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有一天我自己的親弟弟也從事專線、三方的業務,我才慢慢理解,為什么傳統大型的物流公司在一定程度上競爭不過一些在某個領域很強的專線企業。記得很清楚的是,一些老板在當時確實很厲害,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退出了行業發展的舞臺。為何當時的專線企業如此盛行,野蠻并且無序,可以一夜之間揚名江湖,也可以一夜之間如退去的潮水?當時很多的專線老板無所顧忌,每天都可謂是第一桶金。當時為何沒有產生大面積的聯盟組織,以及人們根本就沒有聯盟的想法?或許從今天看過去可以理解為什么,因為日子好過,生意好做,賺錢容易,企業老板只要看好自己的生意和客戶就好,其他沒必要。
反觀今天為什么聯盟組織大興?尤其是緊密型聯盟組織(股權結構和真金白金),聯盟組織發展成一個階段的產物或一個群體崛起的信號,用一個詞做總結,那就是抱團取暖!
專線企業為什么焦慮?專線老板最懂專線老板的心思,最懂行業的老板加上一群跨界而來不要命給錢的野蠻人,能不焦慮嗎?可是現實真的如此嗎?專線企業為何聯盟,聯盟又真的能擺脫今天的困境嗎?什么樣的聯盟組織才是有效的、緊密的、能夠走得更遠的?看很多組織聯盟的案例最后的導向是不歡而散,前期拉幫結伙,以共享利益為誘餌,當時紅極一時,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呈現出聯而不盟,盟而不動的狀態。今天的紅火只源自行業的鳳角麟毛與成功組織。筆者今日斗膽分析專線企業想要聯盟的真正動力:
專線企業競爭壓力大
大環境壓力驟然增大,經濟下行、感受到攬貨壓力。
這幾年很多專線企業的競爭壓力驟然增大:
首先是經濟大環境的下行壓力,但是更多的是單薄的競爭力,感受到了跨界野蠻人的威力,自身的空間受到了壓縮。
其次是隨著快速的發展,很多以前靠關系實現的業務難以在行業方案中繼續維系,加上日益墊資的業務需求帶來的資金壓力,導致企業很多的業務被迫放棄。
最后還是自己發展,難以實現做大做強的道路,始終跨不過發展的瓶頸期。
專線企業面臨互聯網+技術的挑戰
互聯網興起,針對型平臺拔地而起,發揮互聯網+技術的優勢瞬間成為行業清流。
互聯網的興起,帶來的沖擊首先就是信息透明,環節透明,跨界的人如雨后春筍,一波一波地不斷地沖擊和改變行業規則。
其次互聯網+物流與物流+互聯網+技術+平臺的玩法大咖不斷地進行著行業規則的編程與梳理,專線企業成為整合的一個重要組成分子。
最后就是不斷地擠壓,我們會發現清流背后的玩法簡單暴力,需求規模效應的第一個方式就是降價,是直接搶資源搶貨源,這導致很多的單一專線受到了很大的打擊。
跨界平臺引爆行業變革
跨界而來的人與看好物流行業的資本一拍而合共同革命的爆發點。
其實專線企業是不懼怕今天的很多跨界平臺的,按照這些老板的話來講就是折騰吧,折騰到最后誰活著誰才是這個行業的王者,此話不假,確實這幾年跨界而來專做平臺的倒下了不少,但是倒下的同時也改變了很多行業的習慣,加上物流行業不斷涌現新的模式與變革,產品的臨界點越來越重貼,同時資本成為改變這個行業的獨角獸,今天都在講行業獨角獸,物流行業的獨角獸哪一個不是靠著資本堆起來的,這些變革成為引爆這個行業的爆發點。
站隊思維的局限
站隊思維興起,自己小,自己站一個大的隊,成為當下心態。
部分專線老板以一種站隊思維來主導自己的行為,感覺別人參與了,別人那么厲害都參與了,自己也不能落后,問他為什么加入,是看懂了他們的商業模式還是覺得前途光明?他只有兩眼一笑,說看看再說唄。很多都是現場熱血澎湃,回到家里就后悔。這種心態一定程度上導致組織缺乏緊密度,限制了組織的快速發展。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專線聯盟懂專線,知道痛點,一蹴而就、增強競爭力和產品賣點。
很多的專線老板為什么在現場熱血澎湃,真正的原因就是這些臺上的懂專線,知道這些老板想什么,要什么,缺什么,知道如何煽情,知道如何把握這個度,很多的演講主題刺痛了老板內心,成為喚醒沉默的動力與藥引子,使他們產生一種“別人可以,我為什么不可以,拼了,賭一把,贏了成為王者,輸了從頭再來”的心態,可現實真就是這樣嗎?
拉攏專線的越來越多,融合整合的越來越多,需要專線場景的越來越多,專線成為一個香餑餑,尤其大干線,小霸王。
今天的模式下,很多模式的組成需要優秀專線企業的產品場景支持,所以專線企業一夜之間成為這個行業的香餑餑,尤其在新模式下很多新的概念興起,很多商業模式成功,衡量成功的標準更是簡單暴力,誰融的錢多,誰就厲害,誰就是偶像,所以一路跟隨,加上行業的野蠻人根本不按照套路出牌,這個行業凡是有價值的,凡是有理想和抱負的都是水漲船高,成為搶手貨。
我們簡單的看完外部的環境,再看很多的內在因素,筆者在此也簡單地總結了幾個原因:
專線企業現狀
自身發展遇到瓶頸期,從8000萬到1億元再到2億元規模左右的專線遇到發展瓶頸:
很多優秀的企業發展遇到自身的瓶頸期,想突破一直很難,加上外部的競爭壓力加大,自身企業遇到了制約,發展瓶頸期的困惑越來越大,需要一個懂自己,能夠賦能的組織一起壯大成長。
聯盟由專線企業本身發起,更加懂得大家的痛楚,一拍即合,很多都是想著如何通過組織賦能,實現自身跨越,但是很多的組織模式并不是想象中的救世主,關鍵的時候當真正需要打破原有模式一起來做的時候,自己的切身實際利益讓各方前怕狼后怕虎,猶豫不決,簡單的聯盟是不可能實現夢想中的一網發全國,助力產品競爭力,賦能開源節流的,緊密型的組織利益再造需要壯士割腕的勇氣和刮骨療傷的膽量,不成功便成仁,需要組織快速的補齊自己的競爭產品。
成本與合規性是專線企業生存的必要條件
自身發展與管理不規范,渴望增加凈利潤的同時,發現成本與合規性成為矛盾的焦點。
很多后起的聯盟組織在起網的初期已經開始吸取前輩們的經驗與教訓,開始有序的區分業務的合規性,很多的專線企業管理存在嚴重的不合規性,管理的不合規成為致命的短板,短板在短期內很難補齊,在利潤與合規性兩個棘手的問題上,利潤是自己的錢,合規性慢慢來,這就是很多聯盟組織最后無法最終實現價值變現的主要原因,只能一步一步地慢慢轉型,慢慢走向規范,需要組織模式快速地補齊短板,實現集聚后的規模效應,降低合規后的成本,繼續保持生存與競爭。
人才與機制的優化是企業變現的必要條件
自身攬貨,管理團隊、人才機制都受到發展制約,無法大規模地復制和發展。
專線缺貨嗎?真的不缺,專線缺什么,嚴格意義缺錢,缺人才,缺機制,每一個老板都是優秀的銷售代表,都是最佳的客服,都是解決方案的高手。每天的應酬,每天的電話,其實老板更像一個大的綜合辦的主任,個性化的服務無法實現自身的快速發展與復制,久而久之,自己的企業不知道如何能夠接班。今天我們會發現很多的老板把自己的子女送到高等學府,送到國外學習深造,難道回來繼續接班嗎?相信做過物流的老板們內心都是下輩子,打死都不干物流了。
那么企業怎么辦,自己沒有優秀的管理團隊,缺少人才梯隊的持續培養,但很多的老板內心都是有夢想的,要么企業股改,未來企業是兄弟們的,要么企業價值更大化,社會化,自己變成股東。夢想的實現需要路徑,隨著一波又一波的高潮迭起,組織模式成為其中的借力渠道,需要聯盟組織尤其是緊密的股權組織幫助自己快速崛起,實現價值變現。
行業聯盟的局限性
撲朔迷離的市場變化,一輪又一輪的融資,不斷跨界而來的野蠻人,導致自身信心與壓力驟然增大,自身競爭力缺少大格局。
這幾年的物流市場絕對是粉墨登場,一場游戲沒有結束下一場已經緊鑼密鼓地開始,資本的助力,加上各路玩家的野蠻、不按規則地出牌,完全的徹底地打散了行業的理性發展,快速地擴大規模,快速地搶占屬于自己的高地,物流的派系斗爭全面開始。
專線物流企業冷靜的背后發現,原來大象打架踩死的很多都是螞蟻,因為自己的體量抗風險能力太弱,加上各路玩家的野蠻,都是野湖群毆,一上來就是一個組合拳,所以急需組織能夠一起形成戰斗的聯盟,類似今日的北約,“打我試試,我有戰隊的盟友”,有了聯盟,有了組織,大家有的,我也有,別人沒有的,我也有,瞬間感覺自己高了一截。
看好朋友參與,礙于面子、有大哥,自己成為跟隨者,想的明白與想不明白都無所謂,萬一成功了呢?
還有這么一撥人很有意思,你問他看清楚模式了嗎?看懂商業計劃了嗎?想明白贏利點和未來了嗎?他們肯定是沒有的,都是哥們,天天找你,誰也不好意思拒絕。再說了,現在搞起網的太多了,搞聯盟的太多了,有一個站隊的也挺好,萬一成功了呢!反正交錢又不是很多,還有不交錢的,先看看吧。這種心態的人在組織結構依然還有,想象著,如何能夠大家一起快速地發展,因為自己沒看明白,只是礙于面子,只是覺得這樣可以,就匆忙地加入了,以為或許真的就可以成功。
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行業緊密聯盟組織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也不斷地挑戰和刺激著后來者。擁有資源的王者已經成為一個集團,一個平臺,成為眾多資本眼中的藍海,大把大把的融資進來,而后增加產品競爭的知名度,實現快速的鋪路,雖然這張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打壓,但大家對于聯盟依舊存在追求的好感,依舊在不停前仆后繼地涌入,市場夠大,群體夠散、模式廣泛,大家一起來改變自我,實現行業的救贖。
看完參加組織、參加聯盟的淺薄原因后,我們再來研究下很多聯盟到最后變得不歡而散或是到最后變成兩張皮,原因何在:
1. 組織結構存在重大問題,成立之初就缺少產品的賣點,不是市場的喧囂更不是一味以為瞬間就可以成為李闖王。
2. 股權結構存在治理缺陷,利益機制不夠開放,不能實現利益的共享與不斷的持續激勵,從而獲得核心收益,只能做追隨者。
3. 表面聯盟,其實內在還是各行其事,根本沒有關聯性,有福能享、有難各自飛,講得好,做得非常不好。
4. 缺少有效的系統保障,無法實現真正的一單到底,一網發全國,無法實現數據的閉環。
5. 管理者缺少帶頭大哥的氣質,無法實現共享,企業缺少快速的決策機制,斷送大好市場機遇
6. 都只想著自己的利益,無法與成功者一致地破釜沉舟,只看到成功者,卻沒有看到成功者付出的艱辛,只想去效仿成功的模式,卻沒有想到模式中前期投入的真金白銀。
7. 專線老板好比108名梁山好漢,各個都是單打獨斗的好手,各個都有自己擅長和堅守的根據地,組成緊密的組織和聯盟,帶頭老大的格局至關重要,帶頭大哥或是發起人的格局注定是決定成功的第一步。
8. 為什么干、怎么干、和誰干,缺少志同道合的伙伴,畢竟優秀的人鳳毛麟角。
行業發展需要創新,聯盟組織作為一個行業的優秀群體代表,在一定程度上對于改善行業,加快行業的快速更迭具有推動作用,但是以什么樣的形式聯盟和組織成為聯盟的關鍵。最終對方跟你聯盟,他能給你帶來什么才是王道,一時興起的聯盟,以及為了聯盟而聯盟,終究會成為茶余飯后的故事。
行業不僅需要更迭轉型更需要不斷地成長!
(未完待續,敬請期待《專線企業現狀焦慮之二“規范”》)
作者簡介:韓雪峰,物流沙龍特邀專家,關注貨運、醫藥物流等諸多領域。人稱“物流打字機”,作品高產。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羅戈網立場
-END-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055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48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142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118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891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1703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28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364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189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207 閱讀