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全球現代航運服務業發展報告(2022-2023)》發布,與上期報告相比,今年報告新增了全球船舶交易、國際海事規則參與、資本市場融資、融資租賃以及2023年全球航運服務大事記等內容。以下是《報告》對2022年全球現代航運服務業發展的總結。
2022年,全球航運服務貿易出口規模5088.5億美元,同比增加9.1%,占全球GDP的0.5%左右,占全球服務貿易規模的7.1%,是所有服務貿易行業中占比最大的一類細分產業。
2022年,全球前20大航運服務貿易出口國家或地區的出口總額2850.41億美元,約占全球航運服務貿易出口總額的98.7%;全球前20大航運服務貿易進口國家或地區的進口總額為3541.53億美元,約占全球航運服務貿易進口總額的89.2%。新加坡、法國、中國香港、韓國、挪威、荷蘭、英國、科威特等傳統航運地區是重要的航運服務貿易順差地區,美國、印度、巴西、埃及、土耳其、日本等國則是主要的貿易逆差地區。
從服務貿易限制性對比結果來看,荷蘭、德國和英國等國家的航運服務貿易限制性較低。日本、丹麥、法國等傳統船東國家的航運服務貿易限制總體較低。
物流,2022年,中國內地社會物流總額為347.6萬億元,同比增長3.4%,近些年增長率始終高于GDP增速,社會物流總費用17.4萬億元,占GDP的14.7%。2021年,中國香港物流業總收入1773.2億元,占香港GDP的6.2%;新加坡運輸和倉儲服務總增加值為291.22億元,占新加坡GDP的4.5%。
貨運代理,2023全球海運貨運代理公司TOP50排名顯示,中國內地有4家企業上榜,中國香港有4家上榜。其中,榜單前10名中二者各有一家,分別是中國內地的中外運和香港的嘉里物流。其中,中外運旗下的國際貨代公司箱量上升14萬標準箱,嘉里物流較去年同比上漲5.3萬標準箱,華貿全球物流箱量下降21.6萬標準箱,排名下降3名。德國仍然是全球貨運代理業最發達國家之一,有2家企業入圍全球前10。從企業來看,瑞士的德迅作為全球最大的貨運代理公司已連續多年排名全球第一,2023年處理海運集裝箱量達438.6萬標準箱,是排名第二的貨代公司的1.13倍。
快遞服務,2022年,全球包裹收發總量為83.36億件,同比下降69.8%,其中排名前10的國家分別是日本、德國、法國、荷蘭、韓國、巴西、加拿大、瑞士、比利時和土耳其。非跨境包裹收發總量是跨境包裹收發總量的99倍以上,非跨境包裹收發總量前10國家是日本、德國、法國、荷蘭、韓國、巴西、加拿大、瑞士、比利時和土耳其,跨境包裹收發總量前10國家是法國、瑞士、愛爾蘭、荷蘭、加拿大、立陶宛、中國、墨西哥、日本和列支敦士登。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排名靠前的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奧地利、俄羅斯、丹麥等國家因未公布數據或出現大幅度的數據下滑,導致2022年排名變動幅度較大。
2023年,全球前10大船舶管理公司管理的船舶數量為6160艘,同比增長4.6%,增速同比上漲3.8個百分點,增速明顯加快。全球主要船舶管理公司排名出現微調。按船舶管理總艘數排名,同比2022年,Anglo-Eastern Univan Group(中英船管)、OSM Thome SHIP MANAGEMENT、Synergy Marine Group、Wilhelmsen等公司排名上升,中資公司洲際船務首次上榜,位列第九名。同時,2022年排名第一和第三的V.Group和Bernhard Schulte Group在2023年分別降至第二位和第六位。全面技術管理船舶數量和只派遣船員管理船舶數量均實現正增長。2023年,全球前10大船舶管理公司管理的船舶中,全面技術管理船舶共計4398艘,同比增長3.3%,占比71.4%;只派遣船員管理的船舶共計1762艘,同比上升8.0%,占比28.6%。
2022年,全球前三大船舶經紀公司分別是克拉克森、百力馬和豪羅賓遜。其中,克拉克森已在全球擁有63個辦事處,經紀人數量253人,總收入為6.04億英鎊,同比增長36.2%;百力馬擁有30個辦事處,經紀人數量388人,總收入為1.01億英鎊,同比下降9.4%。
2022年,世界商船隊達到了22.0億載重噸(DWT),比上一年增加了6800萬DWT。船舶登記注冊方面,巴拿馬保持其船舶注冊行業的領導地位,2022年累計注冊船隊已達3.50億DWT,同比增長500萬DWT。巴拿馬(3.50億DWT),馬紹爾群島(2.90億DWT)和利比里亞(3.36億DWT)是世界上主要的船舶登記注冊國家,中國香港和新加坡位居第四和第五。
近幾年,中國船舶登記量增長明顯,這與中國成為全球主要造船國、全球最大船東國和不斷探索船舶登記制度創新息息相關。根據最新數據,2023年1-7月,中國造船業三大指標(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均居世界第一,繼續領跑全球。同時,中國船東所持有的船隊規模達到2.492億總噸,首次超越希臘成為世界最大船東國,全球市場份額占比為15.9%。
全球法律500強排名顯示,2022年,中國內地、中國香港等地區的海事律所和律師上榜數量均有所增長,新加坡和美國的律所上榜數量則相對保持穩定。對比倫敦、上海、新加坡和中國香港等國際主要海事仲裁城市可知,倫敦依然是全球最大的海事仲裁中心,2022年海事仲裁結案案件數量420件;上海三家仲裁機構的航運仲裁受理案件數量快速增長,從2018年的83件上升到2022年的273件;2018年以來,新加坡海事仲裁案件數量總體呈下降趨勢,從2018年的128件下滑至2021年的87件,2022年實現逆勢上揚,激增至歷史新高,達197件;2022年,中國香港海事仲裁案件數量總體保持穩定,由2018年的40件微升至2022年的43件。
2023年,國際船級社協會(IACS)宣布,土耳其船級社(Türk Loydu,簡寫TL)成為IACS成員,2023年11月1日起生效。至此,IACS的成員數量又增加至12家。根據IACS 2022年年報數據,協會成員入級船舶艘數、載重噸位和總噸(GT)位分別為53464艘、21.96億DWT和14.92億GT。按入級船舶總噸位排名,挪威船級社(DNV)、日本船級社(NK)、美國船級社(ABS)、勞氏船級社(LR)、法國船級社(BV)和中國船級社(CCS)是排名前六的船級社,占IACS入級船舶總噸位的88.55%。
船級社表現來看,根據美國海岸警衛隊、巴黎諒解備忘錄和東京諒解備忘錄公布的船級社檢驗船舶滯留情況,IACS成員檢驗的船舶滯留率普遍較低,表現較好。
2022年全球航運信貸融資景氣指數得分為63,較2021年保持不變。2022年,全球主要船舶融資銀行航運投資組合規模略有下降,共2890億美元,同比下降0.25%
2022年,全球航運保險總收入為358.00億美元,同比增長8.3%,整體呈平穩上升趨勢。從具體險種來看,全球船殼險的保費收入為84.00億美元,同比增長8.3%,占比23.5%;貨運險的保費收入為205億美元,同比增長8.3%,占比57.3%;海事責任險的保費收入為28億美元,同比增長16.2%,占比7.8%;海工/能源險的保費收入為41億美元,同比增長5.3%,占比11.5%。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034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48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121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97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877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28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364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219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175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172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