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對于國際航運業脫碳轉向的發展是具有奠定性的一年,對于多年來爭論的很多問題,行業在發展中給出了答案。隨著路線的塵埃落定,2024年更多的是實踐和落實,毫無疑問會出現很多問題,現實與理想的沖突會在2024年更多的上演,能夠積累經驗、總結教訓、探索更加可行的路徑在這一背景下尤為重要。
2023年7月3日-7日,國際海事組織(IMO)海上環境保護委員會第80屆會議(MEPC 80)在英國倫敦召開。會議通過了新修訂的《2023年船舶溫室氣體減排戰略》,提出了“在接近2050年前后達到凈零排放”的新目標,增加了2030、2040的“指示性校核點”,對2030年零/近零溫室氣體排放技術、燃料和/或能源的占比目標,并且制定出“一籃子”中期減排措施的生效時間表。
評述:MEPC 80在整個現代航運業史上都是極其重要的一個里程碑。2020年脫碳轉型成為航運業一個主要浪潮以來,關于路線的爭論一直未能停歇。此次《船舶溫室氣體減排戰略》的修訂給了業界一個明確的信號,將航運業脫碳的時間點大幅提前,2050年前后脫碳成為定局。這將影響一個涉及萬億美元級別的市場,從新造船舶到現有船舶的改造,從航運燃料的替換到船舶技術的革新,與之相對應的商業模式與行業底層邏輯都會受到巨大的沖擊,未來30年的航運發展變革都將在這一主旋律之下進行。
2023年7月10日,馬士基首艘甲醇雙燃料支線集裝箱在從韓國現代尾浦造船廠正式交付,隨后開啟首航。途中在韓國蔚山港、新加坡港、埃及東塞得港以及歐洲鹿特丹港分別加注了綠色甲醇燃料。9月14日,馬士基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為該船舉行了命名儀式,由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作為該船的教母。
評述:馬士基無可爭議的為航運業樹立了示范作用,以先行者的姿態挑起“甲醇作為船用替代燃料”的大旗,向業界表明了脫碳的可能性。在近兩個月的首航過程中,每到一地皆成為最熱點的頭條新聞,對于甲醇燃料的加注也推動了各港的布局和準備。馬士基同樣傾注了各方資源支持該船的首航,馮德萊恩將其描述為“歐洲應對氣候變化的力量”。
但光鮮的背后同樣暗伏挑戰,臨時更換的燃料供應商遠道美國將甲醇運送到首航的各個節點,且不論排放增多減少,其成本便是正常運營下的船舶難以承受的;同時各地的甲醇燃料儲存、加注基礎設施短缺的問題再次被暴露,甲醇成為航運業真正普遍使用的替代燃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023年5月16日,隨著“Regulation(EU) 2023/957”和“Directive(EU) 2023/959”在歐盟官方公報上的發布,將航運業納入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 ETS)的立法終于結束,法案將于2024年1月1日正式生效。剩下的半年時間里,歐盟加班加點繼續完善具體的實施法案,而航運業界同樣進行著學習理解,并制定出相應的對策。
評述:歐盟十年的的計劃終于塵埃落定,2021年草案出臺后,立法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得到航運業的關注和爭論。盡管IMO的中期措施將在2027年全面生效,但歐盟依然搶在前對航運業啟動了EU ETS和FuelEU Maritime。EU ETS將對航運業每年征收近100億美元(100%階段)的費用,這將是航運業的損失還是歐盟人民買單?
航運業或許不會思考這個答案,因為他們要面對的是“如何劃分責任?如何履約?配額賬戶如何開?如何購買配額?租船合同怎么談?怎么算運費成本?”——這些更加具體的問題。生效日期就在眼前,那些沒有得到明確答案的公司或許還會混亂一段時間,但是解決方案從來都不會缺席。
2021年馬士基宣布訂造甲醇燃料集裝箱后,讓甲醇成為航運業的一個熱門。2023年來,甲醇正式成為航運業替代燃料的主流,超越了LNG的地位。根據DNV AFI的數據統計,2023年新造船訂單中,16%為確定可以使用替代燃料的船舶,其中其中甲醇占約8%,LNG和LPG分別占到6%和2%。目前甲醇燃料船舶的訂單數量已經達到234艘(截止12月初),甲醇燃料船舶也成功覆蓋了幾乎所有主流船型。
評述:馬士基的引領工作成功了,無論是否真正做好了準備,越來越多的航運企業參與到船舶甲醇燃料的浪潮中,這本身也是一種戰略保護。越來越多的甲醇燃料船舶將在未來3-5年內交付,而相對應的生產供給、基礎設施建設和法規的完善也將飛速發展,一切都在進行中。
2023年10月,信德海事成功舉辦了“甲醇作為船用燃料”論壇,收到業內的普遍歡迎。甲醇生產業和航運業依然需要對話的平臺,供給需求端的信任仍需要建立,信德海事將在2024年搭建更大的論壇平臺,為產業的平穩有效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近兩年來,關于船舶使用氨作為替代燃料的研究和研發始終層出不窮,而“氨 Ready”型船舶也逐步成為一種潮流。隨著MAN和WinGD明確推出大型船舶氨燃料發動機的時間,2023年下半年也終于出現了首批氨燃料實船訂單。包括東以色列Ofer家族背景的太平洋航運(EPS)、比利時Saverys家族背景的CMB公司、Exmar以及日本的船東都在爭求“世界第一”的稱號。
評述:在航運業選擇替代燃料的大辯論中,氨始終被視為一種航運脫碳的終極解決方案。在船舶主機技術日益明朗之際,氨燃料船舶呼之欲出。與甲醇燃料路線相對應,氨燃料似乎開辟了船舶替代燃料的第二條路線。當然燃料生產供給、基礎設施建設等問題同樣存在。
對現有船舶的改造一直都是業內常有的項目,隨著減排法規的收緊,改造的需求再度上升。風帆、空氣潤滑、船舶推進系統改造項目越來越多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馬士基也再次引領了行業趨勢,6月23日率先宣布改造一條現有船為甲醇雙燃料系統,并選在了舟山鑫亞船廠。而Seaspan、COSCO等航運公司也先后公布了替代燃料改造計劃。
評述:風帆、空氣潤滑、碳捕集成為航運脫碳時代最典型的船舶改造項目,而更多追求實用的船東把重點方在螺旋槳、導流罩、消渦鰭等效果更顯著的動力系統方面。但以上這些技術都可以通過節省燃料實現自身的經濟性。
替代燃料改造的意義則完全不同,這是一個純粹靠脫碳法規和戰略布局驅動的船舶改造,投入的成本也不是一個水平。過去幾年越來越多的新造船選擇了替代燃料Ready型,這給船東提供了戰略靈活性,接下來,這些船舶是否也會進行燃料動力系統改造?
在航運租金、運費市場回落的2023年,新造船價格反而迎來了又一輪的升高。隨之是帶動資本市場的狂歡,造船企業成為股票市場的明星。分析這輪上漲的原因需要追溯到每家船東企業自身的發展戰略,以超周期的角度考慮市場占有率、市場地位。但同時,在所有分析師的文章中,無可避免的都要提及當前的脫碳減排發展,大公司需要為更加長遠的脫碳戰略提前布局,這已成為業界公認的影響因素。
評述:脫碳戰略確實是推升船價的影響因素之一,但是真正的貢獻度很難測算。單純考慮法規的履約合規,現在確實還沒有大規模應用替代燃料船舶的必要,這也是為什么當前大多數的小船東還沒有行動。但是一切仍在未知中,接下來幾年法規的發展可能超出想象,彼時再考慮新造船是否還來得及?是否有足夠的船臺?這是大船東需要提前布局的原因。
脫碳時間點是確定了的,現有的全球船隊肯定要面臨整體的革新,當前釋放出的新造船需求仍然只是“先頭部隊”,接下來幾年是否還會有一個因脫碳法規帶來的新造船爆發點?
12月28日,中遠海運第一批兩艘700TEU電動集裝箱船搶在新年到來之前完成了命名儀式,也代表著電動貨船迎來一個新篇章。與此同時,國內外其他電池動力船舶項目都在如火如荼的開展著,包括新加坡決定在2030年將港口工作船全部轉化為零排放船舶,并很可能是推廣全面電動化。
評述:隨著電動汽車在汽車領域占據主導地位,電池動力在船舶領域也找到了其定位?!皻饣L江”逐步加入“電化長江”,港口工作船舶也成了電動船最有可能性的實現場景。并且無人化趨勢與電動化的匹配程度更高,未來這些應用電池動力船舶的領域也是無人化發展程度最快的地方。雖然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純電池動力應用到遠洋貨輪還沒有可能性,但是未來的發展是可以被想象的。
12月1日,COP28的第二天,一張合影占據了各大航運媒體頭條。四家頭部集裝箱航運公司和最大的汽車運輸船航運公司的CEO們(馬士基、達飛輪船、地中海航運、赫伯羅特以及Wallenius Wilhelmsen)齊聚迪拜,發表了加速航運脫碳的《聯合聲明》。要求制定明確的GHG定價機制,并且為新造化石燃料船設定一個結束日期。
評述:航運業對于今年的COP28會議并未抱太大的期待,雖然在國家層面取得了一些共識,但仍然沒有對航運業提出要求??墒敲撎嫉倪M程不僅受到政府監管的壓力,同樣受到行業組織、團體、頭部企業的影響。
五大CEO同框合影確實給行業帶來較強的視覺沖擊,況且是同行業的直接競爭者。但這也體現出北歐航運業在脫碳戰略上的一致性,雖然2023年修訂的IMO減排戰略讓脫碳進程大幅加快,可并未完全滿足他們的需求。這些公司已經投入了大量的脫碳成本,顯然需要變現的機會。在接下來的游戲規則中,誰會得利?誰會吃虧?
根據全球海事論壇(Global Maritime Forum)發布的2023年度《綠色走廊進展報告》,在過去一年,全球綠色走廊倡議數量從21個增加到44個(目前中國已經有三條綠色航運走廊),并且現有走廊項目已顯著成熟,多個走廊已進入實施階段,決定確定其優先燃料,并設定運營目標。此外,大量證據表明綠色走廊觸發了前期投資的活動。
評述:綠色航運走廊的意義不在于航線,而是兩方港口城市的政府部門與港口企業主導的綠色航運產業的落地實施,搭建起供需的平臺。搶占綠色船用燃料的生產和供應中心,越來越多的城市已經認識到這一產業的動能之巨大。
此外,在中國,綠色航運走廊的合作被賦予了一份政治意義。中國關系動態發展,氣候變化合作起到了最自然的破冰作用,而綠色航運走廊項目連接著兩國重要的港口城市,其象征意義同樣巨大。中美綠色航運走廊的合作,無一不建立在這一背景下。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2866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34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44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48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772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00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238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70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063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018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