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京東京喜改名——京喜自營,并采用全托管模式。
京喜一直以來就被京東內部視為突破下沉市場的重要抓手,此前經(jīng)歷過拼團模式、上微信一級入口又改回京東商城,到今年改名京喜自營,京東向低價市場進軍的決心不一般。
自從拼多多低價策略奏效,市值一路攀升到今年發(fā)布一季度財報當日市值反超阿里,低價戰(zhàn)略成為了很多電商平臺的共同選擇。
而低價電商往往伴隨著巨量增長的銷售額和訂單量。就像拼多多給快遞市場帶來的廣闊業(yè)務量,還拉動快遞合作方極兔迅速做大做強。未來京東京喜自營能給當前的快遞市場帶來多大增量,還會有另一個“極兔”誕生么?還是分蛋糕給當前的通達兔等性價比快遞?
京喜的出現(xiàn)要追溯到2019年,當時還叫京東拼購,走的是低價拼團的模式,在微信和手Q上推社交玩法,通過消費者多級裂變分享,完成低成本流量轉化,有點像拼多多的初期玩法模式。之后到當年9月京喜就正式上線了,升級為事業(yè)群。但經(jīng)歷幾年的探索,2022年,京喜在下沉市場表現(xiàn)并未符合預期,京喜事業(yè)群被拆,一部分裁撤,一部分并入零售業(yè)務。
不過,近日,京喜傳出消息,正式改名為“京喜自營”,并且以全托管模式提供更低價的商品。
根據(jù)相關媒體的報道,京喜自營將由京東老將祁婷負責,直接向京東集團CEO許冉匯報。目前該團隊已擴張到兩百多人規(guī)模,主要由采銷、營銷、品控三部分人員構成,其中采銷人數(shù)超過三分之二。目前團隊還在快速擴張中,預計今年底將達到800多人。
根據(jù)報道,京喜自營目前的主要考核指標是幫助京東獲得更多下沉市場的新用戶和新用戶的留存率。有消息稱,當下階段,京喜自營并不追求GMV最大化,反而更加在意訂單量。
從實際情況來看,低價、性價比成為了傳統(tǒng)電商平臺突破增長停滯行之有效的策略。
首先拼多多、抖音商城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證明。
眾所周知,最初的拼多多能闖入阿里、京東的強勢領域,低價策略就是其中重要影響因素。
一方面團購、拼團等形式降低了商品成本,以此吸引大批價格敏感型消費者,攻入n線下沉市場,迅速壯大了自己的用戶規(guī)模;另一方面,通過與品牌商、?制造商直接合作,優(yōu)化了供應鏈,壓縮了采購成本,更有性價比的商品留住了大量的用戶;還有在各方面的補貼政策,對商家的廣告減免、流量引導、物流補貼等,對消費者的滿減、秒殺、限時購等,多方合力形成的性價比成為了拼多多的制勝法寶。
根據(jù)公開數(shù)據(jù),2023年拼多多的GMV是4萬億,雖然已經(jīng)追趕上京東的3.5萬億,但相比阿里的7.2萬億仍是有差距的。但這兩者的訂單量上,拼多多可能更勝一籌。根據(jù)市場行業(yè)專家的說法,2023年,拼多多的客單價是京東的20%,是淘寶的50%,按此計算,2023年拼多多訂單量會比阿里的訂單量更多一些。
受此啟發(fā),電商市場加大了低價策略行動。
比如2023年雙11期間,淘寶天貓除了關注消費者打開APP的頻率、購買次數(shù)、客單價之外,訂單量也成為新的考核指標。而當時的主要做法就是推了很多價格力策略工具:官方立減、天天低價、百億補貼、好價節(jié)等,根據(jù)當時公開的數(shù)據(jù),淘寶當時雙11期間通過官方立減和天天低價分別實現(xiàn)了2.1億和近9千萬的訂單量。
而此番京喜變更,也被市場認為是京東在重塑低價抓手。
而訂單量對于快遞服務商來講,至關重要。
最好的例子是極兔,這家在國內成立時間最短、上市速度最快的快遞公司。雖然成立時間晚——2020年3月正式在中國市場開展業(yè)務,但增速首屈一指,到2023年11月,快遞規(guī)模第一的中通日均業(yè)務量逼近億票,圓通、韻達、申通分別為7200萬票、6400萬票、6000萬票,而年輕的極兔日均業(yè)務量已經(jīng)高達5000萬票左右。
這其中拼多多對其的助力功不可沒。同樣作為后來者,因為低價特性契合,雙方的合作關系十分緊密,最高峰時極兔派送的快件,甚至超過90%都是來自拼多多的商品。
另一個數(shù)據(jù)同樣在證明性價比電商對于快遞的能量。2023年2月,極兔開始承接拼多多平臺的上門退換貨業(yè)務,到最近發(fā)布的2024 年一季度財報,極兔顯示于中國市場處理的包裹量達到 39.42 億件,同比增長 46.1%。美銀證券發(fā)表研究報告就指出,由于主要來自拼多多的逆向物流包裹占比增加,對其形成了有力價格支撐。
那么問題來了,京東自營同樣走的也是高性價比電商路線,其訂單量增速可以預見,具體能有多少呢?
根據(jù)2023年3月京東招商發(fā)布的京喜2023年招商指南顯示,當時京喜的多端用戶總量接近1.7億,日活近1300萬,年訂單量過6億。
到2023年雙11期間,?京喜當時數(shù)據(jù)是:實現(xiàn)了160%的訂單量同比增長,?特別是在11月5日的“超級必拼日”,?全天訂單量接近1200萬單,?日活躍用戶同比翻倍,?新用戶環(huán)比前一日上漲112%。
再到今年618期間,數(shù)據(jù)顯示,?京喜自營帶動了京東產業(yè)帶源頭好貨的強勢爆發(fā),?訂單量環(huán)比增長260%。
按照電商訂單規(guī)律,本年雙十一期間的日均訂單量約等于下一年的平均訂單量,也就是說按照正常發(fā)展,1200萬差不多就是京喜自營今年的日均訂單量,但因為發(fā)力性價比電商,環(huán)比實現(xiàn)260%增長,可能頂峰的日均訂單量超越了3000萬單。如果能穩(wěn)定住這一態(tài)勢,全年能提供的業(yè)務量不可小覷。
那么,這種潛在的巨量業(yè)務會讓哪家快遞拿下呢?
綜合官方消息,京喜自營向商家提供的是全托管模式,即商家負責生產,京喜承擔運營、物流、售后等各項服務。
有市場聲音認為,這一模式對京東自身的業(yè)務運營和物流配送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在降低成本和提升服務之間找到平衡點。
也就是說,京東京喜既希望通過自己強大的供應鏈能力實現(xiàn)運營、物流、售后等一體化,從而把商品價格打下來,但又不希望失去自身在物流等服務方面的品質口碑。這對于物流成本相對較高的京東物流是不適配的。
因此根據(jù)第一財經(jīng)的報道,目前京東京喜所用快遞包括中通、圓通、韻達、郵政、極兔等,并不包括京東快遞。
不過未來是否依然如此?并不好說。因為京東快遞在2024年3月28日,宣布對旗下產品進行升級優(yōu)化,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產品分層策略,要求適應并滿足不同行業(yè)、不同客戶群體以及多元化場景下的特定需求。
這種需求可以是向上的高品質快遞服務,同樣也可以是適合低價電商的性價比快遞服務。截至目前其已經(jīng)打造了京東特快、京東標快、生鮮特快、生鮮標快、電商特惠等在內的核心產品體系。這一體系的產品層次還是十分鮮明的。
由此,京東快遞的電商特惠未來是否會承接來自京喜的訂單也未可知。但如果真的有這一天,那對于性價比敏感消費者來說,選擇京喜自營的理由又會多上一層。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yè)?
2964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48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yè)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76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58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yè)了嗎?
1842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07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xiàn)實的轉變之路
1287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98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126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guī)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14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