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消息,“順豐新征程,創新2023”新能源行業供應鏈論壇于20日在常州開幕,本次論壇由順豐運輸 有限公司、嘉里化工物流有限公司、順豐DSC供應鏈聯合主辦。順豐在峰會上推出了新能源物流套餐服務,該套餐包含了新能源汽配物流、動力電池倉儲、運輸服務及充電樁端到端供應鏈等場景,服務涵蓋了從產品采購到銷售的全過程,包括運輸、倉儲、配送等環節,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進行個性化配置。(來源:電商報)
12月21日,亞洲開發銀行氣候投融資加速平臺項目成果發布會暨氣候投融資論壇在京舉行。在論壇致辭中,北京綠色交易所董事長王乃祥表示,CCER(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市場即將啟動。(來源:羅戈網)
12月21日,2024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強調要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新型電力系統,加強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會議明確了明年能源領域的九項重點工作任務,包括能源安全、“雙碳”目標、能源科技、全國統一大市場、能源監管體系、能源國際合作、民生用能工程建設等方面。
對于“雙碳”目標任務,國家能源局要求2024年將持續優化調整能源結構,大力提升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水平,加快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其中,要求全年全國風電光伏新增裝機2億千瓦左右,這較去年目標提升了25%;核電項目建成投產4臺機組,新增裝機500萬千瓦左右,較去年目標提高了73%。(來源:界面新聞)
九項重點任務如下:
一要扛牢能源安全首要職責,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全力抓好能源增產保供,持續提高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
二要聚焦落實“雙碳”目標任務,持續優化調整能源結構,大力提升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水平,加快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三要瞄準能源科技自立自強,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能源科技創新體系,著力推動科技與產業融通銜接,扎實開展能源標準化工作,提升能源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水平,著力打造能源科技創新高地。
四要發揮改革關鍵支撐作用,落實關于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等有關工作部署,積極推進電力市場化交易,持續推進能源法治建設,深化能源領域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提升能源治理能力水平。
五要著眼完善能源監管體系,健全完善能源監管制度,創新開展過程監管、數字化監管、穿透式監管、跨部門協同監管,加大監管工作力度,有效維護公平公正市場秩序。
六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嚴格落實“三管三必須”,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抓好安全生產,堅守安全生產底線。
七要積極加強能源國際合作,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引領,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保障開放條件下的能源安全,全面提升國際影響力話語權。
八要大力加強民生用能工程建設,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推動農村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提升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水平,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用能需求。
九要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強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落實巡視整改責任,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建設高素質專業化能源干部隊伍,以高質量黨建引領能源高質量發展。
12月22日消息,國際權威指數機構MSCI 近日公布了對達達集團最新的ESG評級結果。達達集團年度MSCI ESG評級上調至A級,連續兩年實現評級躍升,這也是國內即時零售企業2023年獲得的最高評級。(來源:36氪)
12月22日,特斯拉公司在上海與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開展了拿地簽約儀式,宣布特斯拉儲能超級工廠這一里程碑項目正式開啟。特斯拉儲能超級工廠項目位于上海市臨港新片區,臨近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
特斯拉方面的最新消息顯示,工廠計劃于2024年第一季度開工,第四季度投產。初期規劃年產商用儲能電池1萬臺,儲能規模近40GWh。據悉,特斯拉即將在上海制造的Megapack每臺機組可存儲超過3.9MWh的能源,足以滿足3600戶家庭一小時的用電需求。(來源:澎湃新聞)
12月22日,上交所官網信息顯示,蜂巢能源主動撤回了A股IPO申請。蜂巢能源對此回應稱,公司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以公司及公司股東的最大利益為重,決定撤回A股申請,并考慮啟動其他融資方案。
蜂巢能源脫胎于長城汽車,2018年正式從長城汽車分拆出來。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的數據,2022年蜂巢能源裝車量6.10GWh,占比2.07%,在國內市場排名第七。作為國內動力電池前十企業,蜂巢能源過去幾年經營持續向好,此前一輪問詢已經掛網,據悉二輪問詢也準備妥當,此番撤單或為市場局勢變化的無奈之舉。(來源:證券時報)
近期,納百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納百川”)遞交招股材料,向創業板發起沖刺。作為新能源熱管理產品供應商,納百川核心產品為電池液冷板。自2021年以來,公司超過30%的收入來自第一大客戶寧德時代。
報告期內,納百川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1.95億元、5.03億元、10.08億元、1.99億元,其中電池液冷板銷售占比分別為49.89%、69.36%、79.79%和85.79%,呈逐年增長趨勢。
這主要得益于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速,帶動了動力電池及其下游的電池液冷板產品的需求。報告期內,納百川對寧德時代銷售金額分別為2596.91萬元、1.58億元、3.89億元、6777.67萬元,收入占比分別為13.09%、30.47%、37.77%、33.45%。(來源:儲能前沿)
12月22日,成都市召開《成都大運會綠色低碳辦賽報告》解讀發布會 。《報告》指出,成都大運會通過新能源汽車使用、無紙化辦公、辦公租賃、減少塑料制品等措施,產生碳減排量3.2萬噸。成都大運會是西部地區首個實現碳中和的國際大型體育賽事,首次在國際大型賽事中運用本土碳普惠機制助力低碳觀賽、實施觀賽個人碳中和、運用二手循環服務。(來源:成都發布)
12月24日,由中交上航局投資、中交疏浚技術研究中心總包、上海振華重工建造的全球最大、我國自主研制的15000方艙容雙燃料動力耙吸挖泥船“新海鱘”號舉行下水儀式。
“新海鱘”輪是國內首艘雙燃料動力的挖泥船,該船由中國船舶七O八所設計,總長155.7米、型寬32米、型深13.5米,滿載吃水9.9米,泥艙最大艙容達17000立方米。主甲板以下共3層,底層放置主機、發電機等動力設備,中間層放置集控臺、配電板等控制系統,上層主甲板放置吊機及疏浚設備。該項目是目前全球艙容最大的LNG動力耙吸式挖泥船。
該項目LNG和柴油燃料可隨時切換使用,雙燃料船舶動力裝置具有與柴油機基本同等的動力性指標,同時可減少90%的氮氧化物及20%的二氧化碳排放,且能消除硫氧化物及顆粒物的排放,較傳統燃料動力挖泥船更節能環保,營運更經濟。
本次成功下水,標志著LNG動力相關技術將填補了我國清潔能源動力在疏浚船舶應用方面的空白,也將為我國按期實現“3060”雙碳目標作出積極貢獻,引領和促進我國疏浚行業綠色轉型發展。
該項目預計2024年9月份交付,交付后將主要用于沿海港口、深水航道的疏浚吹填及海岸維護等工程,對助推國內綠色航運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來源:國際船舶網)
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等5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鍋爐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明確了總體要求、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對鍋爐生產制造、建設運行、回收利用等環節作出全鏈條系統安排。
鍋爐廣泛應用于電力、供熱、石化等行業及日常生活中,是能源消費大戶和重要的大氣污染物及碳排放源。目前,我國共有鍋爐約32萬臺,年消耗能源約20億噸標準煤,碳排放量約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40%。《方案》明確提出,到2025年,工業鍋爐、電站鍋爐平均運行熱效率較2021年分別提高5個百分點和0.5個百分點;到2030年,工業鍋爐產品熱效率較2021年提高3個百分點,平均運行熱效率進一步提高。(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2803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492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09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1999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737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472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217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35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007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962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