定了基礎。
美洲港口也因供應鏈中斷遭受重創。在紅海危機、雙河危機以及中美貿易戰的影響下,2023年,美國港口吞吐量下滑明顯,但不同的是,今年以來復蘇跡象明顯。以洛杉磯港和長灘港為例,洛杉磯港在名單上排名第19,2023年處理了863萬TEU,低于2022年的991萬。但2024第一季度,其吞吐量比2023年同比增長超19%。鄰近的長灘港,排名第22,在2022年處理了913萬TEU,2023年則僅處理了802萬TEU,但2024年第一季度其集裝箱吞吐量則同比增長了16.4%。紐約新澤西港和薩凡納港也經歷著相同的變化。
據笛卡爾報告顯示,盡管與2022年相比,美國許多港口的吞吐量有所下降,但行業總體上并未像預期的那樣陷入衰退。與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通過美國港口的集裝箱進口總量實際上增長了4.4%。報告還強調了特定商品的進口增長,例如太陽能組件,這表明隨著太陽能組件價格的下降,綠色能源轉型正在加速,并且當前政府采取的加速綠色能源投資的措施正在取得成效。
港口圈(ID:gangkouquan)認為,2023年,各行業全面進入后疫情時代,全球供應鏈、產業鏈活動正逐步從疫情的中斷中恢復,航運業也在回歸原有周期,但今年以來,突如其來的運費飆升又一次攪動著全球航運市場。在眾多黑天鵝事件的沖擊下,全球供應鏈變得異常脆弱,對于港口而言,如何適應不斷變化的全球貿易環境,構建更加完備、堅韌的航運服務鏈條或許要比漂亮的吞吐量數據重要得多。
“京東服務+”洗衣中央工廠招商、3C上門安裝/維修招商
2402 閱讀嘉誠國際發布2024年年報:營收13.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05億元
2375 閱讀深圳擬擴大試點物流、環衛功能型無人車運營,加速產業規模化進程(附編制說明等下載)
2216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收購,9億美元交易值不值?
1792 閱讀DeepSeek落地全球第一大港
1333 閱讀京東外賣重點推廣39城
1295 閱讀國內首條無人機城際物流航線首航,1200公里續航會否沖擊貨運格局?
1304 閱讀即將年營收超3000億元、迎來8.66萬名新員工,這家物流巨頭面臨最大風險
1219 閱讀京東,為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
1160 閱讀普洛斯中國2024年表現穩健強勁,卓越運營助力新經濟勢能攀升
1135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