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可持續物流運輸公司”TOP10出爐
近日,“全球可持續物流運輸公司”十強榜單出爐,上榜企業及它們的上榜理由如下:亞馬遜專注綠色技術減碳排放;DHL設立了目標踐行可持續戰略;UPS力推低碳運輸并優化路線;聯邦快遞發展清潔能源車輛及高效航空;宜家推動供應鏈與物流環保,采用可再生能源與循環包裝;馬士基集團追求零碳航運,投資清潔能源項目;XPO物流強化節能減排,優化物流操作;Evri探索環保遞送方案;DPD采用新能源車減排提效;Brambles用循環物流容器減少一次性包裝消耗。(來源:羅戈網)
寧德時代全年凈利首超400億
1月30日晚間,寧德時代發布業績預告稱,2023年歸母凈利潤為425億元-455億元,同比增長38.31%-48.07%,全年凈利首超400億,日賺約1.2億元,賺錢速度約為比亞迪的1.5倍。對于業績增長,寧德時代表示,2023年國內外新能源行業保持較快增長速度,動力電池及儲能產業市場持續增長,“雙碳” 目標下向清潔能源轉型趨勢明確。公司作為全球領先的新能源創新科技公司,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和創新力度,不斷推出行業領先的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報告期內,公司新技術、新產品陸續落地,海外市場拓展加速,客戶合作關系進一步深化,產銷量較快增長。(來源:寧德時代)
長久物流“光儲充檢放”一體示范站落成
近日,位于長久物流北京總部園區西側的“光儲充檢放”一體示范站調試完成,正式落成。該充電站由長久物流與北京鏈宇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聯手打造,具備光伏發電、V2G(Vehicle-to-Grid)充放電、“高精度電池體檢”等功能,是公司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的又一重要布局。(來源:長久物流)
中國石油上海地區已建成投運氫、電、光伏等新能源項目25座
中國石油近日在上海地區投運首座站外充電站,該站配備15臺雙槍直流充電樁、5臺V2G充電樁,可同時為40輛車提供120KW快速充電服務,主要服務于新能源出租車及周邊居民,預計年均充電量可達263萬千瓦時。與市場上常見的充電站相比,該站同時配備自動洗車機、無人便利店、餐飲洗浴等便民服務。圍繞“油、氫、電”多能服務,截至目前中國石油已在上海地區建設投運氫、電、光伏等新能源項目25座。(來源:澎湃新聞)
2023年全球碳排放數據公布
近日,Carbon Monitor2023年全球碳排放數據公布,2023年全年全球碳排放量為357.8億噸 二氧化碳 ,比2022年同時間段上升0.11%,相比2019年上升1.28%。其中:美國2023年全年碳排放量為48.5億噸 二氧化碳,相比去年下降2.41%;歐盟27國及英國2023年全年碳排放量為29.1億噸 二氧化碳,相比去年下降6.08%;中國2023年全年碳排放量為112.8億噸 二氧化碳,相比去年下降1.7%。整體來看,盡管全球總體排放量略有反彈,但美國、歐盟以及中國這三大經濟體在2023年均呈現了不同幅度的碳排放下降趨勢。(來源:羅戈網)
注資1億元,中國石化等成立數智能源公司
近日,重慶城運數智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方政,注冊資本1億人民幣,經營范圍含燃氣經營、食品銷售、成品油批發(不含危險化學品)、寵物食品及用品零售、養生保健服務(非醫療)、票務代理服務、新能源汽車電附件銷售、儲能技術服務、光伏發電設備租賃等。該公司由重慶科學城城市運營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持股。(來源:天眼查App)
京東物流規模化投用氫能源重卡
近日,京東物流規模化投用數十輛氫能源重卡物流車,成為行業首家規模化投用氫能源卡車的物流企業。這批投入運營的氫能源車均為9.6米重型物流卡車,承擔京津冀地區的中長途運輸,每年可減少近1000噸二氧化碳排放。從京東物流獲悉,此次投用的氫能源物流卡車單次運載量達18噸,僅需10分鐘便可完成氫燃料加注,加注一次氫燃料可實現400公里“超長續航”。除了投用氫能源汽車外,京東物流還已規模化投用電動物流運輸車,持續推廣換電車、電動牽引車、甲醇輕卡等,在我國西北地區大規模使用 LNG 清潔能源物流車,并在全國多地投用 L4 級無人駕駛輕卡、L3 級自動駕駛重卡。(來源:京東物流)
寧德時代投資超百億開發海上風電
福建省發改委1月29日公告,同意建設寧德深水A區海上風電場項目,建設規模800兆瓦,并建設500千伏海上升壓站、500千伏陸上集控中心、配套儲能、控制保護和輔助工程等。該項目總投資為129.88億元,其中20%為項目資本金(即25.98億元),由福建潤時出資,其余申請銀行貸款解決,項目需在2年內開工。這是寧德時代投資的首個海上風電項目。(來源:財新)
寧德時代與滴滴成立合資公司!
1月26日,滴滴與寧德時代在福建省寧德市宣布正式成立換電合資公司。滴滴小桔能源總經理解晶晶與寧德時代乘用車事業部執行總裁朱威簽署了合資協議。換電合資公司將依托雙方的技術優勢和運營能力強強聯合,從網約車場景切入,為眾多新能源車輛提供高效換電服務。此次合作是雙方在公共補能領域的重要戰略布局,雙方將引領行業服務和技術標準,提升資源利用率及社會運營效率。除成立換電合資公司之外,寧德時代還與滴滴旗下小桔能源形成戰略合作意向,將推動在儲充一體等更廣泛新能源領域的合作。(來源:寧德時代)
全國首個!事關儲能集裝箱海運出口
近日,廈門海事局、廈門港口管理局、廈門市自貿委聯合印發《廈門港集裝箱式鋰電池儲能系統海上安全運輸指南》(以下簡稱《指南》),這是全國首個針對集裝箱式鋰電池儲能系統(以下簡稱“儲能集裝箱”)的海上安全運輸指南,將有效防范和降低海上運輸安全風險,為廈門口岸集裝箱儲能系統海運規范出口提供專業指導,提升企業產品海運出口能級,助力廈門經濟高質量發展。在口岸各部門通力協作下,2022年7月25日,寧德時代制造的儲能集裝箱在廈門港試點通過集裝箱班輪批量混載海運出口,這在全國尚屬首次。試航至今,已累計保障36個航次、1032臺儲能集裝箱安全海運出口,累計貨值超50億人民幣。(來源:港口圈)
最新通知:首次CBAM報告可延期提交
最新消息,歐盟決定放寬首次CBAM報告提交期限。因為有些企業遇到了系統技術難題,沒法按時交報告,所以這次歐盟委員會給了個延期福利。自2月1日起,申報人可在系統中 “申請延遲提交”,從而多出30天的時間來提交本季度的CBAM報告(來源:羅戈網)
亞馬遜與Engie簽署可再生能源供電協議
1月30日,亞馬遜宣布與法國能源集團Engie簽署了一份企業購電協議(CPPA),將其在英國風電開發商Ocean Winds的Moray West海上風電場的輸出份額增加到473兆瓦,該風電場將于今年晚些時候投入運營。這些能源足以每年為超過650,000個英國家庭供電。Ocean Winds是EDP Renewables與Engie各占一半股份的合資企業,專門從事海上風電業務。(來源:Amazon官網)
首個新能源改裝項目!北海造船獲達飛訂單
1月30日,中國船舶集團青島北海造船有限公司與全球航運巨頭達飛集團在北海造船舉行了集裝箱船甲醇雙燃料改裝項目的簽約典禮,此舉標志著雙方合作邁入新的里程碑,同時也展現出對未來綠色海洋倡議的堅定承諾。伴隨著2024年新的合作項目——集裝箱船甲醇雙燃料改裝合同的簽訂,雙方共同開啟了新的合作篇章,這不僅彰顯了各自作為行業先鋒的決心,而且是推動全球航運業走向綠色、低碳未來的有力見證。(來源:國際船舶網)
《浙江省綠電綠證市場化交易工作細則(試行)》印發
北極星售電網獲悉,浙江電力交易中心發布關于《浙江省綠電綠證市場化交易工作細則(試行)》的通知。其中提出,綠電整體價格由市場化交易形成,包含綠電電能量價格和綠色電力環境價值,單位為人民幣元/兆瓦時。參與綠電交易的電力用戶,其用電價格由綠電整體價格,發用兩側電能電費偏差費用、上網環節線損費用、輸配電費、系統運行費用、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等構成。分時用戶按照分時電價政策規定的浮動比例形成分時結算價格。綠色電力環境價值不參與分時浮動計算及不計入力調電費計算。
省內批發交易由浙江電力交易中心負責組織實施。按年度、月度和月內周期進行組織,原則上,年度綠電交易時間安排在中長期年度掛牌交易后,月度交易在中長期月度集中競價交易后,月內交易在每月中下旬開展。批發交易按照單一電量申報,交易價格按綠電整體價格和綠色電力環境價值分別申報。市場初期,批發側綠色電力環境價值最低不得低于10元/兆瓦時,最高不得高于30元/兆瓦時。(來源:浙江電力交易中心)
18個綠色“一帶一路”創新案例公布
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綠色發展高級別論壇上,《綠色“一帶一路”10周年創新理念與實踐案例》成果正式亮相。該成果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國際合作中心指導,人民日報中國品牌發展研究院、中國外文局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共同編制完成,并納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務實合作項目清單。該成果聚焦綠色能源、綠色基建、綠色交通、綠色金融、綠色技術、綠色園區等領域,收錄了來自多邊機構、中央企業、民營企業、金融機構、科研單位的18個項目案例,為綠色“一帶一路”建設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來源:儲能頭條)
DHL與施耐德電氣合作推出新的運輸模式,以減少碳排放
2月1日消息,DHL 與施耐德電氣合作,成功地在新加坡和北美以及印度和北美之間部署了創新型多式聯運橋梁,以減少航空貨運的范圍3碳排放。(來源:DHL)
DHL集團與萊茵集團達成綠電長期供應合作
1月29日,DHL 集團與德國電力和可再生能源公司萊茵集團旗下的萊茵集團供應與貿易公司達成一份長期電力供應合同,自 2026 年起每年購買 104 吉瓦時來自可再生能源的電力,進一步推動去碳化進程。這些電力將由位于德國北海的卡斯卡西 ( Kaskasi ) 海上風電場生產。DHL 集團與萊茵集團之間的購電協議為期十年。(來源:財見)
世界最大液態空氣儲能示范項目將建成投產
1月30日消息,位于海西州格爾木市東出口光伏園區的世界最大液態空氣儲能示范項目,計劃于今年整體并網發電。據介紹,世界最大液態空氣儲能示范項目儲能功率6萬千瓦,儲能電量60萬千瓦時,配建光伏25萬千瓦、110千伏升壓站1座,于去年7月1日開工建設。項目建成投產后,將成為液態空氣儲能領域發電功率世界第一、儲能規模世界最大的示范項目,填補了大規模長時儲能技術空白,為青海省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提供有力支撐,為我國儲能產業發展開創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該項目于今年1月入選國家能源局新型儲能試點示范項目。(來源:西海都市報)
國家能源局:下一步將減少棄風棄光問題
1月29日,國家能源局公布關于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第00384號(資源環境類024號)提案答復的函。其中提到:關于提高能源系統應對氣候風險的能力方面,下一步,我們將深化部門合作,完善工作機制;根據國家可再生能源多元化利用的發展需求,加強風能太陽能資源評估;開展核心技術攻關。(來源:國家能源局)
北汽集團全新新能源商用車品牌發布:卡文汽車
1月27日,北汽集團旗下全新新能源商用車品牌——卡文汽車正式發布。未來,卡文汽車將圍繞純電、氫燃料電池兩大技術路線,推出全新平臺產品,加速北汽的新能源化轉型,助力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卡文汽車以“讓每一公里更美好”為品牌使命,致力于交付超客戶預期的智能車輛服務、實現平臺技術及新能源技術領先、發展高階智能的新生態商業模式、構建可持續的綠色能源業務體系。與此同時,卡文汽車將從“車-鏈-圈”三個維度,通過零碳供應鏈、零碳工廠、零碳產品的打造,與社會各界共同構建可持續的全價值鏈零碳生態體系。卡文汽車總經理秦志東表示,卡文承諾將在2040年實現全價值鏈碳中和。(來源:大北汽)
ICS向IMO提交凈零排放航運基金方案
2月1日,國際航運公會(ICS)聯合利比里亞共和國和巴哈馬聯邦,向聯合國國際海事組織(IMO)提交了一份提案,旨在建立凈零排放航運基金(Zero Emission Shipping Fund – ZESF),以加快推動航運業向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ICS稱,為了緊迫地尋求可行解決方案以實現雄心勃勃的零凈排放目標,全球船東已經同意對船舶溫室氣體(GHG)排放進行強制性捐款,以每年籌集數十億美元。(來源:中國航務周刊)
云南村民“賣空氣”賺6.1萬!
2月1日消息,云南普洱市寧洱縣勐先鎮和平村和謙樂村的66戶村民,因保護森林、增加碳匯獲得了一筆“賣空氣”的收入。他們通過參與林業碳匯項目,將自家林地吸收的二氧化碳作為商品出售給排放企業,以抵消企業的部分碳排放。近日,這個首個在當地落地的碳普惠項目完成了首筆交易,涉及3800多噸二氧化碳當量,平均每畝林地每吸收一噸二氧化碳可換取35元收益。在扣除相關成本后,村民們總計分得了6.1萬元。村民們不僅享受到了資源生態效益帶來的紅利,也為碳匯項目打下了群眾基礎。(來源:羅戈網)
中國電建擬投資180億建設光伏項目
中國電建2月1日公告,公司董事會同意由公司下屬子公司中電建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 設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嶺區395MWp光伏項目(一期200MW)等38個光伏投資項目, 項目總投資合計約人民幣180.27億元。(來源:中國電建)
遠程旗下醇氫科技完成1億美元首輪融資
1月29日,遠程新能源商用車集團旗下醇氫科技宣布完成首輪融資,引入多家戰略投資者和知名投資機構,融資金額1億美元,投前估值10億美元。該輪融資將主要用于持續研發投入和綠色甲醇運力生態建設,進一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首輪融資的完成,標志著醇氫科技“1.2.3.3”的生態戰略已完成資本市場從0到1的架構搭建,醇氫生態上下游戰略協作產業聯盟已初步形成,未來將在資本與產品兩個市場的協同發展基礎上,全面加速醇氫生態產業布局。未來,醇氫科技將持續聚焦醇氫生態構建,積極推動甲醇商用車和綠色甲醇的推廣應用,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實現“雙碳”目標作出貢獻。(來源:遠程新能源商用車)
貝肯新能源完成A輪近億元融資
近日,貝肯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肯新能源”)完成A輪近億元融資,由眾行資本獨家投資。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與“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戰略的確定,新能源發電并網比例和上網電量快速提升,減少了同步發電機組在電網中的比例,惡化頻率響應特性,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受到極大挑戰。(來源:貝肯新能源)
海南首度向香港、澳門供應綠電
近日,海南電力交易中心完成了對香港、澳門交易“綠證”1900張,實現海南向港澳跨境交易綠電零的突破。據介紹,綠電是指在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為零或趨近于零的電能量,比如風電、光伏電、地熱能電等。“綠證”是這種可再生能源的電子“身份證”,是認定綠色電力生產、消費的唯一憑證,1張綠證對應1000度可再生能源電量。海南電力交易中心日前促成香港盈高寰球投資有限公司、澳門星耀元宇宙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分別購買綠證1000張、900張,完成了海南首批跨省綠證交易。此次跨境綠證交易的電量,均來自中廣核白沙邦溪100MV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來源:中國新聞網)
巴斯夫宣布:聯手遠景,綠氫制綠色甲醇大動作
1月29日,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宣布,將與全球領先的綠色科技企業遠景科技集團合作,加速綠氫和二氧化碳(CO2)向電制甲醇(E-methanol,又稱“綠色甲醇”)的轉化,以促進全球可再生能源轉型。巴斯夫旗下的巴斯夫工藝催化劑公司(BASF Process Catalysts)是這次合作主體,也是創新催化劑技術的領先供應商,這次合作,將利用雙方各自的專業技術,提高利用綠氫和二氧化碳生產綠色甲醇的效率。(來源:環球零碳)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2852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13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30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20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751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486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224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49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049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983 閱讀
登錄后才能發表評論
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